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幼师班级文化的建设

2016-08-13王新珍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8期
关键词:幼师班会目标

王新珍

[关 键 词] 幼师;班级文化;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094-01

我校的幼儿师范生大都是14~17岁的女生,她们具有如下特征: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并尊重自己;对未来充满好奇和希望,渴望进入社会;交友热情高,对异性开始关注和接触,但同时也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组织组织纪律及集体主义观念差,容易冲动,自律性差;常因外部表现和内心体验不一致而苦恼,容易使性子。针对我校的现状,教师如何开展幼师班级文化的建设呢?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对学生做问卷调查,对我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一)缺乏核心目标

原因分析:没有直接的升学压力,教师在心理上对学生的学习风气和习惯要求相对放松。学生也缺乏民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对自身的潜力、自我实现意识认识相当朦胧,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学风涣散、不爱学习纪律观念差等现象。

(二)班风学风不好

1.缺乏自信心

原因分析:学生听到的多数是批评的话,鼓励的话很少,导致学生没有成功的体验和上进心,心理上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信心,在组织纪律方面缺乏自控能力,在学习方面基础差,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2.缺乏学习动力

原因分析: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升学压力,学习基础差,没有追求,不求上进。教学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不太相符,学生实习的机会太少,不了解幼儿园的教学需求和现状。

3.行为习惯差,道德认识水平低下

原因分析:平时缺乏大局意识,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文化素养低,是非观念薄弱,缺乏责任心,对问题的看法片面。

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建设途径

针对以上我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特点,经过认真分析讨论,围绕班风学风建设为核心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校的班级文化内容和途径进行探讨。

(一)帮助学生规划近三年的人生目标

只有学生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会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行为。目标并非随意确立,必须建立在对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等的清醒认识以及对专业、未来的准确计划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平时多观察、了解学生的特点、特长、兴趣爱好,结合幼儿园实际,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布置教室

学生在校生活的时空主要是在班里,班级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为我们的师生创造一个具有教育功能的、优美舒适的文化环境。布置原则:(1)突出教育功能;(2)突出环境优美;(3)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4)适时更新、注意实用。

(三)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制度和纪律”是一个班集体学习的保证。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好的制度和好的舆论导向,班级管理就会混乱不堪,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可能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产生负面影响。作为班级的最高管理者,要想把班级管理好,把学生带好,首要任务就是健全管理制度和纪律,并使学生自觉遵守和执行。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针对两操迟到、上课迟到、旷课、说闲话、玩手机、卫生不合格等情况,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以投票方式来制定,这样的制度学生才会认可,进而严格遵守。在执行过程中,要求公平公正,相互监督,奖惩两手抓。

(四)定期开展主题班会,注重德育思想的渗透

班会的内容要求积极健康向上,具有教育意义。举行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知道感恩、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宽容等良好的思想品德;拥有自尊感、集體荣誉感和责任感;有自制的能力和习惯,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反复实践,总结经验,交流心得,集思广益,对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形成以下模式:

第一步:接受一个新的班级,首先要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分析原因。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组织班级成员讨论学习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核心目标及相关理论,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外延,为班级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步: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这些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

第三步:布置教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配合班级工作,精心设计、巧妙布置,为师生创作一个具有教育功能、优美舒适的文化环境。

第四步: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参照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中学生行为规则,由班级成员广泛讨论,制定本班的班训及班级管理制度。

第五步:定期(如每周一次)以班为单位开展主题班会。每班根据各班的具体问题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通过对“幼师班级文化内容与途径探索”的探索研究,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真正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理论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构建起班级文化建设模式,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的进程,使学校充滿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生动活泼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从而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幼师班会目标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男幼师荒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