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书法教育育人功能探索
2016-08-13叶红妹
文/叶红妹
职业学校书法教育育人功能探索
文/叶红妹
书法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素质、涵养的提升以及品德养成、情感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而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但从当前阶段我国书法教育现状来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书法教育的重要性,未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本文以职业学校中的书法教育为例,就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展开了全面探索。
一方面,职业教育本身的培养目标就是侧重于实践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所以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实用性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当前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时期,竞争激烈,凡事追求速度、效率和实用性,人们越来越缺少耐心的同时,在人才培养上也更加趋于功利性,与以人为本、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脱离。这种情况下,有的职业院校并没有认识到书法教育在德育、智育和美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当中忽视书法教育。为此,我将在下面对书法教育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做进一步探讨。
德育方面的育人功能
人格教育 在人们的认知里,通常会存在“字如其人”这种意识,认为在书法作品的艺术美当中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和品格,二者相互依附,并且相较于书品,人们更为看重人品。人们会将书法家所具备的书法技艺、才华和学问等都归结到人格性情之上,比如,对于书法大家王羲之,人们往往会用“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来形容其行书之飘逸和潇洒;用“心正则笔正”来形容柳公权。此外,为人正直大度的颜真卿于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之中不惜丢掉官职和性命,有一种忠贞的品质,相应的其书法作品就体现出一种整肃、庄严的风格[1]。
意志养成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不能追求速度,所谓欲速则不达。草圣张伯应在池边学习书法的时候,整个池水都变成和墨一样的颜色;怀素将芭蕉涂抹于盘上,以漆盘为纸练习写字,直至漆盘被磨穿,还有很多前辈名家练习书法的励志故事。所以,古代书法前辈大家探索书法艺术的那种学而不厌以及勤奋向上的精神也会深深影响到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想要提升书法水平,就要经过不断、持久的练习,才能够得到坚韧、坚持等方面意志的培养。
培育人生理念 书法练习可以让学生在临摹阶段对各种形式的书法有全面的认识,无论是碑、帖或者是写作,重点在于对学生读帖能力的指导,由点线的认识,再到字体和书作的形象等等,都极大地展现了书法的内涵,也更加贴近现实。学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对内涵以及事物的现象进行全新的了解,特别是对生活以及价值观、价值理念有更深层次的感悟。经过书法的摹帖、背临、对帖的练习,能够掌握书法的基本协作规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过实践,能够逐渐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以此让学生悟出天道酬勤的道理,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也有深刻的启发。在书法中,直观的笔画能够让学生明白阴阳共济的道理,因此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看待周围的事物。
智育方面的育人功能
人的左半球大脑掌控着人的语言中枢,对于人的逻辑思维具有决定作用,相反,人的右半球大脑则决定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人的欣赏事物能力以及描绘能力都由其决定[2]。在书法教育中,初始阶段即为临摹,也就是所谓的借助字帖对笔的结构、形体进行临摹,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最终使学生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能力得到提升,其自身的思维模式也会发生一定改变,敏锐性增加,右脑的潜能也会被激发出来。
美育方面的育人功能
审美 书法教育属于艺术范畴,本身就带有独特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种艺术美。在学生进行大量实践书写训练的过程中会对书法的艺术美有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和感受,这种认知也会逐渐积累,进而能够更深入地发现美、感受美和理解美、表现美。鲁迅先生就曾评价过书法虽然与诗、歌不同,与画、舞有异,但却蕴含着诗的韵味、歌的旋律和画的美感、舞的节奏。在性情陶冶、提升审美水平以及素质提升和品质养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书法作品的内容以及点、画与墨色的搭配都会为欣赏者营造出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在美育上有着独特作用。比如,王羲之先生的书法作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兰亭序》中天朗气清,将萧远淡定蕴于竹林清风之中,尽显舒缓平和之美;颜真卿先生于悲恸、气氛情绪下创作出的《祭侄稿》中很好地用字迹将自己痛苦、悲怆的情绪表现出来,彰显了一种苍茫的悲壮美。总之,书法中深邃幽远的意境以及空旷博大的胸怀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净化;而书法中线条和章法以及意境中蕴含的美,能够将学生们对美的向往带动起来,更好地体验美、感悟美,进而创造美[3]。
艺术 不论是从书法教育的内容来说,还是从书法教育的形式来看,其都与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拿书法内容来看,各大书法名家的作品当中涉及卜文、诗经、楚辞以及诗词歌赋、散曲、散文等各种言辞优美,且蕴含深远含义的名句佳作,这样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同样会受到文学方面的熏染。
心理健康方面的育人功能
有心理学教育者曾提出,练习书法是调整学生心理素质、规范学生行为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在书法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心理会暂时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当中,对于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缺少耐心、马虎、急躁,自以为是等现状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进行书法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教师的要求下将身心完全投入到书法、练习当中,书法练习中要求的“逢字不苟”和“动笔必矩”以及严谨认真的态度等都会无形中给学生一定影响。比如,初期的教学当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笔墨纸砚有顺序、有条理地将其一一摆放好,同时还要要求学生避免将墨水的痕迹留在手和书桌上面;另外,书法练习特别讲求姿势,头要正、身要直、臂要适度弯曲,而且手指、手腕和手肘以及肩、臂都会随着书写动作进行有节奏的运动,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这种寓动于静、刚柔并济的书法练习就好像慢性气功,能够起到调理经络、强身健体的作用[4]。
综上,书法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培养和道德养成,在德育、智育、美育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职业院校教学中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