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的“三达德”
2016-08-11锺国兴陈有勇
文/锺国兴 陈有勇
君子的“三达德”
文/锺国兴陈有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孔子说他没有做到,但是子贡认为他已经做到了,说:“老师说的其实就是他自己啊。”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种境界真的是很难做到的,三者合一正是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那么,什么是达德呢?所谓“达”,就是通达之意,也是通行的意思。达德,就是通行的、普遍的德性。仁、智、勇这是君子修养的“三达德”,是天下凡是君子都应该具备的德性。
君子的第一个“达德”:仁者不忧,做一个仁爱快乐的人。一个人的心胸怎么能够宽大起来?就是要有爱心,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为对方着想,这样就不会陷入偏执和狭隘。而且仁爱的人也是快乐的人,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物需要自己去爱护、去呵护。整天愁眉苦脸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保持乐观快乐的心态,积极采取行动,让事情越变越好才是君子应该做的。所以孔子曾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戚戚就是忧愁悲伤的样子,小人才是整天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其实,孔子的学生就仁者不忧的问题请教过孔子。《孔子家语·在厄》里记载: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无忧乎?”
子曰:“无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孔子家语·在厄》)
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
孔子:“没有。君子在修身实践中,当他的事还没做成时,他会为自己做事的坚强意念感到高兴;当他的事做成了,他又会为自己经过努力而有所作为而感到高兴。所以君子的一生是快乐的一生,基本上没有哪天是忧愁的。而小人却恰好相反,当没有获得某一个他想要的东西时,他担心自己得不到;当他得到某件东西时,他又担心会不会失去。所以小人的一生是忧愁的一生,基本上没有哪天是快乐的。”
君子不是总想着自己的私利能否得到和保存,而是想着把事情做好,在做事情中享受奋斗和奉献的快乐。事情没做成的话,君子会继续奋斗,并享受其过程;事情做成了的话,自然会收获成功的快乐,以及与他人分享成功果实的快乐。
君子的第二个“达德”:智者不惑,对人对事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做一个明白人。孔子的学生樊迟曾向孔子请教什么是智,孔子的回答就是两个字:知人。(《论语·颜渊》)一个智慧的人一般是不会误会别人的,因为智者不仅是用自己的眼来看待人与事,更用自己的心去看待人与事。
《孔子家语·入官》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有一次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他们一连七天都没能吃上饭。子贡富有又机敏,他带着自己的钱财偷偷突出了陈国和蔡国军队的包围,顺利溜了出来。然后,他从乡间的农民那里买了一袋粮食带回去了。于是,颜回、子路两人就在一间破屋子里煮米饭。其间,有一些灰尘掉进了饭锅里,颜回怕浪费,就把脏了的那点儿米饭拿出来吃了。
这事恰好被正在井边打水的子贡看见,子贡只看见颜回吃米饭,没看见那米饭是脏的。子贡看到这一幕很不高兴,他以为颜回是在背着老师、师兄弟们偷吃米饭。
子贡就去问孔子:“正人君子会在穷困的时候不要节操吗?”
孔子说:“一遇到困难就丢了节操,节操如此脆弱的人哪还能称得上是君子呢?”
子贡说:“老师,您说颜回同学会不会在困难中节操碎了一地呢?”
孔子说:“当然不会。”
于是,子贡就把自己刚才见到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我一直都相信颜回的仁德,虽然你说是自己亲眼见到的事,但我仍然不怀疑颜回的人品,这其中一定有其他的缘由。你先等等,我来问问颜回。”
孔子把颜回叫来说:“前天晚上我做梦梦见了先人,莫不是先人在保佑我们平安?你把做好的米饭拿进来吧,我想祭拜一下先人。”
颜回说:“刚才有灰尘掉进了锅里,我觉得把脏了的那点儿米饭扔掉太可惜,就把那点儿脏米饭吃了。锅里的米饭毕竟进过灰尘,不够干净,不适合拿来祭祀先人,老师。”
孔子说:“你做得对!换作是我,我也会像你那么做的。”
颜回出去后,孔子回头对自己身边的几个学生说:“我一直都很相信颜回。”同学们从此更加佩服颜回了,当然也更加佩服老师。
这个故事一般看来是讲颜回的高尚品格,其实更是讲君子要能识人。子贡怀疑颜回的人品说明自己对颜回不够了解,不能真正相信颜回的为人。孔子相信子贡的亲眼所见,但依然相信颜回的为人。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就是真的。很多时候,我们要用心去感知周围的人和事,用心去判断是非对错。而且,在人际交往中要多选择相信别人的人品,不要总是揣测别人是否别有用心,是否真心真意。人是相互塑造的,你相信一个人是君子,那这个人就愿意坦诚对你,他就是君子;反之,你认定一个人是小人,那这个人还真就针对你,和你过不去,他就成为小人。
君子的第三个“达德”:勇者不惧,有勇气去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能够坚强地承担责任。很多人没有成功不是因为他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而畏缩不前往往就不会取得成功,成功的因素千万种,但成功者当时勇敢地往前走的闯劲儿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一点上,孔子做到了:他提出了“仁”的思想,而且力图用这一思想影响各个国家的领导人,并且为此而排除种种困难,去周游列国,与各个国家的领导人见面。最后尽管政治上并不怎么成功,但是孔子成功地传播了自己的思想,并且培养出一批推崇仁德价值观的有影响力的人才。孔子是勇而敢为的人,他母亲去世时,他把棺材停在十字路口,执着地向人们打听父亲的墓地在哪里,就是很有勇气的行为。
当然,孔子提倡的勇敢不惧不是莽撞,不是肆意妄为,而首先是正义的,有底线的。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子路说:“君子提倡勇敢吗?”
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上,上层人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祸乱国家,小人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成为强盗。”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子路以勇敢而著称,其实子路也是很讲仁义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孔子的教导。我们提倡勇敢,但不是提倡莽撞。提倡见义勇为,更要强调见义智为。其实,勇敢就如同一个梯子,善用这个梯子,你就能到达更高的人生高度。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孔子提倡的仁、智、勇“三达德”,那就是一个很完美的君子了。
(节选自《孔子是个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