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做合格的班主任

2016-08-15开山尔江艾买提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庭心理

开山尔江·艾买提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双语小学,新疆 柯坪 843600)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做合格的班主任

开山尔江·艾买提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双语小学,新疆 柯坪 843600)

学生是班级集体的主要个体,能否组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取决于每个个体是否具有健康的身心。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关注班内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必须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小学;班主任;小学生;心理;安全;健康

时代赋予了我们班主任更加重要的任务,要求我们不仅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这是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班主任不仅做到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积极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各种心理偏差,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效地解决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以向班主任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学中布置《我想对老师说》的题目,或让学生写小纸条,偷偷地夹在老师的书里等,使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通过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思想。老师则应该对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区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另外,要经常与学生谈心。与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班主任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并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比如离异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由于父母感情破裂,家庭人际关系失控,父母无休止的吵闹造成孩子心理的创伤,无形之中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的小学生甚至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要细心呵护孩子受伤的心灵,应该积极鼓励孩子,让孩子在这些挫折之中锻炼自己,而变得更加自强、自立,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首先,作为班主任应该担负起沟通孩子和父母情感的桥梁的作用,应该为离异家庭的儿童提供特殊的帮助,加倍的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鼓励表扬他们。另外,小伙伴的理解和接纳也是消除孩子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老师应积极营造班级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让同学们和离异家庭学生友好相处、鼓励、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氛围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使他们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家庭。还可以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有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离异家庭子女给予专业的心理个别疏导与咨询,可以有效地缓解其心理压为,给予其心理支持。

二、预防并妥善处理突发的伤害事故

突发伤害事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事发突然,出人意料,时间紧迫。这也是对班主任教育智慧和综合能力的特殊考验。如果这类事故不能及时阻止、妥善处理,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当然,这种事故的发生很多时候班主任并不是恰好和学生们在一起,因此,班主任在平时的班内工作中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给学生灌输安全意识、强化细节、提前演练、配备应急措施,掌握突发事故的应对策略。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做事不考虑后果,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避免学生间发生伤害事故,班主任要时常教育学生要团结互助,互帮互爱,要心胸宽广,遇事懂得礼让、忍耐,不夺人所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远离危害和伤害。还要时常讲一些团结友爱的小故事给学生听,培养他们宽厚、仁爱的好品德,这样就可以预防一些因小事酿成大祸的事故的发生,维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对于一些已经发生了的突发的意外事故,班主任要及时到场,查看伤情;安抚学生,视情就医;联系家长,及时上报;调查分析,了解情况;做好沟通,必要的情况下商议赔付;做好反思,后续教育,化解矛盾。做错了事情就要受到处罚,处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

三、重视学生家庭心理环境的影响,及时正确引导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仅仅靠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小学生从小到大,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里,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有意和无意、有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密切的血缘关系,使得父母的喜怒哀乐强烈地感染着孩子。如果父母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因而学生的心理健康受父母的影响极大。但由于有的家长没有正确的健康标准,较注重身体的健康,不太关心心理健康,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对子女要求过高、动辄打骂,要么对子女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家人的这两种态度可能会导致学生心理走向两个极端:常处于恐惧状态,性格内向;过于散漫,缺乏进取心。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非常不利。因此,班主任要时常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环境中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并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总之,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和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纠正孩子们头脑中的思想偏差,让孩子们感受到身边人爱的关怀,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性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的成长,我们的孩子将会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1]刘琰玢.鄂温克旗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12-25.

G625.1

A

1671-864X(2016)08-0263-0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家庭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