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2016-08-15林丹
林丹
(海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林丹
(海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本文分析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含义和价值,即“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比较精确的阐述。“知行合一”强调的是“行”的重要性。通过探讨该思想的研究方法,来谈谈它的现代启示,依然具有可行性和时代意义。
王阳明;知行合一;现代启示
在经历了人生和学说转折的“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提出了闻名国内外的“知行合一”学说。不但是针对士大夫们光说不能做也不会做,在当时的社会已经成风;而且龙场悟道使王阳明认识到,必须知行合一才能救自己去摆脱死亡的束缚。用王阳明的话来说,所针对的病症是“订致知格物之谬”、“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1]此“良药”所能达到的效果则是:“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知学”。[2]他妄图从挽救封建道德入手,以达到地主阶级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显然是徒劳的。从实践观上来看,则是唯心主义。但是,他的初衷是“救弊时务”的。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自《尚书·说命中》提出“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知行思想后,“知”与“行”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王阳明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了“知行合一”的问题,肯定了知行之间不可分离的统一关系。他的“知行合一”论主要含义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知行本是一体。先生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王阳明认为知行相互包含,彼此融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王阳明指出:“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4]“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5]这里首先指出了,指自觉之知与意念之行的同时性和不可分割性;其次,指活动之行与体认之知的同时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两种知与行的合一,也就是知与行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证明。正如,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书上的内容生涩难懂,通过老师的讲解虽能解答困惑,但知晓一二,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才能融会贯通。
(二)强调“行”的重要性。王阳明认为,真知要靠行来检验,没有善的行动,就不是真知。他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6]这里的“真知即所以为行”,说的是知的目的就是为了行。王阳明在《传习录上》又说:“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如果我们仅仅晓得关于“孝”的很多道理,却不去实际做侍奉父母,那么就不能说这个人真的知道“孝”;而只有当他实际上表现出“孝”的行为才是真的知道“孝”了。又譬如“我要写字”这件事,“我要写字”本身就是“知”,磨墨提笔就是“行”;要真正知道一个字怎么写,必须要实际去“写”才行。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辩证思维方法
通过翻阅大量关于王阳明的书籍并结合他的名著《传习录》,心中的佩服之意油然而生。下面来谈谈学习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系统把握与综合学习相结合。
认识到王阳明的三个代表性的思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些思想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王阳明心学建构的逻辑起点是“心即理”。这一观点确切肯定了人的自身存在与作为最高实在的道在存在本质上的同一性。阳明于正德四年主讲贵阳书院时即揭“知行合一”之说,正表明“知行合一”不仅是“心即理”在理论上的一种展开形式,而且实际上更是“心即理”作为一种“知”在行动上的实现方式,我们固然可以说“心即理”是“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7]
所谓知行合一,无非是在“吾心”之中“合一”,心外无知,心外无行。[8]
晚年的王阳明开始走向理论体系的核心——致良知。这是王阳明心学发展到最后阶段的标志。他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合在一起谈,知行合一也是良知的主要内容之一。“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可以简单的认为,那时候的王阳明已经把知行合一中的“知”理解为“良知”,而王阳明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又可了解到,“良知”不需要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譬如通过读书等等活动来获得,而且它原本就在我们的内心之中,所以他又把这个“良知”称作我们的“本心”。从这可以发现,又回到了原来的命题不过又与其不同。
(二)学问思辨相结合。
1509年,大约在龙场悟道一年之后,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请王阳明主持贵阳书院。可是在讲学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与他的教学宗旨相背离。[9]对于阳明来说,指明圣贤之路是教学的首要目标,而学生的目的却是读书做官。据我所知,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之下,考试就成了将所学用于社会的惟一途径。结果,先有知、后有行的学说迫使学生完全埋头于书本知识,把它当作将来学以致用的必要准备。王阳明对当时整个教育过程的运行方式进行了批判,并指出了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错误的知识和长久没有行动。[10]
真正的身体力行是学习过程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把行动放在将来等于是对知识的否定。我们应该从学业开始就面对读书的用途问题,通过修身对典籍作切身的理解比读书更重要。只有以这样一个精神修养过程为背景,求官之路才是有意义的。最后,我们还需抱有批判辩证的学习态度,不能一昧相信书本。先生曰:“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辩,辩即学也,即行也。辩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问、思、辩之后而措之于行也。”[11]
阳明道出了知和行的统一是真正的儒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也是读书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启示
王阳明用毕生的精力追求圣贤之路,初入仕途受挫,但意志不消沉。他曾徘徊于佛道之间,后终在儒学中顿悟。王阳明收徒讲学、创办书院、戎马倥偬、平定叛乱,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成就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大家。少年时期聪悟好学,青年时期满怀抱负,中年时期坎坷不平,晚年时期老当益壮,王阳明的一生跌岩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一生都在践行良知,临终时给侍奉于床前的周积留下一句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句遗言很好地诠释了王阳明学的精髓。王阳明一生的每个阶段和他的思想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践行。
(一)在学习实践上:路途难易,得自己行。
王阳明说:“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知险夷者邪?”[12]
又说道:“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13]路途的坦荡或是险峻,也须等亲自去经历过之后才会知道。王阳明的一生都是在险夷中摸索成为圣贤的道路:15岁试马居庸关,17岁钻研宋儒朱学,之后又追求心学境界。在不断的尝试和突破中,王阳明渐渐有所领悟,最后创立心学。
(二)在生活实践上:以孝安家,以敬持家。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孝也要知行合一,“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14]他强调孝要及时地行动,将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
孝敬父母,要成为时时刻刻做的事。因为孝经不起等待,《孔子·集语》中曰“子欲养而亲不待”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孟子曰:“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孝”的事迹,著名的《二十四孝》就是典型的代表,其中王祥的“卧冰求鲤”和闵子骞“为后母求情”都让我们感动至今。孝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没有表里如一的孝就没有真心实意的爱。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所言:“人之面色,即其内心之真情流露,色难,乃是心难。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顺在当下,不论小事,不论细节,只要我们行动。
(三) 在工作实践上:知行并进,格物至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是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有“就今时补偏救弊说”,但他还有更高的希望,就是把人们的恶行制止在恶念刚刚产生的时候,如果人们能做这样的话,社会上的恶行必然会大为减少。他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15]
可知王阳明是在倡导我们——去恶存善。他说:“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王阳明认为人性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所谓善恶都是人心造成的。而他自己也无时无刻怀一颗善心,做了许多善事。他从小就试马居庸关立志扫平鞑靼,报效祖国,解救天下饱受战争之苦的老百姓。后来他满腔热血却被小人暗算,被贬至偏远地区,他深感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却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在蛮荒之地,他开设学堂办学,教苗族人学文化、明事理。
王阳明所生活的时代已经永远成为过去了,而如今学习王阳明的为人和思想,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他富有传奇的经历,更希望能够从他不平凡的人生事迹之中,领略他博大的胸怀与深邃的思想,感悟他坦荡的胸襟与光明峻伟的人格,以使我们自己的生命境界获得某种有益的精神启迪。
[1][12][13]《传习录上》
[2]《书林司训·甲戌》
[3][4]《传习录上》
[5][6][14]《答顾东桥书》
[7]蕫平.传奇王阳明——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
[8]展明锋,陈 勇.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学说[D] [中国伦理史研究]2002.3
[9]杜维明.青年王阳明1472-1509:行动中的儒家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6
[10]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中).重庆出版社,2014.12
[11]《传习录中》
[15]《传习录下》
B248.2
A
1671-864X(2016)08-0130-02
林丹(1992—),女,海南临高人,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