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现状分析
2016-08-15郭琼
郭 琼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人力资源处,湖北 武汉 430081)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曾指出“高校三要素包括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可见行政管理在高校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四大功能分别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这些功能的实现与行政管理息息相关。高校行政管理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保证办学方向和实施依法治校的必要保障。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因其岗位的特殊性,无教学和科研任务要求,为数不少的高校甚至明文规定行政人员不得代课,不得参与职称评审,必须严格实行坐班制,这些条条框框限制了行政人员的发展。研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现状,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问题提出科学可靠的解决方法对高校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笔者在高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多年,发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普遍抱着熬时间的心态工作,刚入职可能激情满怀,因工作性质难以创新,三五年后进入职业倦怠期,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造成这样现状的多种原因如下:
一是行政人员自身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普遍偏低。有些高校行政人员甚至不外招,岗位留待满足特定“人情关系”的需要。在拟定招聘计划时,一般高校教师招聘门槛比行政管理人员高得多,现在要想获得民办院校教师的入职资格,起码具备全日制硕士学历学位,公办院校的橄榄枝都已伸向博士。行政管理人员的入职门槛,相对而言就低得多。各高校普遍存在教师考核不合格可向行政管理转岗,行政管理做得再好也不可能转向教师岗。行政管理在高校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二是行政管理人员非科班出身,专业化程度低。冷门专业无法从事高校教学的不得已选择做行政管理。如高校教务处工作的人员高等教育管理专业出身的屈指可数,人事处工作的也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出身。大多数行政管理人员长期忙于日常琐碎行政事务,相对而言会缺乏创新空间,年终考核甚至就在往年的年终总结上面更改个别数字,可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的工作基本一成不变。行政管理更多体现的是服务职能,与人打交道居多,有教师办事稍微不顺心就向行政管理人员发脾气,让行政管理人员更觉得自己委屈,但也只能自己消化,幸福感偏低。
三是行政管理人员待遇不高,发展前景不明朗。学校定位是教学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工资理所当然应该最高,教师工资和课酬挂钩,课上得多工资就高,科研搞得好经费就来得快,行政管理人员做的事情再多,服务做得再好,工资也是固定一成不变,这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是极大挫伤。
另外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针对行政人员的专项培训少之又少,考核年年老面孔,晋升岗位有限,大多数行政人员基本晋升无望。据笔者观察,高校教师和辅导员有教师系列职称,专技有专业技术职称,只有行政人员被边缘化,评职称路径被堵死,让行政管理人员在单轨道上越走越难。现在有些高校已经意识到这类问题,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人员职员制,让行政管理人员不再抱着熬时间的心态工作,可以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这对提供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重要意义。
针对如上现状,对于从事高校行政管理的个人应从改变自身出发,主动学习,提升学历,自我主动进行职业规划,把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结合起来。学校方面需要帮助行政管理人员规划和管理其职业规划的发展,尽可能探索适合本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发展路径,提供专项培训,出外交流学习,关注基础行政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多方努力促进行政管理队伍健康发展。
[1] 朱燕.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 薛小平.高校管理队伍职业化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
[3] 贾海军.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开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