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媒体课件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2016-08-09景朋
景朋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数学思维 经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35-02
经验拓展思想要求在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是学生不断试误、纠误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已有的经验丰富、扩充、修正、改造,不断完善认知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显性载体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整体认知,使学生活跃的思维在“最近发展区”不断被激发,从而拓展数学思维经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欲擒故纵,自主发现知识的生成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难点是公式的推导,学生根据以往学过的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也就是邻边×邻边)来理解,学习效果并不好。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对这节课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用Flash课件演示,把一个能活动的长方形用手扭住对角拉成平行四边形(如图1):面积变了吗?学生思考片刻:没有变化。笔者接着问: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不假思索回答:边长×边长(邻边×邻边);笔者没有做答,让学生自认为发现了新知。
这时学生意识到刚才自己的发现不正确。在一系列演示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逐渐减少,平行四边形的高也在减少。
这样找准新知识生成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个个亲自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剪拼转化为长方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讨论,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与转化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逐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借助课件的演示,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给学生留出自主发现的突破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出错的原因,并在不断探究中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一过程,学生借助已有的或潜意识的经验不断拓展思维,从而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动态演示,勾画整体认知的全景图
《认识三角形》一课中让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一般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从而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操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和课前准备的小棒的粗细长短以及拼接的误差,从而导致学生对结果有错误的判断。为了避免因无效操作带来没有实际意义的误差和争论,教师可以制作Flash课件,对本环节进行如下设计:
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直观发现三角形三边的特性,有效避免因操作差异带来的探究误差。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中学生对体积的概念感觉比较抽象和难理解,教师也可以借助Flash课件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如下图)
师:水为什么上升?生:石块把水挤上来了(也就是石块占据了水的空间)。师:这说明石块是占空间的,也就是石块的体积就是石块所占的水空间。借助课件动态演示把抽象的概念教学转化成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知识,能让学生便于理解且印象深刻。
《圆的面积》也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设计课件,以圆心为中心,把圆沿半径平均分成8份。
逐渐让学生明白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合图形越接近长方形,从而利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课件动态演示应立足于学生思维实际,整体构建知识点,使其直观具体,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这样的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视觉动态美感,学生既不会感到枯燥,又拓展了思维认知,体验了新知识的生成过程。
三、化零为整,构建知识联系的关联点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主要是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旋转及特征,学习在方格纸上画简单轴对称和旋转90度。由于知识点比较零碎,为了让学生在欣赏图形变换之美的同时感知图形变换的内在联系,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在练习中做如下设计:
1.图形 旋转变换后如下图,旋转后( )变了。
A.大小
B.形状
C.位置
2.右图中:
①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到达图( )的位置;
②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 )度,到达图4的位置;
③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到达图( )的位置。
这两题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似乎只是旋转的练习巩固,但是它们却具有沟通联系作用:题1让学生理解旋转后图形位置变换,形状和大小不变,并且仔细观察发现旋转后图形与原来图形成轴对称。题2让学生感受旋转后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但它们的形状、大小不变。通过这样的联系,渗透了两种变换方式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
3.下图所示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通过哪种变换而成的?
这些图案中①②③④是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对称或者旋转得到的,而⑤是通过对称、平移中一种运动方式得到。通过练习,学生在感受图形变换之美和神奇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三种变换方式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转化,促进知识间的整合,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多媒体课件给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能够帮助学生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情景体验、探究分析、交流共享中拓展思维认知,体验方法过程,完善经验拓展,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