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2016-08-08鲁莉
鲁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鲁莉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以121例慢性心衰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量表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121例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各维度得分:自护维持平均(40.23±8.31)分、自护管理平均(42.66±10.32)分、自护信心平均(48.53±11.52)分;121例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生理领域(24.94±6.84)分、心理领域(8.65±6.58)分、总体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48.50±12.42)分;自护信心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存在相关(P<0.05),自护维持及自护管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提高慢性心衰竭患者的自护行为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自护能力;相关性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对患者身心危害巨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生活质量是指个体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及物质条件的客观状态和主观感受,是涵盖多方面的综合概念[2]。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3]。有研究表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行为是减少住院次数、减轻医疗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4]。本研究以慢性心衰患者为调查对象,探讨其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制定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择2014-01—12于我院循环内科住院的121例慢性心衰患者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5];年龄不低于18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如脑出血、肺气肿、肾衰等;认知功能障碍;不同意参与研究者。121例患者中,男69例(57.02%),女52例(42.98%);年龄45~86岁,平均(72.51±11.34)岁;病程:<5年32例(26.45%),6~10年45例(37.19%),11~15年23例(19.01%),16年以上21例(17.36%);心功能分级:Ⅰ级38例(31.40%),Ⅱ级43例(35.54%),Ⅲ级18例(14.88%),Ⅳ级22例(18.18%)。
1.2 方法成立自护行为护理干预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自护行为的相关理论内容、工作程序及方法。干预前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以了解患者的自我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干预内容包括①日测体质量:向患者讲述日测体质量的重要性,并教会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的方法及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②限制液体摄入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告之每天的液体摄入量不能超过1.5~2 L。③诱因预防:感染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概率,可根据患者体质状况鼓励其注射流感疫苗。④遵医嘱服药: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按医嘱有规律地服药能使患者心功能稳定维持在一定水平,并动员家属督促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⑤症状识别:嘱患者当出现呼吸短促、下肢浮肿、1周内体质量增加2 kg及以上和疲劳等心力衰竭恶化症状时,应尽早求医,并让患者明白尽早求医的重要性。⑥适量运动:在疾病缓解期,患者可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以不引起身体不适为宜。
1.3 调查工具
1.3.1 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病程、教育水平、居住地、家庭经济收入等。
1.3.2 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量表(the self-care of heart failure index 2006,SCHFI)[6]本研究采用Riegel等研制的心衰患者自护行为量表调查患者的自护行为,由研究者严格遵循量表编译原则翻译成中文,该量表共22个条目,包括自护维持(10条)、自护管理(6条)、自护信心(6条)等3个维度。采取4级计分法(1~4分),各维度单独计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护行为越好。
1.3.3 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7]该问卷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开发,是心力衰竭患者的专用测量工具,用于评价当前病情状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该问卷有21个条目,可分为生理领域(8条)、心理领域(5条)和总体健康相关生活(8条)三个维度,采用6级评分法计分(0~5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4 收集资料方法发放问卷前,向患者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的合作,要求患者独立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研究共发放问卷121份,回收121份,回收率100%。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中文版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现状121例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各维度得分:自护维持平均(40.23±8.31)分、自护管理平均(42.66±10.32)分、自护信心平均(48.53±11.52)分。121例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生理领域(24.94±6.84)分、心理领域(8.65±6.58)分、总体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48.50±12.42)分。
2.2 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将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各维度和生活质量各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护信心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存在相关(P<0.05),自护维持及自护管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无相关性(P>0.05,表1)。
表1 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r)
3 讨论
3.1 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现状分析本调查结果显示,121例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自护维持平均(40.23±8.31)分、自护管理平均(42.66±10.32)分、自护信心平均(48.53±11.52)分。自护行为各维度得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贺婷[8]的调查结果相似。本次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为生理领域(24.94±6.84)分、心理领域(8.65±6.58)分、总体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48.50±12.42)分,也处于中等水平,与陈巍等人[9]的调查结果相似。
3.2 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自护维持和自护管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无相关性,自护信心与生活质量各维度有相关性。患者的自护信心越强,自护能力越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有调查表明[9]自护信心越高的患者,自护行为越高,这在女性患者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是由于个体的态度决定个体的行为,患者的自护信心强,使患者趋向采取对病情有利的自护行为,从而缓解患者的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1]陈勤汉.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2):156.
[2]闻伟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对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2,13(4):34-36.
[3]钱海兰,王君俏,郁艳梅.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688-690.
[4]张玉燕.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临床研究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5):379-380.
[5]杨献军,黄飞翔,时永超,等.健身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15(2):193-197.
[6]易小林.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0):73-74.
[7]杨慧.中文版本PDRQ/DDPRQ量表研制与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1.
[8]贺婷.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3):22-25.
[9]陈巍,林平,李玲.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2):14-17.
2016-02-01)
1005-619X(2016)07-0885-02
10.13517/j.cnki.ccm.2016.07.046
110101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