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演示实验突破思维难点お
2016-08-08柯厚红
柯厚红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活化有关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促使其科学方法的形成,高中物理教学中会安排一些习题课.然而,教学实践却发现,习题课以做题讲题为主,容量极大,因此整个课堂呈现出气氛压抑、学生疲于应付的场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效率较低,他们对习题课产生排斥心理,教师也感到习题课越来越难上.笔者在教学中,将演示实验巧妙融入习题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物理习题以具体而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突破习题教学的难点,收效较好.
1以鲜活的实验现象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
习题课主要是促使学生对已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学生会因为缺乏新鲜感而感到枯燥乏味,这也直接导致了习题课气氛压抑,学生思维趋于停滞的原因,这也是习题课效率难以提升的原因所在,因此教师必须要优化教学设计,依托于物理习题,创设鲜活的物理认知情境,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恰当的物理实验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例题中国武术中有“四两拨千斤”的巧妙功夫,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做这样一个巧妙的实验“一指断铁丝”:取两根较长的木条,中间通过铰链将其连接,构成人字形支架,再选用两个硬木块加工成L型底座,并在其拐角处垫上铁片,下端钉上挂钩,如图1所示组装之后,将铁丝挂在挂钩上,用手指下压人字形支架的上端,铁丝立即被拉断,请解释其中的物理原理.
分析上述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力的分解”而进行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就题论题,引导学生从力的分解出发,结合平行四边形法则画出力的分解示意图,并通过几何关系进行讨论,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但是学生也就是明白了这个题目怎么处理,力的分解起到怎样的作用,效果仅此而已.
实验设计笔者认为例题的题设条件本身就是一个现成的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将相关器材搬到教室(如图2所示),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具体进行时,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次按照题目中原始情境,选用较长铁丝,使人字形支架的顶角尽量大于160°,演示出“一指断铁丝”的场景,在学生对情境有所认识之后,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法则的角度来解答本题;第二次给学生提供较短的铁丝,使得人字形支架的顶角在90°左右,再让学生用力下压铰链,铁丝却没有被拉断,这是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激活:为什么前后两次实验结果不一样呢?教师启发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完善有关内容的认知.
2以具体的实验现象突破学生认识误区,提升思维品质
学生处理习题时,往往会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习惯出发来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处理方式带有浓重的感性色彩,有时他们的经验认知与问题相符,则相应的处理会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结果;如果学生的经验是不相符的,就会导致认知的负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他们对问题的处理和能力的提升.面对这一情形,笔者认为,结合习题设计相应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认知误区,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将感性认知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让他们在探究问题本质的同时,提升自我的思维品质.
例题如图3所示,将一个铁块放置于长木板上,现将木板的一端缓慢抬起,请问该过程中铁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TP8GW51.TIF,BP#]
A.摩擦力随着木板倾角θ的增大而减小
B.摩擦力随着木板倾角θ的增大而增大
C.随着木板倾角θ的增大,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D.随着木板倾角θ的增大,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分析学生在处理本题时,会出现两类思维误区:一是始终将摩擦力定位为静摩擦力,则随着倾角θ的增大,铁块下滑趋势愈发明显,则静摩擦力越来越多,选择B项;二是随意套用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认为倾角变大的过程中铁块与木板间的挤压减小,因此摩擦力减小,选择A项.这两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没有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待物理过程,亦或他们对相关物理情境缺乏直观的认知,使得他们对某些结论或公式进行机械化的套用,甚至是滥用.因此教师在有关问题处理时,不仅仅要纠正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错误,更要转变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观念,引导他们纠正处理问题的思维习惯.
实验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将相似的情境呈现出来,引发学生经验与实验场景的认知冲突,促使他们自发地形成正确的认识.实验的操作很简便,教师可这样来启发学生进行实验:“请同学们帮我来设计一个演示实验,用什么来代替木板,用什么来代替铁块,请就地取材?”上述提醒只需点到为止,学生很快就有了思路:有的学生将自己的板凳面板当做长木板,用文具盒当做铁块,逐渐抬起一端,进而演示相关现象;也有学生用文具盒代替木板,将一块橡皮放在上面类比为铁块;……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打开,他们的想法可谓是层出不穷,通过实验,他们很快明确了物理过程——倾角逐渐变大的过程中,铁块起先与木板相对静止,即铁块受到静摩擦力;后阶段铁块下滑,即铁块受到滑动摩擦力,因此结论应该是D.通过实验的操作,学生不仅找到正确的答案,而且他们在对实验的体验过程中也发现,不同的物品却演示出相同的实验结果,让他们又一次感悟到物理规律的普适性.
总之,习题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设计演示实验,灵活创设物理情境,有助于形成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并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大幅降低问题处理的难度,进而避免物理教学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