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胸部检查在尘肺大容量肺灌洗术前的应用价值

2016-08-08刘贺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尘肺尘肺病胸片

刘贺

多层螺旋CT胸部检查在尘肺大容量肺灌洗术前的应用价值

刘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胸部检查在尘肺大容量肺灌洗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搜集的85例尘肺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普通高千伏X线胸片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的检出率要优于普通高千伏X线片摄影,并且可以显示更加细微和广泛的病变范围。结论CT胸部扫描检查在尘肺病明确诊断、发现合并症、与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层螺旋CT;X线片;大容量肺灌洗术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慢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病是目前我国主要的职业病,在法定职业病名单十二种尘肺病中,矽肺和煤工尘肺占患病总人数的85%[1]。目前,我国尘肺病诊断分期的主要依据为高千伏胸部X线片,但也存在缺陷,首先是普通高千伏胸片图像显示肺部重叠结构多,另外图像分辨率也较低,对于尘肺合并肺大泡,胸膜肥厚粘连、空洞、大阴影及灶周气肿等系列并发症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难度。我院自20世纪90年代实施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 lung lavage,WLL)治疗尘肺病以来,目前已成功完成10 000例次的治疗,目前技术日臻成熟,但是WLL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肺灌洗中存在轻微气压伤,水压伤,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系列问题,且患者肺功能一般较低下,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因此,术前行多层CT胸部扫描检查,及时准确地明确尘肺级别和并发症的诊断对于WLL顺利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院搜集的85例尘肺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普通高千伏X线胸片表现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2015年来我院治疗的尘肺患者85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43.7岁,均为男性,临床症状主要为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及活动后呼吸困难等。以上患者均进行常规术前普通高千伏摄影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尘肺病诊断依据为《尘肺诊断标准》(GBZ70-2009)。

1.2 方法普通高千伏X线胸片检查设备为日本岛津1 000 mAX光机,摄影条件电压为120 kV,电流160 mA,焦片距为1.8 m,胸部CT检查设备为美国GE64排螺旋CT,采用螺旋扫描方式,所有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举过头顶深吸气后,在第一后肋至双侧肋膈角底部进行扫描,条件电压为120 kV,电流105~240 mA,层厚5 mm,数据采用标准算法重建。

2 结果

85例尘肺患者的X线胸片和多层CT显示结果对比(表1)。对于病情较重的尘肺患者,CT检出融合大阴影为41例,检出率为48.2%,高千伏普通摄影检出12例,检出率为14.1%,CT检出率明显高于高千伏胸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T检查结果显示尘肺合并肺大泡、灶周气肿及淋巴结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高千伏X线片检查,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T检查尘肺合并肺结核10例,高千伏X线片为8例;灶内空洞6例,高千伏X线片为3例;胸膜肥厚粘连37例,高千伏为31例;合并气胸8例,高千伏X线片为4例,CT的检出率要优于普通高千伏X线片摄影,并且可以显示更加细微和广泛的病变范围。

表1 85例高千伏X线胸片与多层螺旋CT结果比较(n)

3 讨论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慢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纤维化病理过程。尘肺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和首选方法是高千伏射线胸片,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CT和多层螺旋CT在尘肺病检查和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普通X线胸片相比,CT图像在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上明显升高,克服了普通X线片中组织、器官重叠的缺点,有效去除了骨骼和软组织对小阴影的阻挡,显示其独特的优越性,特别是在复杂尘肺病例且普通高千伏未检出融合大阴影的情况下,CT扫描可以发现其融合大阴影的存在,两者进行比较,CT检出率高出25%[2-4]。本组病例中,62例普通X线诊断Ⅱ期尘肺患者中,行CT扫描后明确发现有29例为融合阴影存在,占比46.8%,进而诊断为Ⅲ期尘肺,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CT对尘肺病并发症的检出在大容量肺灌洗术中意义重大,WLL有其适应证[3],并且在术中灌洗液进入肺内和多次加压通气都可对肺组织造成黏膜充血、水肿,这种损伤对正常的肺组织是一过性的,但对合并有肺大泡,灶周的高度气肿的尘肺患者,由于肺泡壁薄张力大,且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肺顺应性降低,在外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气胸和液气胸,造成不良和严重后果。本组病例CT共检出22例患者合并肺大泡,占总病例的25.9%,32例患者合并灶周气肿,占总病例的37.6%,而普通高千伏胸片检出分别为3例和6例,分别占总病例的3.5%和7.1%,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有研究表明,CT在检出尘肺合并肺气肿的敏感性上优于胸片,两者的检出率为87%和49%,此外在发现大阴影空洞,钙化影像的信息量上也明显优于胸片[5]。因此,WLL术前对每位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特别是重症复杂的病例,是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降低手术风险的必要条件,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另外本组病例中CT检出尘肺合并结核、胸膜粘连、气胸等并发症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片,这为院内不能进行肺灌洗的患者进行鉴别和明确诊断,进一步实施临床综合治疗,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临床依据。

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CT扫描诊断尘肺标准,无CT标准片,CT扫描检查只是作为尘肺诊断和鉴别的一种辅助手段。CT胸部扫描检查在尘肺病明确诊断、发现合并症、与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为尘肺患者进行下一步的综合治疗,特别是行WLL手术术前的重症尘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1]李德鸿.尘肺病[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53-57.

[2]曾庆玉,李宝平.尘肺病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0):1912-1914.

[3]陈刚,马国宣,李艳军.胸部CT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7,20(2):92-93.

[4]赵义芹,曾庆玉,李宝平.尘肺大容量肺灌洗影像学表现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12):5501-5502.

[5]李宝平,张宇新.尘肺病的CT研究现状[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225-226.

2016-06-14)

1005-619X(2016)08-0838-02

10.13517/j.cnki.ccm.2016.08.024

066104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

猜你喜欢

尘肺尘肺病胸片
吃两百根香蕉相当于拍一次胸片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组建
一例尘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体会
痛泻要方加味汤治疗尘肺病验案2则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煤工尘肺30例生存质量调查与分析
尘肺合并肺结核136例患者的护理
37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与胸片表现分析
DR胸片与高仟伏胸片诊断尘肺病影像对比分析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