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发展效应
——基于对上海自贸区的效应分析

2016-08-11甘雨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综试跨境杭州

甘雨娇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发展效应
——基于对上海自贸区的效应分析

甘雨娇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在当前“互联网+外贸”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促进外贸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新型贸易业态。作为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杭州在建设产业体系、产业配套设施、产业生态圈以及拉动外贸增长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以上海自贸区为例,杭州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发展必然会对其产生一系列效应影响,其中虹吸效应对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总体来看,它的示范效应、集聚效应以及倒逼效应为上海自贸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上海自贸区应抓住机遇,突破自身瓶颈,做好积极主动的应对准备。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自贸区;虹吸效应;集聚效应

一、引 言

跨境电子商务(以下简称跨境电商)是指跨越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互联网或移动端等网络交易平台,以完成商品的展示、成交、支付清算等一系列交易步骤,并且通过国际物流服务送达商品,从而完成全部交易过程的国际新型贸易方式。借助互联网对传统外贸模式的网络化、电子化改进,跨境电商在减少交易环节、便捷支付手段、缩短物流时间、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这一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拉动力。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监测报告,2014 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 4.2 万亿,同比增长 33.3%,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同比增长42.8%,预计到2016年,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总额会突破6万亿,保持每年30%的增长①。然而跨境电商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通关、商检、支付,收结汇以及税收政策方面还存在许多制约。为了推动跨境电商健康有序发展,国务院、海关总署、质检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不断优化跨境电商产业环境。2012 年,上海、杭州、重庆、郑州、宁波 5 个城市获批成为首批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城市,2013年再次增设第二批试点城市扩大试点范围。在政策扶持及鼓励之下,跨境电商将为我国外贸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巨大的动力,成为重要的新型贸易业态之一。2015年,杭州成为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杭州综试区),并制定了新的建设目标、发展规划、创新举措,经过近一年的发展,杭州综试区成功推出一批全国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并在建设产业体系、产业配套设施、产业生态圈以及拉动外贸增长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这些无疑会对上海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产生一系列效应影响。一方面,杭州综试区会挤压并抢占一定的跨境电商市场份额,带来一定的虹吸效应,其所提出的目标及建设也会对上海自贸区国际贸易中心地位形成一定程度的挑战,甚至出现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杭州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可以发挥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对上海自贸区以及长三角区域产生良性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而杭州综试区与上海自贸区的“近相呼应”有利于推动二者共同致力于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形成新的跨境电商管理规则和制度;同时,杭州作为电子商务之都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它的成功发展必然会倒逼上海自贸区进行改革,更加重视跨境电商新兴贸易业态的功能拓展。上海自贸区既要降低虹吸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要抓住示范效应、集聚效应以及倒逼效应所带来的机遇。上海自贸区要做好主动应对准备,首先要建立完整跨境电商产业生态系统,其次是完善配套设施,打造优质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同时也要复制杭州综试区成功经验,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最后,上海自贸区必须加紧综试区前期架构建设,积极申报新一批综试区。

二、文献综述

当前跨境电子商务新型贸易业态的迅猛发展,使之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现有的研究文献主要对我国跨境电商的作用、发展现状及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对外贸易模式正蓬勃发展,这种对外贸易模式缩短了产品从厂家到国外消费者的距离,重塑了对外贸易价值链,并通过对贸易市场、贸易主体、生产方式、贸易成本、贸易风险等方面的影响改变着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②。跨境电商的发展在通关服务、市场监管体系、支付体系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内外部问题(来有为、王开前,2014),例如物流问题是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张滨、刘小军、陶章,2015),现行的关税税收监管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不匹配(冯然,2015),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地位仍然较低等(陶涛、李广乾,2015)。

为了解决跨境电商在通关、物流、收结汇、税收、监管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改革开放高地的自贸区以高度自由化的贸易体制为基础,寻求跨境电商新型贸易业态的创新发展路径,加快新型贸易业态集聚发展(王冠凤,2015)。上海作为首批自贸区试点,不断探索制度创新,在海关通关便利化﹑税汇、支付和物流方面与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并进行了有利的尝试,但是在跨境通平台建设过程中尚未发挥出自身优势,平台入驻商家以及商品种类偏少、用户体验感较差、交易数量增长较慢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郭晓合、赖庆晟,2015)。因此上海要抓住自贸区建设机遇,利用自由贸易政策和区内企业优势,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创新海关监管体系,加强第三方支付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跨境贸易环境(王冠凤,2014)。

目前现有文献多集中在对全国跨境电商行业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对某一地区发展跨境电商的研究也主要是从自贸区自身现状的角度出发提出未来跨境电商发展策略,而较少有文献研究其他地区发展跨境电商,对上海自贸区产生的影响。目前杭州综试区建设一年来取得了较大成效,国务院已批准将探索出的新一批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各地,并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范围。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杭州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切入点,对综试区推出的相关政策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杭州综试区成立后对上海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的影响,结合上海自贸区自身发展特点,为自贸区未来发展跨境电商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三、杭州综试区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一)措施经验

为了支持跨境电商发展,营造公平、便利的贸易氛围,各监管部门积极推出创新举措,推动杭州综试区改革步伐(见表1)。

表1 各监管部门支持杭州综试区发展出台的政策

续表1 各监管部门支持杭州综试区发展出台的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新蓝网 http://n.cztv.com/news/11947619.html整理.

(二)取得成效

一年来,杭州综试区初步构建了“六体系两平台”顶层设计框架,并作为先行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建立了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型监管服务体系,促进了产业发展,形成9个方面19条创新政策③,在产业体系、跨境电商生态圈、外贸水平提升以及产业链配套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见表2)。

表2 杭州综试区成立以来取得的具体成效(截止到2015年12月底)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在线网站(http://hangzhou.zjol.com.cn/system/2016/03/08/021054677.shtml)整理.

四、杭州综试区对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影响路径分析

据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检测报告分析,杭州发展跨境电商的活力指数居全国前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综试区后,经过一年探索,杭州已成功推出多项开拓性举措,改革成效明显,杭州逐渐成为跨境电商的“代名词”。综试区的快速发展存在的虹吸效应、集聚效应、示范效应以及倒逼效应,会从政策、制度措施、配套设施、人才、经济、产业链等各个方面对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商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图1)。

图1 杭州综试区对上海自贸区影响效应

(一)集聚效应影响

从地理位置来看,上海与杭州位于经济发展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金三角”区域,且两者相距较近;从发展方向上看,上海成为自贸区以来大力培育新型贸易业态,杭州成为综合试验区后重点发展跨境电商,二者发展重点一致,因此杭州综试区发展跨境电商产生集聚效应必然会影响上海自贸区。集聚效应的影响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杭州综试区自身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对上海自贸区的影响。杭州综试区先进的政策、制度措施必然会吸引跨境电商主体和人才集聚,而上海自贸区与杭州邻近,受集聚效应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吸纳跨境电商主体和人才;二是杭州综试区与上海自贸区共同发展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对上海自贸区以及长三角城市的影响。杭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必然要主动接轨上海自贸区,加强长江三角城市合作,与上海自贸区共同构建完善的跨境电商新型产业体系,共同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二者的协同联动发展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不仅对上海自贸区,也会对长江三角洲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两种路径产生的效应影响对上海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带来三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在政策上,杭州综试区承接上海自贸区“试行投资管理新规则、开放服务贸易新领域、创新金融监管新机制、探索政府职能新转变”等四方面可复制经验,与上海自贸区一同促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规范化。其次在制度措施上,杭州综试区积极探索跨境交易网络规则,为上海自贸区以及其他长三角城市跨境电商发展起带头示范作用,发挥其辐射和带动能力。三是在配套设施及产业链上,杭州综试区设立产业园区,完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以及跨境电商单一窗口建设等综合配套措施,有利于与上海自贸区软硬件设施对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跨境电商产业链集聚发展优势,形成联动发展格局。

(二)示范效应影响

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成立,是为了能进一步突破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矛盾和体制性难题,探索出一套适应和引领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规则,为推动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杭州综试区的先试先行和可复制经验为上海自贸区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经验示范道路,此外,地理区域优势使上海自贸区在复制杭州综试区的成功经验上较其他地区有着“先发”优势,这种优势推动上海自贸区积极主动地学习杭州综试区的创新模式,从而产生示范效应,有利于上海自贸区更好的应对跨境电商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和难题;同时,上海自贸区也可以在学习借鉴的经验基础上探索出更具有自身特色以及更先进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三)虹吸效应影响

所谓虹吸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由于政策、区位、配套等优势,对周边地区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使得周边地区的各种要素资源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本地区集聚④。 杭州综试区提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中心、商务服务中心和大数据中心的目标,以“信息共享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智能物流体系、电商信用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统计监测体系、线上‘单一窗口’平台、线下‘综合园区’平台”为主体建设内容,新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已经初见成效,产业体系、跨境电商生态圈、外贸水平以及产业链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促使产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等集聚力大大增加。综试区快速发展会进一步抢占和挤压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商市场的空间份额,对上海自贸区打造国际贸易中心形成一定的冲击。

此外,上海自贸区自身发展缓慢问题也会加剧虹吸效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商进口规模小、发展慢。上海自贸区获批后,大量电商企业入驻上海,包括电商巨头亚马逊、一号店以及自贸区建设的跨境通平台。但产品领域基本集中在母婴类、化妆品等日用必需品,选择范围仍然较小。杭州综试区成立后,对此类商品实施一系列优惠的关税政策,同时设立线下综合园区,各园区结合自身定位,错位发展,互为补充,形成一套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系统,吸引更多跨境电商企业,挤压并瓜分现有市场,促使新一批跨境电商企业的市场竞争激烈化。另一方面,在跨境电商出口上,上海自贸区拥有世界级港口以及航空货运机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对于产业基础良好、专业化市场发达的杭州,无论是出口网货货源,还是中小微企业群体数量,上海自贸区都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相比于上海自贸区,杭州综试区在政策、人才、制度、设施以及产业链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会削弱上海自贸区自身的竞争力,对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倒逼效应影响

“倒逼效应”是指当环境规制强度提高时,会倒逼企业采用更多的新技术以及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革新以适应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⑤。杭州综试区的成立与发展无疑提高了培育跨境电商的政策、措施、设施、人才以及经济与产业链等环境质量,对上海自贸区形成了倒逼效应。这种效应会倒逼上海自贸区加快管理模式改革,促使自贸区高效培育跨境电商新兴贸易业态,实现贸易转型升级。为适应跨境电商新型业态发展趋势和竞争趋势,上海必须加速推动自贸区改革,包括改变政府职能、贸易便利化与贸易模式创新、金融开放和法制规范化,推动跨境电商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协同创新,以便其能发挥“自贸区”改革优势,缩小与杭州综试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五、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应对路径分析

尽管杭州综试区的建设所产生的虹吸效应会对上海自贸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集聚效应、示范效应以及倒逼效应带来的积极影响要远远大于这些不利因素。面对杭州综试区设立所带来的冲击与带动,上海自贸区必须积极主动应对。在弱化虹吸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又要吸收集聚效应、示范效应,强化倒逼效应,积极利用杭州综试区成立所带来的机遇做好应对准备。

(一) 建立完整跨境电商产业生态系统

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是跨境电商发展必需的“土壤”,也是竞争的重点。杭州成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基础就是其电子商务产业链完整,基础设备完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系统包括跨境电商交易主体、交易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综合配套设施等。针对跨境电商发展较慢的现状,上海自贸区应建设完整跨境电商产业生态系统,找出其薄弱环节并着重改善。

一是强调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也就是将电子商务主体、服务商、物流仓储、供应链、监管部门相互衔接,构建多方位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于入驻企业有利于其提高备案、单证提交、报关报检以及收付汇、退税等环节的便利性;对于监管部门也可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大提高监管效率。杭州综试区在信息推送方面可以通过政府的“单一窗口”、企业的自我推送以及贸易服务商的中介作用三种途径进行。上海自贸区可以吸引更多企业共同参与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更多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公平的竞争局面。在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时以自贸区电子口岸信息平台为依托,实现商务、海关、国税工商、检验检疫、外汇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为跨境电商经营主体、支付、物流、仓储等提供数据交换。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信息之间的互通互享,提高平台的公共服务性和开放性,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高效率服务。

二是以跨境支付为着力点,将互联网金融与跨境电商融合。创新金融服务,大力支持第三方平台、金融机构、支付机构以及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之间开展合作,为跨境电商提供在线支付结算、融资、保险等安全便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跨境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对支付以及清算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上海自贸区必须改变跨境通模式下,电商企业只能走东方电子支付的状况,引入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接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在保证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建立多样化支付体系。另一方面利用金融改革,建立跨境电商国际结算通道,提高跨境电商收付汇便捷性。借助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杭州获得全国首个“无边界自贸政策”,此外,杭州综试区在经常项下的外汇管理政策甚至比上海自贸区更为开放。上海要充分利用自身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发挥金融领域的先发优势,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扩大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试点。

(二)打造优质环境,完善配套设施

首先,在海关监管方面,提高通关便利化程度。上海自贸区应不断创新举措,简化企业申报办理流程和清关环节,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改善监管过严的问题。例如积极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复制杭州综试区商品出区“预报关”制度,提高通关时效性以及客户体验感。此外,按照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将商品种类由母婴、美妆、食品保健品逐步扩大,提高跨境商品品质。

其次,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实现线上线下对接融合。目前杭州已形成“1+5+X”模式的园区布局,上海自贸区也要加快园区建设,提升园区设施配套水平,建设集贸易、仓储、配送、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吸引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强化集聚和示范效应。

最后要引进人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高等院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课程,各类培训机构增加跨境电商技能培训项目;努力培养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网络营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营造跨境电商产业培育软环境,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将上海四大中心优势与人才扶持政策相结合,吸引更多科技管理人才落户上海。

(三)复制杭州综试区成功经验,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发展之路

杭州初步探索出的六体系两平台模式已向全国推广,上海自贸区要积极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密切关注杭州的改革动态,判断局势走向;同时加强与杭州综试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致力于跨境电商改革创新与产业发展,发挥全国带头示范作用。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尚未成熟,许多体制仍需不断积极探索,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尽管杭州综试区拥有发展先机,在处于探索时期的背景下,上海自贸区仍然可以后发制人。上海自贸区要坚定改革信念,利用自身优势,找准定位,探索出一条具有上海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之路。

(四)积极申报新一批综试区,加紧综试区前期架构建设

国务院已决定新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上海自贸区要尽快推进申报工作,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研究制定申报方案。研究上海特色试点内容以及创新体制方向,设立申报工作准备机制。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汇报申报准备工作。同时,也要加紧上海自贸区自身基础筹备工作。加快复制杭州综试区改革推广经验,建立线上单一窗口以及线下电商园区,推进六大体系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加强申报工作宣传,制造良好氛围,增强上海电商主体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心。争取把上海自贸区尽快建设成为中国(上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将上海打造成自贸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为发展跨境电商的双层平台。

注释:

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http://www.100ec.cn/zt/2014ndbg.

②樊文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J]. 对外经贸,2015,(1):4-7.

③刘伟.杭州综试区捧出周年成绩单[EB/OL].http://biz.zjol.com.cn/system/2016/03/08/021054826.shtml.

④祖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嘉兴市开放型经济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2014,(7):106-107.

⑤张先锋,韩雪,吴椒军. 环境规制与碳排放:“倒逼效应”还是“倒退效应”——基于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 软科学,2014,(7):136-139,144.

[1]廖蓁,王明宇.跨境电商现状分析及趋势探讨[J].电子商务,2014,(2):9-10.

[2]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5):68-74.

[3]张滨,刘小军,陶章.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1):51-56.

[4]冯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关税监管问题的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2015,(2):77-85.

[5]陶涛,李广乾. 平台演进、模式甄别与跨境电子商务拓展取向[J].改革,2015,(9):63-73.

[6]王冠凤.上海自贸区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及服务功能的拓展——基于平台经济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5,(2):68-72.

[7]王冠凤.贸易便利化机制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研究——基于平台经济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4,(3):38-42.

[8]郭晓合,赖庆晟. 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7-32.

[9]夏艺瑄,孙立锋.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对宁波的效应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丛刊,2015,(6):73-80.

责任编校:陈强,王彩红

2016-03-05

甘雨娇,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F752.6

A

1007-9734(2016)04-0139-06

DOI:10.19327/j.cnki.zuaxb.1007-9734.2016.04.024

猜你喜欢

综试跨境杭州
杭州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及差异性分析
——基于“反事实”视角
泉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品牌国际化路径研究*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了吗?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