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旧知引出新知
2016-08-11刘超王庆红
刘超 王庆红
一、展现动态演化过程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关注本单元或本课教学,习惯引导学生单独学习某个知识点,忽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其实,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不应只是简单展现教材上现成的知识或结论,而应是通过联系旧知,揭示新旧知识的演化过程。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特性》时,笔者先用旧知引出新知,要求学生按要求作图,过A、B两点画一条直线,过直线外任意一点C作C到直线AB的距离。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作高的画图方式,按要求作出了点C到直线AB的距离的画法,即过点C向直线AB画垂线,点C与垂足D之间的线段即为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接着,笔者引出新知,提出问题:“请大家联结AC、BC、AB,那么点A、C之间的部分叫什么?点B、C之间呢?点A、B之间呢?这时AC、BC、AB围成了什么图形?”学生联系学过的线段知识,很容易得出“AC、BC、AB是线段,它们构成三角形”的结论。接着,笔者移动点C的位置,画出不同的三角形,让图形动态呈现,从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角的特征以及不同三角形高的变化。如此可帮助学生认识图形的特征以及各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图形的正确表象,进而运用表象进行合理想象延伸。这样,以学过的旧知为“原点”,教师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辨析等探索活动,学生就能够主动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不仅掌握了新知,而且学会了思维方法。
二、关注延伸转化过程
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为数不多的数学核心知识,以这些核心知识为依托,拓展发散、延伸开去,便形成了系统化的小学数学知识。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学过的核心知识为依托,发散开去,从而转化学习新的知识。
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时,先列出几组形式不同的比,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比值的定义及求法,然后让学生求出这些不同形式的比的比值,找出其中比值相等的几个比。比的意义及求比值是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但和比例密切相关。在学生呈现出几个形式不同、但比值相等的比后,笔者以比值知识为核心,及时延伸发散出新的知识点“比例”,即“像这样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的式子叫比例”,从而驾起旧知和新知之间的转化桥梁。接着,笔者趁热打铁地组织学生讨论: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组内交流、班内展示等活动,学生都顺利掌握了新知,不仅理解了比例的意义,而且搞清楚了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旧知中孕伏新知,以旧知生发出新知,让学生依托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和层次结构,形成和丰富以核心知识为“联结点”和“生长点”的认知结构,最终体验和领悟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
三、体悟渗透同化过程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数学学习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抓住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教学环节,一有机会就适度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而让学生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并适时加以运用。
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一起回忆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历程,平形四边行面积公式是把平行四边行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的……然后,笔者提出问题: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是否可以像前面一样采取转化的思考方法,把圆的面积公式同化成某一个已知面积公式的图形呢?当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同化”二字上后,笔者将学生分组,把课前准备的圆形硬纸片平均分剪成偶数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从而依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尝到“同化”甜头。如此,发现公式推导过程背后隐藏的数学思维方法与数学智慧,完成由学习数学知识到习得数学思维方法的演化与转化,这是数学教学的真正目标。
在数学课堂,教师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对知识的被动认识、理解与传承上,更不能将鲜活的、动态的数学知识以一种呆板、僵化的现成结论呈现给学生。教师教学时应注重呈现知识的发生、发展、系统化的演进过程,帮助学生由学习数学知识上升到习得数学思想方法。
(作者单位:汉川市麻河小学)
责任编辑 严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