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污水处理站水质净化及稳定技术研究

2016-08-11李克平李国明杨东宁

当代化工 2016年5期
关键词:净化剂缓蚀剂絮凝剂

任 哲,李克平,李国明,杨东宁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18)



某污水处理站水质净化及稳定技术研究

任 哲,李克平,李国明,杨东宁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18)

水质净化和稳定目的在于将油田采出污水处理为可满足回注要求的净化水。首先对该污水处理站来液水质进行取样化验分析,明确了水质超标项。其次通过室内实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水质净化及稳定技术进行研究,进行了缓蚀杀菌剂与净化剂的筛选实验,选出最佳的药剂种类和加剂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净化和水质稳定技术适合该污水站的污水处理,处理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现场适应性。

水质净化;稳定;污水处理;净化剂

1 来液水质分析

针对该污水处理站来液水质进行取样化验分析,化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来液水质分析Table 1 Quality analysis of inlet liquid

由表1验结果可知,对于该污水处理站来液而言,其悬浮固体含量、含油量、腐蚀率、SRB菌、腐生菌、溶解氧、硫化氢、pH均超出B2注水水质指标。

最近十几年,煤炭和原油的开发利用对我们生活环境产生的影响日益严重,人们对于清洁能源的呼声越来

2 水质净化+稳定技术研究

水质的净化和稳定目的在于将油田采出污水处理为可满足回注要求的净化水[1],水质净化就是去除污水中所含的悬浮物、污油、固体杂志以及细菌等有害物质[2-4];水质稳定的原因在于从处理站出来的净化污水进入注入站以及热采锅炉还需一段时间,期间还需经历不少的管线与金属设施,因此应保证处理站净化的污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状态,主要在于控制腐蚀以及细菌的繁殖[5]。

2.1净化+稳定技术药剂筛选

(1)缓蚀杀菌剂的筛选研究

针对腐蚀的主要原因,在室内进行了杀菌剂的筛选,同时也进行了针对硫化氢、二氧化碳引起的腐蚀,进行了缓蚀剂以及杀菌缓蚀剂的筛选。

1) 杀菌剂筛选

杀菌剂筛选结果见表2。

表2 杀菌剂筛选结果Table 2 The results of fungicide screening

表2数据显示:杀菌剂HBSJ-1和HBSJ-2对该污水站污水中细菌的抑菌浓度为30 mg/L。但是HBSJ-2的药剂成本高,因此推荐现场应用杀菌剂HBSJ-1杀菌。由于细菌的生长具有周期性,建议现场采用间歇式投加杀菌剂,加药浓度定为 30 mg/L。

2) 杀菌缓蚀剂缓蚀效果筛选

杀菌缓蚀剂缓蚀效果筛选如表3所示。

表3 杀菌缓蚀剂缓蚀效果筛选Table 3 The results of bactericide screening

如表3可知,所有实验的杀菌缓蚀剂在加药浓度为30 mg/L时对该污水站污水的缓蚀率达98%,而现场用缓蚀剂在加药浓度为40 mg/L时对该污水的缓蚀率达88%。在该污水站腐蚀速率较高的情况下,只有室内缓蚀率大于95%时,方可保证污水的腐蚀速率小于 0.076 mm/a。因此建议现场采用杀菌缓蚀剂,投加浓度暂定为30 mg/L。

现场试验照片如图1(a)所示,现场处理前后照片如图1(b)、(c)所示,图片中从左至右依次为空白、现场缓蚀剂、杀菌缓蚀剂1、杀菌缓蚀剂 2、杀菌缓蚀剂3和杀菌缓蚀剂4。

图1 不同缓蚀剂作用下现场试验对比图Fig.1 The contrast figure of field test under different corrosion inhibitor

由现场反馈的试验结果来看,相同加药浓度下,杀菌缓蚀剂 1、杀菌缓蚀剂 2、杀菌缓蚀剂 3的杀菌缓蚀效果要好于杀菌缓蚀剂 4,并且上述四种杀菌缓蚀剂的作用效果均好于现场在用缓蚀剂。

(2)净化剂筛选

利用该污水站的来水和该污水站现场应用的净化剂进行了净化剂的筛选试验,其结果见图2。

图2 不同净化剂下悬浮物含量对比图Fig.2 The contrast figure of suspended solids content

由净化剂的筛选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絮凝剂A和絮凝剂B含量的增加,污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呈减小的趋势,当絮凝剂A加药量为120 mg/L,絮凝剂B加药量为3 mg/L时,水中悬浮物含量降至10 mg/L以下,达到水质的要求,因此,净化剂的加药浓度暂时定为絮凝剂A剂120 mg/L,絮凝剂B 剂3 mg/L。

通过对缓蚀剂、杀菌剂和净化剂等污水药剂的筛选研究,确定现场试验的药剂投加配方如表 4所示。

表4 该污水站药剂投加方案Table 4 Drug dosing solutions for the sewage station

2.2净化+稳定技术现场试验

对净化+稳定技术进行现场试验,试验期间对污水水质进行了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表5。现场实施后现场挂片照片见图3。

表5 方案实施后来水及外输的水质检测数据Table 5 Testing data of water quality for inlet water and transmission water after the plan implementation

图3 现场挂片的照片Fig.3 The graph for coupon

由现场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净化+稳定技术对该污水处理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该技术实施后污水中悬浮物、含油量以及腐蚀率等均大幅降低,并能满足水质达标要求。

3 小 结

本文首先对该污水处理站来水水质进行取样化验分析,明确了水质超标项,通过室内实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水质+净化技术进行的研究,筛选了相关药剂,研究结果表明净化+水质稳定技术适合该污水站的污水处理,处理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现场适应性。

[1] 王春娜,张育德.油田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18(2):12-15.

[2] 宋尊剑.膜技术处理油田采出水的应用前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26(5):21-22.

[3] 唐琼,张新申,李正山.油田含油废水处理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6):641- 645.

[4] 范洪波.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研制及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3,15(4):25-28.

[5] 王杨,何海龙,席琦,等.多级混凝-气浮工艺用于含聚污水外排处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32(7):54-55.

Research on Water Purification and Stabilization Technology for a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REN Zhe, LI Ke-ping, LI Guo-ming, YANG Dong-ning
(Xi'an Changq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Shaanxi Xi'an 710018, China)

The purpose of water purification and stabilization is to treat the oilfield produced wastewat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reinjection. Firstly, the quality of water from the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was analyzed, the items of standard-exceeding of water quality were determined. Then the technology of water purification and stabilization was studied through combination of indoor experiment and field test, the screening experiment for corrosion inhibition bactericide and cleaning agent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best reagent type and concentr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rification and water quality stabilization technology is suitable for the sewage wastewater treatment station.

water purification; stabilization; sewage treatment; cleaning agent

E-mail:renzhe.hit@163.com。

X 703

A

1671-0460(2016)05-0943-03

2016-01-21

任哲(1981-),男,陕西富平人,工程师,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方向:油气田地面建设及油气储运。

猜你喜欢

净化剂缓蚀剂絮凝剂
不同浓度的缓蚀剂对水轮机常用低合金钢的腐蚀防护研究
JRHS-2二氧化碳缓蚀剂的研究与应用
使用净化剂延长直接测汞仪催化管使用寿命的研究
湿法炼锌净化除钴新技术的研究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絮凝剂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去除果蔬农药残留净化剂的研究
新型净化剂对富镉液中钴回收的影响
曼尼希碱型酸化缓蚀剂研究进展
Fe3 O4=PAC磁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