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泥粉磨系统异常案例分析及解决措施(四)

2016-08-11邹伟斌

新世纪水泥导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选粉收尘电耗

邹伟斌

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水泥专业委员会,北京 100024

水泥粉磨系统异常案例分析及解决措施(四)

邹伟斌

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水泥专业委员会,北京 100024

V型选粉机(简称V选)在机内完成对物料的“分散”与“分级”,而“收集”则依靠外部旋风收尘器。进入V选的物料能够预先打散及其均匀分散,对分级过程至关重要。V选至旋风收尘器之间的水平管道容易积料,尤其物料水分较大时,积料现象会相对严重,可以采取夹角形式或抛物线结构形式进行改造,彻底消除水平管道积料。V选导流板磨损后,风速不均匀,明显影响分级效果,应及时检查并更换;此外,导流板应采用高硬度复合堆焊耐磨钢板制作,提高工作寿命。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入磨物料细度与辊压机做功电流,逐步调整循环风机风量,有效降低V选内部积料对分级过程的影响。

打散 多点下料 分级效果 管道积料 导流板

0 引言

V型选粉机(简称V选)是一种配置在辊压机子系统(或立磨预粉磨子系统)完全依靠物料自身重力打散与风力分选的一级静态气流分级设备,通过调整循环风机风量与打散导流板角度,可使分级后的入磨物料粒径保持≤1 mm且相对均匀。粒径分布范围较窄;与其它选粉机分级原理相同,V选分级的过程,也是始终围绕“分散、分级、收集”三大关键技术环节,在机内完成“分散”与“分级”,“收集”则依靠外部旋风收尘器。V选的分级效率与分级效果受分散过程均匀程度、风速影响较大。本文探讨V型选粉机的异常情况,结合案例讲述解决措施。

1 打散、分散能力差

1.1 M公司粉磨系统配置

采用170-140辊压机(物料通过量830 t/h,主电机功率1 250 kW-10 kV-89 A×2)+V选+Φ 4.2 m× 13 m双仓管磨机(主电机功率3 550 kW-10 kV-243 A,研磨体装载量240 t,主减速器JS150B,速比i=47.295:1,磨机筒体工作转速15.6 r/min,一仓长度3.0 m,二仓长度9.5 m+六圈高度1 000 mm活化环)+O-Sepa N-4500选粉机(喂料能力810 t/h,选粉能力270 t/h,主轴电机功率240 kW,系统风机风量325 000 m3/h,风压7 000 Pa,电机功率800 kW)+磨尾收尘风机组成的双闭路联合粉磨系统。

1.2 出现的异常状况及结果

生产P·O42.5级水泥产量203 t/h(比表面积≥360 m2/kg±10 m2/kg),系统粉磨电耗35 kWh/t。经V选分级后的入磨物料80 μ m筛余47%、45μ m筛余64%,比表面积165 m2/kg。V型选粉机打散分散能力差,分级后的入磨物料比表面积低(应达到180 m2/kg甚至以上);系统产量低,粉磨电耗偏高。V型选粉机与旋风收尘器见图1。

图1 V型选粉机与旋风收尘器

1.3 技术诊断分析

V选打散、分散能力差,影响入机物料分级效果,导致入磨比表面积偏低。

1.4 采取的技术措施与效果

利用循环提升机高差,在V选入料口增设简易V型打散棒,使进入V选物料能够相对均匀分散,提高分级效果。

改进后,经V选分级后的入磨物料比表面积达到185 m2/kg,80 μ m筛余降至37%,45 μ m筛余降至54%;P·O42.5级水泥产量提高至235 t/h,增产32 t/h,增幅15.76%;粉磨电耗降至28. 9 kWh/t,降低6 kWh/t,节电幅度17.14%。

2 内部积料

2.1 W公司粉磨系统配置

采用140-140辊压机(物料通过量600 t/h,主电机功率900 kW-10 kV-66 A×2)+V选+Φ 4.2 m× 13 m双仓管磨机(主电机功率3 550 kW-10 kV-252 A,研磨体装载量236 t,主减速器MFY355,速比i=46.97:1,磨机筒体工作转速15.75 r/min,一仓长度3.0 m,二仓长度9.5 m+五圈高度1 000 mm活化环)+O-Sepa N-4000选粉机(喂料能力720 t/h,选粉能力240 t/h,主轴电机功率240 kW,系统风机风量265 000 m3/h,风压7 000 Pa,电机功率650 kW)+磨尾收尘风机组成的双闭路联合粉磨系统。

2.2 出现的异常状况及结果

经V选分级后的入磨物料80μ m筛余52%,45μ m筛余68%,比表面积155 m2/kg;生产P·O42.5水泥产量183 t/h(比表面积≥360 m2/kg± 10 m2/kg),系统粉磨电耗37.8 kWh/t。

2.3 技术诊断分析

V选内部分散能力差导致分级效果差,分级后入磨物料偏粗,造成系统产量低、粉磨电耗高;同时,内部积料现象较严重,一定比例的细颗粒物料未被及时拉出(见图2),呈周期性返回到称重仓,影响辊压机做功。

图2 V选内部积料

2.4 采取的技术措施与效果

在V选进料口安装多点均匀下料装置,V选内部实现了多通道分料;同时,设置预先打散分散装置,确保进入V选的物料得到良好的分散,为有效分级奠定基础;同时,利用停机时间清除积料。操作过程中,适当提高循环风机转速(即相对提高导流板间风速)。

改造后,入机物料分散能力显著改善,V选分级效率大幅度提高,入磨物料比表面积由155 m2kg增至187 m2/kg,P·O42.5级水泥产量由183 t/h增至205 t/h,增产22 t/h,增幅12.02%;粉磨电耗降至33.9 kWh/t,降低3.9 kWh/t,节电幅度10.31%。

3 V选至旋风收尘器之间水平管道频繁积料

3.1 Y公司粉磨系统配置

采用170-100辊压机(物料通过量620 t/h,主电机功率900 kW-10 kV-66 A×2)+V选+Φ 4.2 m× 13 m双仓管磨机(主电机功率3550 kW-10kV -243A,研磨体装载量236 t,主减速器,速比i=46.97:1,磨机筒体工作转速15.75 r/min,一仓长度3.5 m,二仓长度9.0 m+五圈高度1 000 mm活化环)+O-Sepa N-3500选粉机(喂料能力630 t/h,选粉能力210 t/h,主轴电机功率160 kW,系统风机风量245 000 m3/h,风压6 000 Pa,电机功率560 kW)+磨尾收尘风机组成的双闭路联合粉磨系统。

3.2 出现的异常状况及结果

生产P·O42.5级水泥产量180 t/h(成品比表面积≥370 m2/kg±10 m2/kg),系统粉磨电耗36.8 kWh/t。V选至旋风收尘器之间水平管道频繁积料,影响分级效果,入磨物料细度相对正常,但系统产量、粉磨电耗波动较大。P·O42.5级水泥系统产量逐渐降至165 t/h,粉磨电耗上升至38.9 kWh/t。

3.3 技术诊断分析

取样测试入磨物料细度,未见异常波动,但辊压机主电机电流有明显下降,检查喂入辊压机熟料、混合材粒径正常。说明V选分级效率低,返回称重仓的物料中细粉较多,打开V选至旋风收尘器之间的管道上部检查口发现,水平管道内部堵塞严重(见图3),导致分级后进入管磨机的物料量降低,返回称重仓的细粉物料多,影响辊压机挤压做功。

图3 堵塞严重的水平管道

3.4 采取的技术措施与效果

对V选出口至旋风收尘器之间的水平管道进行改造,设计成抛物线形式,彻底消除了水平管道积料;同时,适当提高循环风机风量与导流板之间风速,使分级后的物料及时拉入旋风收尘器送入管磨机,粗料返回至称重仓。改造后,再未出现管道积料现象,辊压机主电机电流明显提高,P·O42.5级水泥系统产量由165 t/h提高至198 t/h,粉磨电耗降至33.9 kWh/t。

4 导流板磨损

4.1 J公司粉磨系统配置

采用170-100辊压机(物料通过量620 t/h,主电机功率900 kW-10 kV-66 A×2)+V选+Φ 4.2 m× 13 m双仓管磨机(主电机功率3 550 kW-10 kV-251 A,研磨体装载量220 t,主减速器,速比i=47.295:1,磨机筒体工作转速15.6 r/min,一仓长度3.75 m,二仓长度8.75 m+五圈高度1 250 mm活化环)+O-Sepa N-3500选粉机(喂料能力630 t/h,选粉能力210 t/h,主轴电机功率160 kW,系统风机风量240 000 m3/h,风压5 600 Pa,电机功率560 kW)+磨尾收尘风机组成的双闭路联合粉磨系统。

4.2 出现的异常状况及结果

生产P·O42.5级水泥产量188 t/h(比表面积≥365 m2/kg±10 m2/kg),系统粉磨电耗36 kWh/t。V选导流板磨损后,风速不均匀,影响分级效果。随着生产时间推移,系统产量逐步下降至170 t/h,粉磨电耗上升至39.3 kWh/t。

4.3 技术诊断分析

入磨物料细度逐渐变粗,在管磨机磨细能力一定时,引起系统产量降低,电耗升高,辊压机运行参数未见异常。检查V选内部发现,打散导流板一部分磨损,导流板间风速不均匀,影响打散、分级效果。

4.4 采取的技术措施与效果

V选内部打散导流板在分级过程中,长期承受高浓度粉尘、高速气流冲刷环境下的磨料磨损,应选用高硬度材料制作导流板,可采用高硬度(HRC ≥62)复合堆焊耐磨钢板,有效提高导流板工作寿命。更换磨损的导流板后,P·O42.5级水泥产量及粉磨电耗恢复正常状态。又通过对磨机内部的技术改造,进一步强化磨细能力,系统产量提高至205 t/h,粉磨电耗降至33.2 kWh/t。

5 结束语

(1)与其它选粉机分级原理相同,V选的分级过程,也是始终围绕“分散、分级、收集”三大关键技术环节,在机内完成“分散”与“分级”,而“收集”则依靠外部旋风收尘器。

(2)进入V选的物料能够预先打散及其均匀分散,对分级过程至关重要。

(3)在V选进料口安装多点均匀下料装置,V选内部实现了多通道均匀分料,有效提高物料分散效果。

(4)V选至旋风收尘器之间的水平管道容易积料,尤其物料水分较大时,积料现象会相对严重,可以采取夹角形式或抛物线结构形式进行改造,彻底消除水平管道积料。

(5)V选导流板磨损后,风速不均匀,明显影响分级效果,应及时检查并更换。此外,导流板应采用高硬度复合堆焊耐磨钢板制作,提高工作寿命。

(6)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入磨物料细度与辊压机做功电流,逐步调整循环风机风量,有效降低V选内部积料对分级过程的影响。

TQ172.632

B

1008-0473(2016)04-0055-03 DOI编码:10.16008/j.cnki.1008-0473.2016.04.010

2016-05-20)

猜你喜欢

选粉收尘电耗
降低生料粉磨电耗的解决措施
120 万 t/a 立磨选粉机优化设计研究
砂石骨料生产线收尘系统设计
提升电收尘收尘效率研究
动态选粉机转子参数对选粉效率的影响
浅析影响选煤厂电耗的因素与对策
上海某高校研究生宿舍空调电耗特性研究
HRM3400生料辊磨选粉机转子密封的改进
外循环立磨技术在生料粉磨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目标电耗优化对某水利泵站的节能改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