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应激性高血糖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护理干预的作用

2016-08-11刘琳宋丹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干预

刘琳+宋丹丹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应激性高血糖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护理干预的作用。

方法 98例神经外科危重病患者, 给予密切观察血糖与病情变化、专门的管道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 98例患者的客观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评分为(8.99±1.88)分、主观生活质量评定量表(LSIA)评分为(11.62±1.31)分, 明显高于护理前的(6.61±0.67)、(7.21±1.1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与残疾患者的血糖值显著高于良好患者, 且死亡患者的血糖水平最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 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水平, 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关键词】 神经外科;应激性高血糖;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75

神经外科的危重患者由于体内代谢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应激反应,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的升高[1]。病情较重的患者还会引发高渗性的非酮症糖尿病发生昏迷继而加重病情, 该昏迷易与临床上的颅脑疾病引发的昏迷相混淆, 继而掩盖患者病情的进展[2]。为研究应激性高血糖对神经外科危重病患者的预后,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98例神经外科危重病患者。纳入标准[3]:①患者符合脑血管、颅内肿瘤、颅脑损伤等疾病的诊断标准;②依据格拉斯哥积分法, 患者的GCS均<13分;③糖尿病患者均排除。其中男61例, 女37例, 年龄21~69岁, 平均年龄(42.22±8.93)岁;疾病类型:11例脑出血, 6例原发性的脑干损伤, 6例颅内血肿合并脑挫伤, 13例脑挫裂伤, 62例重型颅脑损伤(12例脑内血肿、16例硬膜下血肿、34例硬膜外血肿)。

1. 2 方法 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与生命体征定时进行监测, 设定监护仪的报警装置, 如若有异常发现可及时处理。医护人员应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血压、氧饱和、神志、体温与脉搏等常规指标, 监护时间为1~60 d, 平均监护时间为8 d[4]。

1. 3 护理方法

1. 3. 1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 常规测定患者在入院时手指末梢的血糖, 若患者的血糖正常, 对其血糖监测3次/d;若患者的血糖<10 mmol/L, 无须干预, 监测患者在空腹前与三餐前后的血糖水平;若患者血糖处于10~15 mmol/L, 对其血糖进行控制同时每隔2 h对其血糖变化监测1次;若患者血糖值>16 mmol/L, 对其血糖进行治疗控制同时密切监测每一时刻患者的血糖变化。对监测血糖的时间与记录的结果进行严格交接, 既要防止血糖过高的危害, 也要避免控制血糖过程中出现的血糖过低所导致的低血糖反应[5]。

1. 3. 2 管道的专门护理 护理措施如下:①尿管护理:遵循严格无菌操作的原则, 为避免尿路感染定期对膀胱进行冲洗。②吸痰管的护理:对昏迷或病重患者吸痰动作要轻柔, 且每次时间不可超过15s。每次使用后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③气管导管的护理:为避免感染的发生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每日更换导管及伤口的敷料。④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对脑室引流管进行妥善固定, 密切观察引流管的通常与否以及引流液的量及颜色, 若有异常发现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进行报告并进行相应处理。

1. 3. 3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①瞳孔的变化:正常人的瞳孔双侧等圆等大, 对光反射很灵敏, 直径在2~5 mm, 瞳孔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6]。②意识状态:患者的意识状态可间接通过疼痛刺激和呼唤刺激进行判定, 首先将患者唤醒进行简单对答, 如若患者无任何反应可对其进行疼痛刺激, 观察患者的反应。此外, 还应对患者的吞咽反射、角膜反射、肢体活动等其他神经系统的改变进行密切观察。③生命体征:患者的生命体征是最直接反映其全身状况的指标, 若有异常发现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进行相应处理。若患者呼吸频率深浅不一、不规则多提示患者有呼吸中枢的病变;若患者的血压升高多提示其颅内压过高, 血压过低多提示患者有循环功能较差;高热多提示有丘脑下部的病变, 低热多提示有颅脑的损伤。

1. 3. 4 并发症的护理

1. 3. 4. 1 预防深静脉血栓 神经外科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外科手术。对术后肢体瘫痪或昏迷的患者, 抬高其下肢, 并给予其被动按摩, 尽量避免髋关节的过度屈伸以免影响静脉的回流;对于术后清醒的患者来说, 鼓励其在床上进行适宜活动与早下床。

1. 3. 4. 2 预防压疮 护理措施:①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 及时更换其被褥、衣物。②经常对其体位进行变换, 避免长时间压迫某一局部组织。对患者经常受压的部位采用一定措施, 如在臀部垫一气圈, 在膝关节垫棉垫等。③为提高患者组织的修复能力及抵抗力, 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热量及高蛋白饮食。

1. 4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应用QOLI、LSIA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7]。患者的预后评估: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8]标准出院的患者分为死亡、残疾与良好, 同时观察患者入院时的血糖水平是否影响患者的预后。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护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 98例患者的QOLI评分为(8.99±1.88)分、LSIA评分为(11.62±1.31)分,

明显高于护理前的(6.61±0.67)、(7.21±1.1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患者入院时的血糖值与其预后的关系 死亡与残疾患者的血糖值显著高于良好患者, 且死亡患者的血糖水平最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时的血糖值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 血糖值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见表2。

3 小结

临床上常用影像学资料与GOS对患者的预后及病情进行判定, 有研究显示, 入院时的血糖水平也是判定患者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9]。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大都较为危机, 严重影响其生命, 本科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 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与生存质量。本研究显示, 患者入院时血糖值越高, 其预后越差;患者有应激性高血糖出现说明其脑功能损害病情加重, 血糖水平可作为临床上判定患者病情及其预后的重要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 14(4):4013-4017.

[2] Banerjee C, Moon Y P, Paik M C, et al. Duration of diabetes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Stroke, 2012, 43(5):1212-1217.

[3] 段洪连, 刘美云, 张拥波, 等. 缺血性脑卒中常用评估量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35):4018-4021.

[4] 张素华.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3):32-33.

[5] 张玲, 李惠云.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创伤外科杂志, 2010, 12(6):508-510.

[6] 万小菊, 薛元峰, 徐华兰.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应激性血糖增高的护理.全科护理, 2010, 8(24):2196-2197.

[7] 江洁曙, 陈东妹. 果糖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 临床医学, 2008, 28(1):101-102.

[8] 马俊勋. 胰岛素强化治疗在外伤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国急救医学, 2012, 32(4):19-22.

[9] 李江, 李伦, 马彬, 等.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监护患者病死率影响的Meta分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9, 21(6):349-352.

[收稿日期:2016-03-21]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护理干预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中采用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
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丁志斌,为神经外科患都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