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剖析
2016-08-13齐凤
齐凤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建设为例,探讨新形势下产教融合的实现问题,期望能对高职相关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012-01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指出,加快推进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以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目标的实现,不断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活力,提升办学质量,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为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问题,高职院校应积极地将教学与产业密切结合,用企业标准培养人才,实现学生从学校教育到企业实际工作间的无缝对接。本文以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地信专业)建设为例,试图通过总结该专业的实践尝试,从实际操作层面分析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如何落实产教融合。
一、地理信息产业产学合作的市场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地理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服务于遥感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软件研发以及电子政务、遥感测绘、智能交通、城市规划等专业技术领域的地信专业毕业生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尤其是拥有实践操作技能的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需求量激增。据市场调查显示,目前仅北京市每年需要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约两万人。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个契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入开拓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广泛融合的空间。
二、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产教融合现状
职业教育强调教育服务于产业发展。在国外,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还是美国的“工学交替”模式,都强调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融合,并形成卓有成效的模式。在国内,职业教育也强调校企合作,但就地信专业多年实践的结果表明,校企合作大多还处于比较浅的层次,在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师资培养、实习实训等方面,还远没有起到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作用。
三、更新观念构建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合作平台
产教融合是職业教育产学合作的深化。来自用人单位的反馈表明,地信企业更青睐有实际工作经验、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员工。因此,高职地信专业人才培养,应当密切跟踪产业新进展,强调基于实践的技术技能训练,因而更应该注重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有效指导地信专业的课程建设。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更新观念,构建起职业教育和地信企业间互相需求、利益共享的平台,比较好的做法是:
(一)加强校企的联络沟通,为实质性合作做好准备
高职院校首先要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适用性,进而把握地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其次要鼓励专业带头人和教师积极参加地信行业年会,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充分了解地信企业对于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最新要求,探索教改方向。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资源。培养锻造一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地信专业教师的成长一方面可以通过有计划地进修来提升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更应该通过参加专项技能培训或进入行业企业顶岗培训,掌握最新的地信企业技能要求,同时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横向的课题研究。
(三)从利益共享、合作双赢出发,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
考虑双方利益,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以达到合作双赢。如:与骨干地信企业建立联合实训基地,以满足教学和企业职工培训的需要;引企入校,将地信企业直接引入学校产业园区;与地信企业开展订单班联合培养人才;探索成立校企职教集团、企业命名实训室或二级学院等形式,实现产教资源共享。
(四)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合理配置
地信专业教学内容要面向地信企业运营全过程。课程建设应适当缩短理论教学时间,将更多的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融入课堂中,并且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衔接,增加实用性技能的学习。学校与企业联合设计实训、实习计划,将职业资格考试纳入其中,并設计出合理的考评方案。
(五)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尝试建立以地信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覆盖主要专业课程的教材,如《地图制图》《遥感影像处理》等,不断地添加新内容和新技术的介绍,使得教育与培训始终能满足企业转型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
(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实践教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践课程开发,建立和完善地信专业多层次实训课程体系,增加ArcGIS软件应用实训、MapGIS软件应用实训、MapInfo软件应用实训、遥感图像处理实训等课时,充分体现“做中学”。
总之,高职教育对接产业与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地信专业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要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通过行业、企业及学校密切合作,加强内涵建设,通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以及教师能力培养,其人才培养质量一定能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苟兴功,余洪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3).
[2]宋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