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范式的转换①

2016-08-15廖萍王鼎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18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场域范式工具

廖萍 王鼎(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范式的转换①

廖萍 王鼎
(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范式理论对国内外体育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启示。研究认为:实现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的前提是关注在信息环境下体育教育主体的思想适应、行为变化以及体育教育对信息化的应对。因此,“教学工具”范式向“教育场域”范式的转换将有力地推动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体育教育 教育信息化 教学工具 教育场域 范式转换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体育教育信息化实践却严重滞后于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因此,体育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而当前的研究难以指导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这需要在梳理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该文从范式理论的维度对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并深入分析“教学工具”研究范式的局限性,进一步论证“教育场域”是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新选择。

1 两种研究范式的比较

教育研究的范式必须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个层次上进行”。[1]从这三个层面上来分析,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见表1)。

在对两种研究范式比较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体育教育信息化实质和发展现状,进一步解析“教学工具”研究范式存在的局限,解读“教育场域”研究范式是体育教育信息化未来研究取向的原因。

2 “教学工具”研究范式的解析

2.1 “教学工具”研究范式下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

2.1.1 信息技术的进步是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教学工具”范式下的研究将“教育信息技术的进步”作为体育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标准。它以承认“技术决定论”为前提,认为体育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主要障碍来源于教育信息技术的滞后。因此,体育教育信息化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将其作为推进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

①作者简介:廖萍(1983—),女,汉,湖北宜昌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表1 “教学工具”与“教育场域”的研究范式比较

2.1.2 政府政策是体育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依托

由于体育教学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落后于同时期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层面研究体育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分析其中的障碍,提出应对措施也是“教学工具”研究范式的关注点。“教学工具”研究范式在思考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时始终关注的是相关法规文件的出台、教学信息技术的升级、学校体育教学信息设备的保障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培训等。

2.2 “教学工具”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分析

“(教育信息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其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与历史因素,是技术决定的教育改革思维在学校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结构导致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彰。”[2]因此,虽然“教学工具”研究范式的价值不容置疑,但它能否回答体育教育信息化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待商榷。

2.2.1 技术为主导向让体育教育信息化中人文性研究缺失

“教学工具”研究范式仅仅从技术的视角思考体育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结合的问题,但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通过体育的手段培养人的问题,过于偏重于技术的“教学工具”研究范式往往忽视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缺乏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体育教育原理、体育学习理论的变革以及体育教育中的“人”和“事件”的关注。因此,其研究仅仅限于表层,并没有深入精髓。

2.2.2 政策建构思维让信息技术与教育主体适应失调

体育教育信息化不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育部门制定的各项指标,其过程的复杂性也不能单靠硬性、单一的政策、制度性对策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充分地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学工具”的研究范式关注的只是体育教学信息技术的升级与推广、体育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这种“从上自下”的思维方式对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作了预设,忽视了体育教育主体的需要,脱离了体育教育实践发展的实际,一味地强调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导致了信息技术与教育主体适应的失调。

3 “教育场域”研究范式的解析

教育场域是指“在教育主体、其他教育参与者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环境等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4]“教育场域”研究范式的引入是为了从教育视角分析由信息技术带来的体育教育的综合变化,预见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探讨体育教育应对信息化发展的策略,避免因过度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体育教育主体的发挥,因过于关注短期效应而导致的体育教育信息化缺乏长期规划的现状。

3.1 如何育人是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新基点

“教育场域”是一种环境,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指导,利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整合、利用体育信息教学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人才的系统工程。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成效或最终目标应该是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1.1 国外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借鉴

在21世纪初,国外的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也经历了从技术视角向观念视角的延伸。国外的研究视域不局限于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应用,而是考量信息技术对体育教育整个生态文化的改变:(1)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影响。(2)信息技术对体育教育方式的影响。(3)对体育教育传播者的影响。

国外的研究能够将信息技术进步和体育教学主体的观念转变相结合,全面理解和分析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着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教育价值——为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使得体育教育真正受惠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3.1.2 我国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的转向

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逐渐成为我国学者研究信息化环境下体育教育如何育人的新思路。研究开始从“在教学中被动地运用教育技术”转向“主动地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从辅助教学工具研究转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体育教学原理和模式的研究。研究开始重视教学设计的优化,注重个案研究和评估,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出建议。

3.1.3 多元融合是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新选择

“教育场域”属于关系性范畴,在教育场域中每一要素的变动将影响整个场域结构。信息技术代表着以智能化教育工具为代表的教育新能力,它的出现将会引发体育教育的深刻变革。在“教育场域”的研究范式下,体育教育信息化需要重构研究框架,从体育教育与其他社会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和体育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关系中来把握体育教育信息化的特质与规律,从多学科领域视角探索促进体育教育学科发展和人全面进步的体育教育信息化路径。主要研究内容有5个方向。

(1)体育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是为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体育教学体验空间。其研究包括:构建信息化体育教学平台的技术研究,保障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研究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管理研究等。

(2)体育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为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可以随时获取优质体育教学资源。其研究包括:体育教学媒介研究,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和共享型体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3)体育教学能力建设是为了让教师、学生及学校管理者能够自如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其研究包括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研究和体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研究。

(4)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是为了教师和学生尽快能适应信息化的体育教育环境,落实体育信息化教育的实效。其研究包括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体育教学研究。

(5)体育教育机制建设是为了保障体育教育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良性运行,促进体育教育信息化良好的自我发展。其研究包括体育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研究和体育教育信息化实施效果的评估与优化研究。

体育教育信息化价值的体现需要资源、环境、能力和机制的统和性变革,因此,对体育教育信息化的研究需要从学校体育学、教育传播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做整体的审视,需要体育教育技术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进行良好互动。体育教育信息化也需要走多主体、多渠道的社会化发展之路。只有在“教育场域”的范式下,借助多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才能实现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目标。

通过对“教学工具”和“教育场域”两种研究范式的比较分析可以表明,促进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的前提并不是“教学工具”研究范式所诉求的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政府部门的政策保障,而是应该关注在信息环境下体育教育主体的思想适应、行为变化以及体育教育对信息化的应对。因此,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应由“教学工具”范式向“教育场域”范式转换。

[1]刘玉静.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转换及价值重构[J].教育研究,2011(10):44-48.

[2]刘修豪.电脑科技应用在学习教育改革的实践思维:Larry Cuban之科技论述[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23):125-152.

[3]桑新民,刘永贵.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2011(3):5-13.

[4]刘生全.论教育批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8.

Research Paradigm Shift of Informatization of PE Education

Liao Ping Wang Ding
(Institute of P.E.,GuiZhou Normal College,Guiyang,Guizhou,550018 China)

This paper uses comparative analysis as well as logic analysis,coupled with relative documents,with Paradigm Theory as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to analyze the relative research about the informatization of current PE education,try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subsequent informatization of PE education.This research holds that“The Teaching Tools”cause the imbalance betwee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subject and the loss of humane research are emerged.“The Education field”,starts with the education value,reconstructing a research framework with a systematic mind.Therefore,The transformation from“Education tool”to“Education field”will promote the informatization of PE education into a brand-new stage.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PE education;The Teaching Tools;The Education Field;Research Paradigm shift

G811.5

A

2095-2813(2016)07(b)-0102-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0.102

猜你喜欢

场域范式工具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准备工具:步骤: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