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患者: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016-08-15亢美玲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孤独

亢美玲

摘要:福克纳生长在美国南方,他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南方社会有着深深地眷念。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都能看到福克纳对于这片土地的挚爱,他怀着又爱又恨的情绪,孜孜不倦的向世人展示着这片神奇又忧伤的土地。他的笔下,展现了南方人民在历史变迁中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尤其是南方人民在精神上的创伤,而孤独感正是这种创伤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美国南方;孤独;精神创伤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14-01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美国南北战争的洗礼,人们尤其是生活在南方社会的人民,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遭受了极大的打击。战争使人们对于宗教的信仰开始动摇,同时新的信仰体系并没有建立,加之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入侵,原有的道德体系被金钱所击溃,人们陷入了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的无助状态。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群叛逆的青年,他们对前途感到迷茫和迟疑,将现实打上了悲观主义的烙印,而作家们也多描写“美国梦”破灭之后的绝望、没落、窒息和没有方向感的状态,他们被称为是“迷惘的一代”。相对于这些作家而言,福克纳始终用一种理性的冷静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变迁。在他的笔下,很少有西斯底里的呐喊和疯狂暴虐的破坏,就算是《烧马棚》中阿伯纳总是以烧马棚这种看似极端的方式来解决与他人的争端,这其实也有他的难言之隐。

可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作家的写作都会不自觉地带上他所属的那个时代的印记,这不是作者的意志能够控制的。身处“迷惘的一代”,加之自己也亲身经历了社会的大动荡,福克纳不可能不受到影响。的确,他批判南方旧制度的不合理,指责战争对人的伤害,但是这都是在理性的范围之内,没有陷入绝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福克纳只是一个对未来盲目乐观的鼓手。他对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而这些思考正是通过他塑造的一系列孤独者的形象展示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福克纳笔下的孤独者并不是“零余者”的形象,他们的孤独源于自己知道自身处于社会人群之中,却始终隔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或者是想要逃离人群,却总是失败,最终发现无路可逃,又无法改变,结果只能陷于孤独。比如《献给艾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中的艾米丽小姐。艾米丽是南方贵族格里尔生家族的末代小姐,她从小在父亲的严格监管下长大,在她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手执鞭子为她赶走了所有的追求者,她只许女儿有婚姻而不能有爱情。在父权的压抑下,她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世隔绝。父亲死后,她决定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可是却被轻浮的北方佬抛弃了。如果说,艾米丽被父亲关在宅院里而与小镇隔绝是迫不得已的话,她用毒牙毒死默荷并选择隐居则是自愿与外界隔绝了。

艾米丽家处于杰弗生小镇的中心,但是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真正融入过这个小镇。作为小镇的成员,她终生在几十平米的黑色小屋中度过,陪伴她的是因长久不用嗓子而声音沙哑的黑人奴仆和发霉腐朽的尸体。作为小镇唯一的孤独患者,她不是没有打算过融入其中,但是多次努力之后,她最终失败了,也放弃了。人们总是对于弱者给予过度的同情,可是一旦发现这个弱者试图改变自己受同情的地位争取自己的权利时,他们就害怕了。如果这个弱者竟胆敢挑战他们目前的价值观与社会规范,那么迎接她的将是这个规范内最严厉最恶毒的惩罚。艾米丽明白了自己这一生都葬送在这一社会规范之中,但是自己却无力改变它,就连逃离都是不可能的,于是她只有选择孤独。曾经最繁华的宅院,现在只是小镇上最丑陋的一所破房子,美丽的容颜也变得苍白发胀犹如死尸,无论多么辉煌的背景,转身即是孤独的背影。

还有一种孤独感源于人类自身的原罪,这种原罪来自于祖辈对土地犯下的罪恶。“原罪”是基督教故事中提出的,说的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园里的圣果,犯下了原罪,而亚当的后代该隐杀死了他的兄弟亚伯被上帝惩罚流浪世界,将原罪带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福克纳承认蓄奴制是罪恶的,却不认为这就是原罪。艾萨克看到了奴隶制给奴隶和奴隶主双方的伤害,但是他继续追问为什么,追问这种剥削制度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最后他发现都是因为土地,土地的私有制才是蓄奴制的基础。由此可见,原罪不是蓄奴制,而是土地私有制。这样的论断正是福克纳小说中的一条隐秘线索,他的谴责不仅是对着南方的蓄奴制,而且是对着包括北方现代文明的私有制。这也使得小说中孤独者的形象有了更加广泛的意义。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疏离,让我们企图在大自然之中得到慰藉,可是事实却更加地令人绝望。

福克纳笔下的孤独患者形象,反映出了在当时社会现实下的普遍的精神危机,表现出人们在荒诞与虚无的现实面前的焦虑的心态,而这种荒诞与虚无又是非人的意志能支配的。一战与南北战争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创伤是不可弥补的,虽说时间是治疗伤口最好的良药,但是在当时时间只不过是一种包着糖衣的假药丸而已。整个社会都陷入了迷茫,有谁还能站出来抚慰别人的伤口呢?福克纳通过描写南方人的痛苦与孤独,想要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暴力。但是他是始终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一切的,他虽然描写死亡、暴力与孤独,但是却是为了进行批判与反思。他虽然批判南方旧制度的不合理,反对现代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但是依然对社会与人的发展充满着希望,他不是悲观厌世的,相反,他主张人对于生存困境的反抗,人有权利追求平等自由的生活。他说:“我相信人类不但会苟且的生存下去,他们还能蓬勃发展。人是不朽的,并非因为在生物中唯独他留有连绵不绝的声音,而是因为人有灵魂,有能够怜悯、牺牲和忍耐的精神。”

孤独是高贵的,孤独者也是思想者。麦克白说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的意义。其实喧哗与骚动者又何尝不是孤独者?加缪认为诞生到一个荒谬的世界上来的人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孤独也是一种反抗的方式,一种生活的方式,孤独是一种境界,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参考文献:

[1]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

[2]李文俊编选,《福克纳评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3]赖骞宇《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深层内蕴解读》[J],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06)

[4]王爽《“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短篇小说人物分析》[J],载《外国文学研究》,2011(05)

猜你喜欢

孤独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从当下国产青春电影看青春的怀旧与孤独
我的世界谁来懂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