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美术基础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探讨

2016-08-15赵晓旭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资源基础

赵晓旭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高职院校美术基础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探讨

赵晓旭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随着各大高校全方位开展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高职院校的美术基础类课程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美术基础类课程现状,有很多内容值得研究与探索,本文即由此出发,从多方面提出关于美术基础类课程教学的方案建议,提出研究性教学,希望为完善美术基础教学课程与建立新型教学模式的提供有益帮助。

高职院校;美术基础课程;研究性教学

一、高职院校美术基础类课程现状

美术是高职院校的重点课程之一,包括美术、设计、园林、建筑等等多个专业。而美术基础课程则可以说是各个美术专业的根基,是基础,它涵盖了素描、色彩、速写等多方面内容。可见,美术基础类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都有些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都在不断进行着教学改革与创新,使整体的教学质量都有所提升。但不得不说,从具体来看,美术课程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教育模式单一传统,缺乏时代元素;教学方法适应性差,陈旧不变,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都使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受到影响,难以发挥正常效果。不仅如此,有些学校由于教学资源设备不足,教育理念滞后,出现教学目标的偏差,只为追求效率与结果,将基础课程缩减甚至直接取消。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的基础能力的稳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跟不上,良好艺术素养没养成,专业学习能力差,即使勉强完成了学校的教学任务也不能称之为合格的美术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及时改变这样的状态,重视美术基础课程的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开展研究性教学,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基础类课程练习。

二、高职院校美术基础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法

(一)尊重学生独特性,以学生发展为本。

因材施教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长项与短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应以某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应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注重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审美理念,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与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切忌全盘灌输,以权威性解释打消学生的质疑,抹杀他们的个性发展。另外,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加入多元化的教学环节,锻炼学生多种感官、思维的并用能力。多样的实践教学也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课程更加丰富多彩。就像色彩训练中,教师可以创新思维,无论是材料、技法,还是静物摆放,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行创新。通过师生的良性互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也使其审美能力及艺术修养得到很大提升。

(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打造多元立体的教学平台。

1.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环境的多变性。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课程应当主意的问题是,美术教学除了基础知识的练习,同样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环境的多变性,即,不同方式的寻找最优的写生或实践基地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自然与生活的感知与体悟,从而增强艺术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在进行环境选择时,可根据风格、类别的不同确定写生内容。就如中国著名古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标志,其独具匠心的建筑构思,巧妙的建筑结合,让人感受到我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再如山西太行山写生基地,不同于其他人工艺术,以自然景观为主。一直以来,太行山就是我国北方风光的代表,其山水壮阔、断层奇峡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我国北方的豪迈气质,置身其中将自然而然的激发出无限的创作灵感。通过校外的一段写生课程,师生之间充分互动,共同成长,快乐学习。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教学互动平台。

美术教学课程活动的设置安排应充分利用高校的图书、网络等教学资源等,这也是教学资源的良好媒介。首先,以图书资料库的方式将优秀艺术作品呈现出来,为美术类教学提供优秀范例,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其次,成立教学互动网站或公共邮箱方便学生进行信息与资料的查阅。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公共平台上进行交流分享,答疑解惑。

(三)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增强科学、灵活性。

考核评价制度往往关系到教师教学质量及教学成绩的评定,影响其职称评选以及下个阶段的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灵活的考核评价体系,重过程而非结果,这也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要求。具体来说,考核评价不应只将重点放于教师的课程准备,知识传授与教学大纲的契合程度上,而应更注重启发式教学的灵活运用、课堂效果的活跃程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力上。对于学生而言,其评价方式更应具有综合性、多元化。首先,可以进行综合作业考核。为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做好复习,可以将每个阶段都以任务的方式呈现,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也可以更宏观的检测学生的实际水平。其次,课程作业小结。及时的课堂作业布置,并允许学生自由交流与讨论。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再由教师总结。这不仅能使学生之间的共同问题能及时发现与解决,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都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教学活动,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之间的优秀作品挑选展示。这个过程可由师生共同参加,将学生自己的创作在校内进行展览,可借用学校的展览馆、美术馆等公共场地。学生在参与时将具有极大的荣誉感与责任意识,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除此之外,整个画展的策划与宣传都是依靠学生们的力量,即集体的力量来完成的,教师只是引导与配合,也使学生充分实现其自我价值。画展使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美术教学课程也更加贴近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其社交、表达及创作能力,为以后的社会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G712;J0-4

A

1671-864X(2016)08-0174-01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学资源基础
新媒体环境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