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信行业下的高职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16-08-13袁妙琴高昀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8期
关键词:技能型阶段岗位

袁妙琴 高昀

[摘 要] 根据通信行业发展新形势下对人才需求的转变,提出了“行业需求作为驱动,将企业和学校深度融合,在校进行职业模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在校的三个阶段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实用性的问题。

[关 键 词] 通信;人才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182-01

中国的通信产业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至今仍方兴未艾。以数据为主的新型通信业务成为主流。固定宽带网络是整个互联网的基础,带宽的需求总量在节节攀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将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流量的爆发式增长,推动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的新一轮变革。而物联网将人与人通信延伸到人与物、物与物智能连接实现万物互联。特别是移动通信经历了第一代到目前第四代(4G),其特点是移动互联网大发展,通信行业变革成为主旋律。包括宽带中国战略、4G移动网络规模建设(未来5G)、移动转售和接入网市场开放、铁塔公司成立、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以及最近提出的提速降费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技术的演进推动通信产业链进入新一轮的繁荣期。

一、需求分析

通信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提出了对通信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且通信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低端工程师以及具备行业知识的销售工程师的需求尤为迫切。通信产业链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工程实施和运行维护总共五个部分,也就是说,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围绕这五大环节。作为输送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在行业发展转型的时候,也应该思考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更新。

二、人才培养总体规划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应以“行业需求作为驱动,将企业和學校深度融合,在校进行职业模拟”这样的一种工学结合的模式来进行人才培养。放弃传统的以理论知识架构完整为目的的方式,而转化为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实践为主要手段的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将学生的在校生涯总体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入学阶段

传统方式也有入学教育阶段,但这个阶段一般为对学校的认识和对专业的相关认知。在新的培养模式下,将这一过程转化为对行业的认识,也就是让学生提前认识他将来所从事的行业大概是什么样子的,从而让其可以在大致的岗位上选择自己喜欢哪个或擅长哪个,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初步的规划。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相关方面的能力。而在传统的方式中,这个职业规划往往是在学校的最后实习阶段甚至是工作过后才开始的,显然相对滞后了。

(二)学习阶段

在传统模式的学习中,虽然也有实验、实训、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由于没有很好地与企业接轨,学生只是机械地做,并不清楚这些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如何运用。课程的设置虽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仍然是以理论知识架构相对完整这一目的来设置整个课程。在新的模式中,我们要打破这一相对固定的模式,把三年的培养过程化为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模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以后能够做什么,在教学中营造一种“企业工作”的氛围,将学习生涯转化为职业生涯的模拟,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更好的定位,从而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应该搭建好开放平台,开展好第二课堂,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到第二课堂的自觉学习中来。而这个第二课堂的实现可以依托相应的专业协会,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老师的针对性辅导为辅,并配以相应的奖励考核机制。另外,在实训中,可以引入企业的考核体系,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这也有利于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

(三)实习阶段

學生在完成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就要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是学校学习的最后一步,也是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身份转换很重要的一步。传统的培养模式,由于培养方向单一,与企业衔接不紧密,往往会出现当学生到企业后面对不同的岗位手足无措,感觉学习的知识无用武之地的现象。

在新的模式下,由于在进校初期就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所以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是有针对性的。在实习之前,学生对自己的规划实现情况做一个总结,同时,学校的老师也根据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并提供一份职业的评估报告。学生可以根据这个报告来选择合适的实习岗位,最后,学校再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岗前培训,争取为学生入职前的最后一段铺平道路。部分岗位具体实施如表:

当然,以上只是对培养模式的总体规划提出的一些改革意见,具体实施过程还需要相应课程改革的大量支持。

从当前形势和可预见的未来分析,通信行业将会持续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的热门领域,而这一人才的需求会持续增长,而这中间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面对这一情况,如何向行业输送可用、好用的人才,是值得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思考的课题。

猜你喜欢

技能型阶段岗位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角色定位及其路径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浅谈技能型人才发展状况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