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热”与中国人的价值观有多大关系?
2016-08-13蒋永红
教育家 2016年14期
文 / 蒋永红
“择校热”与中国人的价值观有多大关系?
文/蒋永红
“无论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在技术上做多少变更和翻新,择校这件事都很难改变。实际上这种现象的改变是要靠全社会价值观、幸福观的变革。”郑强在两会期间针对“择校热”现象说。“国外家庭的孩子为什么没有中国对择校这件事这么热衷?即便美国出了虎妈,美国人没有几个欣赏的,为什么?这就涉及全民的价值观。”郑强认为,中国有一批没有文化的力量扭曲着中国人的价值观。
郑强校长认为解决“择校热”问题,需要改变国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其实,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是每个家长都会做的事情,“择校热”只会在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和稀少的情况下出现。为什么国外的很多家长不会择校呢?不是因为他们不追求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是因为他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家长们不必焦虑和恐慌。
解决“择校热”问题,不能依赖于全民价值观的“自觉改变”。首先要改变的是形成这种价值观的机制。因此,我实在不敢苟同郑强校长所说的“无论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在技术上做多少变更和翻新,择校这件事都很难改变”。
价值观具有稳定性,但也具有可塑性。当前的“择校热”现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有很大关系,集中名师办名校,集中优秀学生冲政绩,这种投机型的政绩观使得家长们越来越恐慌。
故而,解决“择校热”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不是不可为,而是大有可为。应该同心协力,促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出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规定和制度。
当教育资源均衡了,社会评价体系从学历转变为能力,劳动同工同酬,教育能够使得每个人都充分发展,还有谁会热衷于择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