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封闭结合枯痔散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
2016-08-11贾成钢
贾成钢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人民医院,037500)
局部封闭结合枯痔散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
贾成钢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人民医院,037500)
【关键词】痔疮;局部封闭;枯痔散
中医学应用枯痔散治疗痔疮,最早见于南宋魏岘《魏氏家藏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其配方由民间医生掌握,一般均为家传,配方保密且各不相同。笔者岳父有家传枯痔散(又名脱痔散),盛传“不吃药,不打针,一抹即愈”,故求医者众,其将秘方传授于笔者,笔者又将其与西医学肛肠外科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单用枯痔散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参考《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1]。
200例均为我院肛肠科门诊住院治疗的Ⅱ~Ⅳ期痔疮患者,对照组100例采用枯痔散治疗,观察组100例采用西药结合枯痔散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痔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痔疮患者临床资料表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术前处理,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或腰麻。
对照组采用枯痔散治疗。组方:白砒5 g,枯矾60 g,雄黄5 g等。制法:先将明矾融化,然后加入白砒、雄黄等中药,熬成泥状,冷却晾干后研粉。用法:以蒸馏水将枯痔散调成糊状,治疗时先将内痔脱出肛门之外,在内痔周围用双层麻纸紧紧填塞,使痔核与周围健康组织完全隔离,然后将糊状枯痔散涂敷在内痔上,再以麻纸反皱褶包裹,外加纱布棉垫固定。每日换药2次,至脱出内痔变硬呈焦黑色,干枯坏死,大约3周左右干痂脱落而痊愈。该疗法的优点是枯痔时呈缓慢性、渐进性坏死,无术后大出血、大便失禁等并发症,且疤痕平整,极少复发,具有不手术、不打针、不麻醉、简便效廉的特点。缺点是术后肛门疼痛剧烈,水肿较重,有时伴排便、排尿困难、肛门狭窄、痔核脱落不全等。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砒霜中毒,如发现发热、食欲不振、白细胞过低、胸闷、少尿等,应考虑砒霜中毒,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可用10%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严重时透析治疗。
禁忌证:一期内外痔、肛周急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孕妇禁用本法。
观察组:采用局部封闭加枯痔散治疗。采取适度扩肛后,外痔部分用0.1%亚甲蓝加丁卡因局部封闭。然后涂敷枯痔散(用法同对照组)。可根据病情选用痔悬吊术、痔上动脉结扎术、消痔灵注射术、内括约肌部分切开术或挂线术等,防治术后并发症。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脱垂、出血症状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计分法确定临床疗效。观察指标的分值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指标评分表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疗效评分=(总积分-术后15 d积分)/总积分×100%。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创面完全愈合,疗效评分≥90%;显效:症状消失,体征改善,创面未愈,疗效评分≥70%但<90%;有效:症状、体征改善,创面未愈,疗效评分>30%但<7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创面不完全愈合,疗效评分<30%。
观察时间:均观察2周,随访1个月。记录术后第1周、第2周、随访1个月的痔脱垂、出血指标分值,取多次平均值作为计算疗效的统计数值;术后肛门疼痛取术后2 d的分值进行统计;排尿、排便情况取术后第2天的分值;术后水肿取术后前2 d的分值;术后出血取术后15 d的分值进行统计。
痔脱垂、出血疗效:对照组治愈87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100%。观察组治愈92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痔脱垂治愈90例,有效10例;观察组痔脱垂治愈96例,有效4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脱垂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并发症指标分值见表3。
表3 术后并发症分值表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4。
表4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分,±s)
从表4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在肛门疼痛、肛门水肿、排尿困难、排便困难等并发症方面,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情况好于对照组。但两组在术后大出血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术后肛门功能情况:术后1个月随访,对照组无肛门狭窄和肛门失禁发生,5例大便变细但排出通畅,肛门指检食指能通过;6例有肛门坠胀感,2例出现肛乳头瘤,2例出现肛裂。观察组无肛门狭窄和肛门失禁发生,无大便变细、排便困难及肛门坠胀症状。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讨论
《外科正宗》指出:“诸痔欲断其根,必须枯药。”枯痔散的君药是白砒和枯矾,枯矾主要成分为硫酸钾铝,取其“性味酸寒,涩而无毒”的药性。中医认为,酸可收敛,涩可固脱。白砒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取其“大毒去腐,化腐干枯”的药性。枯痔散方中含砒、铝、汞、枸橼酸、鞣酸等多种化合物,这些药物腐蚀性大,有较强的收敛杀菌作用,以糊状剂外用,使内痔发生缓慢性、渐进性干性坏死,药物腐蚀组织的范围仅在接触的局部,不易向周围健康组织扩散,被腐蚀的痔组织出现硬壳状痂皮,当痂皮脱落后,组织已经逐渐修复,故极少出现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肛肠术后大出血是西医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生命,目前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这一点枯痔散较西医手术有明显优势。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枯痔散腐蚀到痔核基底部即止,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祛邪而不伤正。这可能与药物对不同组织有一定选择性有关。但由于枯痔散配方保密,组方不同,制作复杂,目前无成药,并且有肛门剧痛水肿及砷中毒等并发症,加之西医注射手术疗法的传入,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但瑕不掩瑜,将其与现代医药学技术相结合,即可扬长避短,防止并发症发生。如为防止术后剧痛,可在外痔部分注射亚甲蓝丁卡因混合液,可有效缓解疼痛,并防止砷中毒。其中亚甲蓝系氧化剂,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并具有较强的亲神经性,可直接阻滞神经纤维疼痛的传递,同时亚甲蓝可逆性地损害神经髓质,被损害的神经髓质完全修复(需30 d左右)后感觉才能恢复,故其能长效止痛。但起效较慢,配合使用丁卡因可加快起效时间,并延长麻醉时间[3]。经注射亚甲蓝丁卡因混合液后,肛门括约肌痉挛可缓解,使肛门水肿减轻,自主排尿、排便恢复。如为环状混合痔,为防止砒中毒,可以采取分期手术,先治疗大的,后治疗小的,并且使其不在同一平面,防止肛门狭窄。如术前已有肛门狭窄,可以同时行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开术或挂线术。如内痔严重脱出,可考虑同时行痔上黏膜悬吊术;3、7、11点位痔上动脉结扎术,防止术后大出血。由此可见,枯痔散的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
枯痔散是中医学治疗痔疮的伟大创举,符合现代肛门直肠生理特点,已经传承千年,由于诸多原因,濒于失传,极为可惜。建议有关部门深入研究,明确配伍、剂量、用法、用量,使其规范化,方能使国粹璀璨如昔,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3]吕振周,李飞.复方亚甲蓝局部注射用于肛管直肠疾病术后镇痛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08,6(7):681-682.
(收稿日期201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