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科研院所人才引进的策略探析
2016-08-10陈海霞
摘要:科研院所是科技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在实践中,往往在人事人才战略、人才引进导向、人才引进渠道方法、人才引进后续管理等方面存在误区。通过制定科学的人才引进策略,组合运用实施需求导向策略、差异化竞争策略等有效途经,将对提升科研院所人才引进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研院所;人才引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01
一、当前科研院所人才供需的特点
(一)人才供给总量庞大
从国内来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研究生教育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博士学位授予数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1]。从国外来看,我国在海外有极其丰富的人才资源,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曾就生命科学领域情况做过统计:改革开放以后从大陆出生到美国留学,现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不包括研究院所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及教授的人,2007年约有3000人左右,其中教授超过800人[2]。由此可见,人才引进潜力也十分巨大。
(二)人才供需结构仍不合理
一是不同学科领域间冷热不均现象明显,部分热门专业人才过剩,但基础科研和部分应用类专业缺口仍然很大。二是人才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人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不同科研院所的吸引力差距较大。三是高端和领军人才严重不足。
(三)人才引进和稳定水平有待提高
海外人才引进的主体是留学归国人员,但其质量和科研能力不容乐观。与此同时,“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到87%”[3],科研院所是其中的重灾区。
二、国内科研院所人才引进的误区
(一)人事人才战略与院所发展战略不匹配
我国科研院所中,尚有一部分发展战略不明晰、战略定位模糊,缺乏相匹配的人事人才战略。另一部分虽然有发展战略,但没有明确的人事人才战略与之相匹配。
(二)人才引进工作存在政绩化和碎片化倾向
不少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把人才引进工程当作一项政绩工程来做,为了引进而引进,使之成为一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三)缺乏完善的人才引进渠道和遴选方法
科研院所在招聘人员时,往往只在 “正式”的招聘渠道发布信息,不仅渠道偏窄,而且方法形式也较为单一。
(四)引进人才的后续措施不完善
一是用人观念落后,新员工入职以后,因循守旧安排其从打杂做起,几年冷板凳下来,青年人的知识结构脱节了、向上朝气磨灭了。二是在员工培训上投入不足,团队能力提升速度跟不上形势发展速度。三是激励措施不到位。
三、新时期科研院所的人才引进策略
(一)实施需求导向策略,注重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
首先,科研院所领导层应对单位未来的发展目标、学科方向及研发领域有着清楚的预期,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清晰、完整的组织发展战略和相对应的人事人才战略。其次,注重中长期和阶段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采用先进的人才分析方法,引入相应的管理评价工具,做好各岗位的供给及需求分析、预测,科学做好人才需求规划。再次,注重岗位职责的标准化管理,通过制定岗位说明书,并配套设置相应的培训计划,建立符合人力资源规划和人才需求的培训体系。
(二)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探索柔性的人才引进模式
一是引进老人。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许多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在 60 岁退休以后身体还比较健康,能够继续从事高智力的脑力工作。引进这些退休的老人,不仅引进成本会相对减少,而且他们还有独特的各种资源可以利用[4]。二是引进新兴经济体高层次人才。
(三)实施创新驱动策略,构建积聚人才的有效载体
一是加强自身创新机制建设。以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院所分类改革为契机,实施内部管理创新,增强科研院所自主创新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创新院(所)企合作平台。立足服务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动并深度参与地区产学研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与企业共建工程技术中心、车间实验室、项目研发平台,打通院(所)企之间的人才交流通道。三是创新资金来源渠道。要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利用风险投资基金、科技金融贷款、知识产权入股等市场化融资渠道,拓展科研资金来源渠道,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高效平台。
(四)实施激励促进策略,促进引进人才稳定持续发展
第一,优化薪酬激励机制。根据引进人才特点、服务期限、劳动关系等,灵活设置绩效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包干制等薪酬模式;对于重点引进对象,可以给予长期性激励机制,如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权、创办企业技术折价入股权、增发股份的优先认购权等,以利于长期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第二,分类型设计绩效考核办法。对于前瞻型科研人才,注重科技创新,强化长期考核,推行学术专家测评制度,弱化短期成果、效益的考核,激发此类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积极性。对于工程指导、生产支撑类技术人才,在制定量化考核指标时,需要强化质量、标准化的考核,弱化单纯的数量考核,推行专家测评制度,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丰富经验和先进理念[5]。第三,完善精神激励手段。一是要给予充分信任,对于引进人才,在任务分配、资源配置、培训学习等方面应与原有人员一视同仁,保证机会均等,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团队。二是要认同他们的成就,在各岗位设置不同层次的荣誉称号,凸显对个人荣誉和工作成就的“认同”。三是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针对科研人员的群体特点,可以尝试引入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和工作积分制度,使之具有更大的工作支配权;在教育培训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满足他们自我提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韩晓蓉.博士就业新动向:半数去当公务员[N].东方早报,2008-4-30(A07).
[2]施一公等.杰出科教人才引进评估高层战略研讨会文字实录[EB/OL].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6/219856.shtm,2009-6-4.
[3]王静.冷看海归人才的多层次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7-5(08).
[4]曾栋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策略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2,27(6):93-96.
[5]陈颖.国有企业海外高层次科研人才管理机制问题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3(9):87-88.
作者简介:陈海霞(1981-),女,山西晋中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工作,经济师,长期从事经济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