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的奉献:情暖旅途

2016-08-11

中国铁路文艺 2016年8期
关键词:杨静太原大姐

旅行虽别路,日暮各思归。

2016年4月22日上午,杨静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站内徘徊,凭着职业的敏感,她断定老人遇到了困难。于是,杨静看了他的身份证,才知道老人是山东淄博人,叫刘同德。杨静询问他时,发现老人支支吾吾,答非所问。杨静拿来一个苹果,像哄小孩一样,终于让老人回想起自己儿子的电话。即刻,杨静给老人的儿子通了电话。电话里,老人的儿子说:“父亲有失忆症。但眼下在福建出差,没办法去太原接父亲,请帮忙买张卧铺票,把老人送上回家的列车。”

弄清了原由,杨静二话没说,自己掏钱给刘同徳老人买了一张太原至淄博K1292次列车的卧铺票。午餐时,杨静还给老人买来饭菜……17点20分,杨静拿上“特殊重点旅客服务交接薄”,用轮椅推着刘同徳,把老人送上站台,与列车长办理了重点旅客交接手续,再亲自把刘同徳老人送到车厢卧铺上,才默默转身离去。从站台上下来,杨静马上给老人的儿子发了条“提醒接老人”的短信。2016年4月23日,杨静接到刘先生的电话:“谢谢大姐的帮助,我父亲安全到家了。再次感谢太原铁路的好心人!”

2014年10月13日,黑龙江牡丹江市佟红军在山西运城医院就医后,由妻子王玉丽陪同从运城坐火车到达太原站后,准备换乘12点10分的K1082次列车返乘哈尔滨。那天大雨如注,气温陡降。在“改梅助困室”,由于身体太虚弱,30多岁的佟红军嘴唇发紫、全身瑟瑟发抖。见此情景,杨静从备品柜子里拿出被子,给他轻轻盖上,再给他续了杯开水,嘱咐道:喝点热水,进站放行了,我送你上车。转身,杨静又发现一旁陪同佟红军的妻子王玉丽只穿了件短袖衫,冻得直哆嗦。二话没说,杨静又从自己的更衣柜中拿出自己的一件羊毛衫给她披上……

回到牡丹江家后,佟红军给杨静发来一条短信:“大姐太好了,对人热情,像自己家人似的,是中国铁路的好榜样!”

许多过往过太原站的重点旅客,通过杨静的心贴心的精准助困后,都与杨静成了“好朋友”“好姊妹”和“好母女”。逢年过节,杨静频频收到来自全国四面八方感激、牵挂与祝福的短信!为永久珍藏起这份旅客与铁路的情感,杨静至今还延用着老式“诺基亚”手机,因为这台老手机里储存着数百名特困旅客的电话。因此,她舍不得换手机,怕与特困旅客们“失联”,怕他们再到太原站时找不到自己。

赠人玫瑰,留有余香。

2014年5月13日,山西介休的尚丽萍找人代笔给太原站领导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我有一个特殊家庭,夫妻俩都是盲人,孩子在太原童宝育杰学校上三年级。三年来,我坐火车接孩子,与太原站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感谢一次又一次手挽手送我和孩子上火车、找座位的贴心人杨静大姐。每次都是我们上了火车,在车厢里坐到座位上,杨大姐才放心离开……

为了更精致地服务特殊旅客,2015年暑运前,杨静自费请人设计、印制了盲文、藏文、维吾尔文和英文的《太原站旅客列车时刻表》,并制作了爱心胸卡,还刻了一枚“助困服务”图章,以便更好地服务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

近年来,随着石太客专、太中银、大西高铁等线路的开通,特别是高铁列车的开行,加速了太原与周边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太原站开往全国各地的列车增至每天发送57对。客流量的增多,也使“改梅助困室”的重点旅客最多时日均达1000余人。2014年,由于太原站站前广场改建,使站外进出车站的通道内变成一个举步难行、崎岖不平的大工地。杨静回忆说:“站前广场施工时,通往我们车站的临时通道太窄,很多老人、病人、残疾人旅客进出站很不方便。所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来帮助这些特殊旅客进站、出站。”这一期间,太原站“改梅助困室”开通了“家到站”服务。杨静她们利用电话、微博推出预约服务。在火车站外开设了特殊旅客服务台,用轮椅车护送腿脚不便的旅客。最多的一天,杨静她们“改梅助困室”就得站里、站外、车下、车上,推着轮椅来回护送进、出站的特困旅客100多趟。

有被杨静推在轮椅车上的残疾旅客问杨静:“你这一趟一趟地推我们,你不累吗?”杨静笑笑,说:“累,肯定是累。”但是,杨静一想到、看到老年人、残疾人和孩子们坐火车不容易,就想到父亲常说的那句老话,心中顿时充满了力量。

旅客何新红在《旅客留言薄》上欣然写了一首《春暖人间》的打油诗:雷锋再现太原站,扶幼助残笑语欢。情暖神州献大爱,天涯游子暖心间。

一本本《留言簿》上,都留有旅客对杨静细致服务的肺腑之言,有残疾人感动的话语,有老年人苍劲的笔触,一字一句流淌着的是满心的感激、万分的谢意。

猜你喜欢

杨静太原大姐
传统与现代的“吟唱者”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The Center Problems and Time-Reversibility with Respect to a Linear Involution
除夜太原寒甚
臭大姐,香大姐
十大姐随想
美联储加息的产物研究
当“大姐”遭遇“打劫”
太原女房管局长在京沪有36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