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2016-08-11高小丽王瑞霞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2期
关键词:套路体能训练竞技

高小丽,王瑞霞(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探究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高小丽,王瑞霞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步入了竞技化轨道,应大大促进其传播与发展,使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今,竞技武术朝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导致武术比赛变得越来越激烈,不仅要求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各项身体机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竞技武术是集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为一体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其中,体能是运动员技能顺利完成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体能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能训练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因而应根据青少年的身体机能特点,制订出系统、科学、持久的训练计划,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使其适应比赛的需要。

1 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最佳发展期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所储存的身体能力要素,是人体肌肉活动基本能力的表现,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和协调能力等。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虽然他们的各个器官机能发展不均衡,但是身体素质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通常人体身体素质的最佳发展时期大多集中在青少年时期,因此在训练时要把握好机会,使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达到理想水平。表1为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最佳发展时期,也称敏感期。

2 目前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2.1 教练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和理解不足

中华武术传承发展了几千年,遵循的是师徒传授,是按照传授者自己的经验和对技术的理解进行传授,更加重视习练者的技能,却忽视了对体能的训练,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能对青少年技能掌握和克服心理障碍的作用。

2.2 缺乏体能训练的场地和器材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身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各种训练设备和器材,但因缺乏应有的设备和器材导致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体能得不到很好地发展,从而影响了体能水平。

2.3 体能训练的不平衡性

由于竞技武术的迅速发展,再加上竞技武术比赛规则的更新,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力量、速度素质等方面,但是竞技武术遵循竞技体育“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使得武术的训练产生了倾向性。根据调查发现,现在青少年的武术训练主要集中在难度动作的训练,比如腾空飞脚接腾空摆莲540、转体720接劈叉等,而对于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技术动作以及身体素质则训练得很少。

2.4 体能训练计划缺乏系统性、长期性

拳谚充分说明了武术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体能作为武术的重要部分,同样需要长期、系统的训练。体能训练计划是体能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对于青少年的体能训练应先结合其生长发育特点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然后进行有效地训练,这样才能保证体能的良好发展。

表1 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敏感期

3 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3.1 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素质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从训练的角度讲,没有体能,技能就是无源之水。体能训练需要随着技龄的增长而提高,青少年作为竞技武术运动的主力军,对其体能的培养更需加强。通过体能锻炼,还可以弥补技能的欠缺,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身水平,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3.2 体能训练有助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时期各项身体素质的最佳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因而进行体能训练时,教练应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的机能实施系统的、持久的不同强度负荷刺激,使运动员的身体产生适应性变化,以改善身体各器官的机能能力,从而提高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

许多武术运动员在比赛场上会因紧张而出现遗忘动作的情况,这充分说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不是很好。而当代的竞技武术比赛在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同时,对其心理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体能训练是让运动员在艰苦环境中,进行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经过反复训练以锻炼青少年的意志,从而能够克服心理障碍。

3.4 适应当代武术发展的需要

竞技武术套路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动作快、造型美、腾空高、落地稳等,这是众多青少年武术练习者所追求的,同时也是在新的竞赛规则下竞技武术比赛的要求。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武术比赛中,如果运动员没有足够的体能,随着比赛的进行,协调能力、速度、节奏感、弹跳高度都会下降,从而影响比赛成绩,满足不了比赛的要求。因此加强青少年武术运动员中的体能训练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代竞技武术发展的需要。

4 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策略

4.1 结合专项技术特点加强力量素质

武术是一项动静结合的运动,讲究“动如涛、静如岳”。在竞技武术套路中,基本步、跳跃类难度落地接步形以及一些平衡类静止动作,都需要良好的静力性力量作保障。另外,武术套路不仅有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而且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翻、转等防守动作,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动力性力量,尤其是快速力量,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中翻腾跳跃的动作越来越重要,要求运动员跳得高,落地轻,对下肢爆发力和弹跳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处在发育期的青少年武术运动员来说,应结合专项技术加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从而达到提高体能的目的。

4.2 一般速度与专项速度相结合,增强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在竞技运动中是运动员运动成绩和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青少年时期是速度发展的最佳时期,速度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运动成绩。现在武术竞赛规则对动作的难度要求极高,而且要求参赛者在不少于1 ∶ 20的时间完成五六十个不同类型的动作,其中包含有各种跳跃类、平衡类、跌扑等高难度动作,如果运动员的速度跟不上,那么难度动作就很难完成,也会影响比赛成绩。同时,在完成跳跃难度动作时都有规定的助跑步数,例如长拳、南拳套路中助跑不超过4步,太极拳套路中助跑不超过1步。另外,根据青少年速度自然发展的趋势,必须将一般速度与专项速度相结合提高速度,从而提高体能。

4.3 结合技术特点和身体形态发展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也是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柔韧性不好,不仅不能很好地掌握动作技术,而且还会影响速度、力量以及协调能力的发挥甚至造成损伤。竞技武术的创新点就在于它的难度动作,而难度动作的好坏决定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比如棍术的组合动作:旋子扫棍衔接转体360度,再衔接旋风脚540度劈叉;长拳的组合动作:腾空摆莲540度接马步等。完成这些动作要求运动员的关节、肌肉、韧带进行大幅度活动,使动作优美、舒展。而柔韧素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少年时期关节面角度大、关节面软骨厚、关节内外的韧带较为松弛,因此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应结合技术动作特点和身体形态进行。

4.4 重视其他身体素质的训练

武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中,耐力、协调、灵敏也是极为重要的。(1)武术套路是一项靠有氧和非乳酸无氧供能的高强度、非持续性间歇运动。在完成整套动作过程中,由于磷酸原供能的时间较短,因此糖酵解供能也占一定比例,且运动中无氧代谢约占75%~80%,所以应加强无氧耐力的训练。(2)武术套路运动强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是通过手眼身法步与精神气力功的高度协调统一体现出来的,而在演练中体现出的起伏转折、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特点是以良好的灵敏素质为基础的。另外,青少年时期前庭分析器生长发育最快,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强,因此必须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

5 结 语

体能是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身体机能、身体形态和运动素质的综合体现。体能训练是竞技武术运动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利用科学的训练手段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武术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而且还可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满足了现代竞技武术比赛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要求。竞技武术是中华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是竞技武术的后备人才,因此必须重视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的训练,为武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王东亮,赵鸿博.现代大学生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指导[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3] 熊亚兵.新规则实施下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力量与速度训练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11).

[4] 朱启娥.武术套路专项体能训练生化评定方法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2).

G852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2-097-03

2015-12-16

高小丽(1989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套路。

猜你喜欢

套路体能训练竞技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Airbnb上的套路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