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6-08-09刘素菊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绝经期保健妇女

孙 爽,刘素菊,李 杰

(一汽总医院 妇产科,吉林 长春130011)



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孙爽,刘素菊,李杰*

(一汽总医院 妇产科,吉林 长春130011)

女性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有生育能力过渡到无生育能力的过程,在40-60岁,是女性一生中必经的阶段,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围绝经期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障碍,进而出现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的综合征[1]。为了解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了解她们对保健服务的需求,以便医务人员更好的开展妇女围绝经期的医疗服务,有效促进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围绝经期妇女整体健康水平并达到提高,进行该项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来源调查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一汽总医院门诊和社区对汽车产业开发区的部分机关、学校及工厂自愿接受调查的妇女288例进行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年龄40-58岁。

1.2调查方法根据影响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因素,制定统一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症状、对围绝经期的认识及健康需求4项。围绝经期症状程度评分应用改良Kupperman评分[2]法进行评分,评分值愈高,症状愈明显。

1.3数据处理EpiData6.0建立数据库,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变量的赋值与统计分析。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共调查288名妇女,获得有效调查问卷288份,回收率100%。调查对象年龄40-58岁,平均年龄(47.5±5.4)岁,文化水平高低不等,职业从国家公务员、大学讲师到农民不同层面,见表1。

表1 288例被调查妇女一般情况

※包括干部、教师、卫生工作人员

2.2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症状288名围绝经期妇女中,220人有不同的围绝经期症状,占76.4%,主要症状依次为疲乏、眩晕、潮热出汗及易激动,见表2。

表2 288例妇女围绝经期各症状的发生率(%)

2.3不同分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评分≥6分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同年龄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月人均收入水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6。

表3 不同年龄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分析

表4 不同文化程度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分析

表5 不同职业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分析

表6 不同家庭月人均收入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分析

2.4调查对象对保健服务的需求93.0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了解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很重要,35.42%的调查对象曾经接受过围绝经期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98.61%调查对象希望能获得围绝经期保健知识教育,53.13%调查对象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宣教及指导,见表7。

表7 调查对象的保健服务需求

3讨论

我国人口结构已处于老龄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强度高、生活作息不规律、家庭关系紧张,这些都是影响这一阶段的妇女的身心健康的原因,围绝经期妇女常常被围绝经期综合征困扰,女性的很多疾病与围绝经期的到来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平均寿命延长,女性1/3以上时间将在绝经后度过,我国早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即提出要提高中老年妇女生存质量的要求[3]。上海嘉定区某社区40-55岁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48.59%,略低于南宁市 (75.61%)[4],深圳市南山区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79.88%[5],北京市(60.00%)[6],广州市(66.21%)[7]。本文的调查结果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发生率76.38%,略高于上述的调查结果。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与年龄有关,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不同年龄段各症状的发生率也均不相同,疲乏、眩晕、潮热出汗及易激动等症状发生率较高。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不同的经济收入,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也各不同。根据调查,仅有少部分人曾接受过围绝经期知识的健康教育,但绝大多数人认为围绝经期保健还是非常重要的,认为需要接受保健指导,希望直接得到医务人员的宣教。

总体看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高,且有往上攀升的趋势。因此,从解决根本问题出发,应该加大对妇女保健的宣传和教育,缓解妇女围绝经期的不适。由于妇女的很多疾病与围绝经期到来有关系,医务人员就有责任对围绝经期女性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并提高她们对这一时期相关疾病的预防意识。同时,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进行药物治疗时,还要注意她们的心理变化,耐心倾听其倾诉,给予她们必要的心理指导。各社区医疗保健机构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社区妇女的保健工作:①加强对妇女围绝经期知识的宣教,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的相关服务,让社区妇女能认清并重视到围绝经期的健康问题;②建立社区妇女健康档案,进行社区定期健康体检,预防并尽量早期发现围绝经期的一些易患疾病,加强随诊;③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应药物治疗辅以心理干预,预防围绝经期妇女心理障碍的出现,使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得到更大程度的缓解,提高社区妇女的整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建卿,张征,刘光辉.内分泌疾病诊治及病例分析[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38.

[2]徐苓.围绝经期及绝经过度期的定义及激素补充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4):178.

[3]罗丽兰.生殖健康与围绝经期保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10.

[4]陆洪波.南宁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5):761.

[5]刘青,赖昭兴,柳青,等.深圳市南山区围绝经期综合症发生现状调查[J].中国性科学,2011.20(10):5.

[6]徐苓.围绝经期流行病学调查[J].生殖医学杂志,1993.2(1):36.

[7]张宝屏.广州地区40-60岁妇女社区卫生服务及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1997,12(6):356.

*通讯作者

文章编号:1007-4287(2016)07-1151-03

(收稿日期:2015-07-14)

猜你喜欢

绝经期保健妇女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