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面的文化与经济学解读
2016-08-11董茜霍智伟
◇ 文/本刊记者 董茜 图/霍智伟
重庆叙事
重庆小面的文化与经济学解读
◇ 文/本刊记者 董茜 图/霍智伟
“随手一抓,一把水面,几根青菜,三两分钟煮毕,五六分钟下肚,小面之小,莫过于此。”在大多数重庆人的一日之晨,就是被这样一碗简单的小面叫醒。
小面之小,让重庆人在无数光阴之中忘乎它的存在。小面之大,从这些事件中管窥:重庆小面的纪录片拍摄,小面50强评选,远在南京的重庆人的孟非,也觉得是该拿小面说事的时候了。
重庆小面怎么生长的?当下的重庆小面未来走向哪里?在一碗小面里,不仅仅装着水面和佐料,还装着满满当当的文化与经济。
骨子里的“小面”情结
重庆“十八怪”中,有一句“不吃小面不自在”。地处西南的重庆,本该与大米结缘,却缘何像北方城市那样,恋上一碗小面?
民间对于小面的历史,有一种说法是起于三国时期,刘备为给结义兄弟关羽报仇,屯兵于古万州天生城,准备发动夷陵之战。关羽生于河北,喜面食,为悼念亡弟并表明报仇决心,刘备身先士卒并发动将士以面食之。
这仅是传说而已,不足为信。不过从另一方面,也佐证了重庆人与一碗小面的感情。
郑勇,中国烹饪大师,国家级烹饪评委,曾专门研究过重庆小面的过往。郑勇说,重庆人味道喜好的奠定,从秦灭巴蜀起,就已经初见雏形。当时汉中移民进入巴蜀盆地,在饮食上形成“上滋味”的偏好,就是喜爱味道浓厚的。而喜吃面食,从南宋起,江南一带便风行面食,最具代表的就是阳春面。重庆人经常在吃小面时说到的“见青”“不见青”,就从当时江南一带沿袭过来的。
重庆小面发展历程,也是巴蜀之地外来移民、人文变迁融合的见证。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楚文化与湘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巴蜀面食多样化。“干馏”“提青”这些重庆人吃小面的要求,实际上就是来自于湖广填四川时风行的面食热干面。
在小面的调料演变中,海椒的香味决定着小面的成败。如今重庆小面形成众多派别,其中,南岸小面讲究“糊辣壳”香。清晨小面摊开门之前,现炕的海椒,要炕出稍糊的香气才叫出彩。加上本土的花椒,麻辣鲜香成为面摊的秘笈。
其实,关系一碗小面口味成败的海椒,最初是作为观赏花,清末由福建到湖南,走水路来到重庆;另一条海椒进入重庆的道路,则是从湘西一带经酉、秀、黔、彭陆路入渝。
最早作为观赏花的海椒,人们偶将其摘下,作为配菜食用。结果发现,海椒火辣但又清香提味,于是开始逐步从饮食上更多接受,直至偏爱。
有一种传承叫“重庆小面”
也许这些重庆小面的前世过往,已经淹没在历史的背后。但历史总归存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碗重庆小面,除了作为物质的存在,更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积淀,让重庆人用舌尖传承。
在沙坪坝体育馆旁的一条小巷中,五妹面馆的老板五妹,撑着一把遮阳布伞,8张凳子两张桌子,30多年来一路风雨无阻经营着她家的小面生意。五妹的手艺是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计划经济时代,五妹的父亲就是工厂食堂里的师傅。每天早上食堂里的小面,就出自父亲之手。
后来,父亲与五妹一起,在家附近的小巷开始卖起小面。
五妹小面的经历,某种意义上也是重庆小面的发展历程范本。说起小面文化,郑勇认为,小面文化靠的就是一代代重庆人的口味,传承着关于父辈的记忆。历史深处,重庆是水码头贸易繁盛之地,尤其劳力之人,喜好饮食上的“重口味”,碱面就是其中之一。那时卖面的小贩会挑着担,走街串巷。小担无法带上更多的水,于是干馏小面在那时极为盛行。居民当时用水也是取自两江,碱面的碱性也正好中和了长江上游的酸性水质。
“在考证小面历史中,一些老人讲起过去人们吃小面的习惯。一个提篮,从楼上装钱吊到楼下。一碗热腾腾的小面,又从提篮端到食客的面前。” 郑勇比划着篮子的大小,而这个颇有趣味的场景,成为祖父辈最深刻的童年记忆。即便是在重庆大轰炸时期,夏季习惯一张凉席睡在街边的重庆人,依靠着傍晚邻里夜谈,吃着小面宵夜打发着漫长的夜晚。睡得晚,起得晚的居民们,清晨被叫醒的声音,总是小面挑担人的叫卖声。即使到了现在,清早一碗小面入口,末了两三口面汤下肚,一天的精神与肠胃都能在瞬间劲头十足。
舌尖上的小面经济
就在山城老百姓已经习惯于重庆小面的细小而卑微之中,一种叫“小面经济”的现象,让大家释然:重庆小面的魅力如此之大。
2013年,一部《嗨!小面》纪录片,让各地喜爱美食的人们惊艳,原来还有这样极具人文与极致口感的美食被忽略。孟非跳出来在南京开重庆小面馆,让重庆小面在大众传播的渠道中极具卖点与新闻点。山城媒体自发要为重庆小面推上一把,小面50强评选等如火如荼。
小面馆生意好,煮面的阿姨很开心。
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重庆小面各地开张,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都在忙着注资开面馆。
“记者辞职开重庆小面馆,年入200万”;“留学生伦敦开面馆,3天收入10多万”。一时间重庆小面成为了创富神器。投资者主动寻找风口上的小面品牌注资,一个小面摊拿到几轮融资的事不再新鲜。一家知名的基金团队分析,重庆小面消费量惊人,仅重庆本地,每年重庆小面的销量就超过30亿碗。而在外地的川渝人群中,预计还有170亿元的小面市场。
如此之大的消费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外乎是一场关于“正统”的争论。谁的小面卖得好,谁的小面就最正宗。就连重庆,也出台“重庆小面标准”,以此来提高重庆小面的辨识度。
北京咖啡厅里吃小面,上海吃着西餐搭配重庆小面。在重庆人看来,一张板凳就当桌、蹲着就能把面吃的场景,才是最正宗小面的标识。
郑勇一语道破:“在重庆小面经济的浪潮中,真正挖到金的,就是那些搞加盟、搞小面调料的。真正靠经营面馆,一碗碗挑面赚得鹏满钵满的,并不多。”小面加盟按斤算钱,体量之大不言而喻。但郑勇认为,外地纷纷开重庆小面馆,重庆小面花样百出,实际上是好事情。这体现了重庆小面文化的包容度,即便是出台小面标准,只是一种引导,让不了解重庆小面的人们知道,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算得上一碗重庆小面。小面的魅力,就是一家一个味。每一个小面馆都有属于自己的小面味道——解放碑的小面突出猪油香,江北小面突出榨菜香。重庆小面从素面,到肥肠、豌豆、泥鳅加荤盖面,都有利于小面多样性的传播与融合。
“不用担心重庆小面因为今日的浪潮而串味。”说到小面经济带出的花样繁多,郑勇言之凿凿。重庆人的舌头对于小面极具辨识度,这得力于重庆人口味的顽固。在花样繁多的面条中,重庆人自会识别什么样的小面,就是自己心中的“重庆小面”。
The Culture and Economics Interpretation of Chongqing Noo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