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危机时期俄罗斯创新政策影响分析
——基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视角

2016-08-08周静言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俄罗斯

周静言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辽宁丹东 118000)



后危机时期俄罗斯创新政策影响分析
——基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视角

周静言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辽宁丹东118000)

摘要:俄罗斯长期依赖能源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为此俄联邦政府主张发展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经济,这是后危机时期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是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而创新政策则是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以纳米产业和能源产业为例分析后危机时期俄罗斯创新政策对高技术产业的扶持方向,可以从创新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两方面分析创新政策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创新政策; 高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俄罗斯

创新政策(Инновационная политика)是俄联邦政府在转轨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市场经济特色的新政策,目的是鼓励科技创新主体提高绩效并最终获取更多的利润,其核心构成是科学与技术政策,而其本身则是产业政策的核心构成部分。[1]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剧烈冲击,使俄联邦政府下决心改变长期依赖能源经济的发展模式,主张发展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经济,这是后危机时期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是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

一、俄罗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

2008年11月,俄联邦通过《2020年前俄罗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着重指出工业是俄罗斯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其重点,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用高新技术装备和改造传统工业。[2]分别以纳米产业和能源产业为例分析后危机时期俄罗斯创新政策。

(一)高技术开发新产业:以纳米产业为例

后危机时期,发达国家竞相争取纳米技术市场,俄罗斯亦将发展纳米技术作为本国在高科技领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而实际上,俄罗斯很早就开始重视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俄罗斯2002~2006年科技优先发展方向专项计划》(2001年)中,首次将纳米技术列入国家科技优先发展行列中。为支持纳米技术发展,不仅成立了纳米直接投资基金会,而且成立了国家纳米技术集团公司,俄联邦还制定了《纳米产业发展战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纳米技术集团在俄罗斯创新体系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拉动经济作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俄联邦又制定了《2015年前俄罗斯纳米技术发展纲要》(2008年),明确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8~2011年),完善国内纳米技术生产流程,并建立实施纳米产业化研发机制;第二阶段(2012~2015年),进一步扩大现有纳米产品的生产规模,为俄罗斯的纳米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按照该纲要要求,到2015年俄罗斯纳米产品将占国际市场份额的3%,销售额将达到9000亿卢布。

梅德韦杰夫总统上任后,更加重视纳米技术的发展,认为依靠知识、科技创新及其相关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是俄罗斯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明确提出将纳米技术及纳米产业打造成俄罗斯主导产业之一。2009年,在第二届国际纳米技术论坛上梅德韦杰夫总统强调,俄联邦将实施纳米产业扶持政策,例如,成立高科技创新产品国家采购项目、开辟支持纳米产品出口的“绿色通道”、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改革原有的纳米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并计划到2015年,俄罗斯培养10万名纳米产业高技术人才,使纳米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2010年,在纳米技术国际论坛上梅德韦杰夫总统强调,俄罗斯要从整体上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纳米产业,当前的重点是解决现代化设备的研制、高端纳米人才的培养问题,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打造纳米技术网络,加强俄罗斯纳米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2011年,在第四届国际纳米技术论坛上梅德韦杰夫总统指出,俄罗斯将加大对纳米技术研发等基础研究领域的财政支持,计划到2014年达到80亿美元,设立专项基金用于纳米技术产业化,并给予纳米产业优惠的信贷政策,如由外经银行提供额度超过100亿美元的专项贷款。[3]。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俄罗斯纳米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2010年俄罗斯纳米技术首年实现产业化,其产值仅为10亿卢布,2011年为113亿卢布,2012为250亿卢布,2013年则达到了500亿卢布(约合15亿美元),并且纳米产品生产的企业数量达到了53家。[4]

第三次执政的普京总统,坚持发展创新经济,重视纳米产业对创新经济的引领作用。2014年7月,俄罗斯纳米集团成立纳米技术中心,作为纳米产业的商业孵化器,其任务是促进纳米科技成果商业化,并对创新研究成果的市场潜力进行评估,帮助发明人或者投资者建立起小型企业以实现发展。俄罗斯目前已在8个地区创建了11个纳米技术中心,按照战略规划,在2020年前最终要达到16个。2015年6月,俄罗斯纳米集团创新技术进入能源领域,以减少能源产业对进口技术和设备的依赖,双方共同确定俄燃料动力产业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并采取措施联合支持该行业的创新项目。

(二)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能源产业为例

以石油和天然气为支柱产业的能源经济在前苏联就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转轨后俄罗斯很难摆脱对能源经济的依赖。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前提下,俄罗斯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同时再次证明主打能源牌对俄罗斯而言是成功的。但是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然而,能源产业依旧是俄罗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后危机时期俄联邦仍然不会放弃能源产业的支柱地位,并且会加大高技术改造能源产业的投入力度。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深加工能力是后危机时期俄联邦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能源深加工和提高能源效率与技术水平高度相关,以高技术改造能源产业是重振俄罗斯经济的必由之路。

1. 利用高技术提高能源效率

俄罗斯以能源大国著称,然而丰富的资源及廉价的能源价格却导致其能源浪费、效率低下。2008年,俄罗斯GDP/万美元能耗为15.9吨标准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41倍,是日本能耗的15.56倍,是英国能耗的13.47倍,是美国能耗的8.11倍。[5]2010年俄罗斯成为继中国、美国、印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国。2011年,日本野村控股公司根据各国GDP/百万美元的石油消耗量评选世界能源低效国,俄罗斯以1952吨的石油消耗量位居首位。[6]

俄罗斯政府在提高能源效率、倡导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增效的措施,对“三高企业”[7]的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企业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并提高其污染物的排放标准;鼓励利用高科技工艺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领域科研开发的国家投入比重。2006年,俄联邦用于能源领域的研发经费占国家科研经费比重为2.7%,而2009年这一比重已提高为4%。2008年,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到2020年俄罗斯单位GDP的能耗将比2007年减少40%的具体指标。2010年,俄联邦通过了提高能源效率的国家计划,明确提出在2020年前节约7.87亿吨石油当量,为此需要9.5万亿卢布的资金用于更新老旧设备和能源基础设施。[8]为此,俄联邦成立了“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国家信息系统”,规定能源部负责该系统的运营和管理,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此外,也有一些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能源效率,2011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计划在两年内投资50亿卢布(约合1.79亿美元)用于提高本企业的能源效率,其中40亿卢布用于提高天然气干线管道运输的能源效率,最终该投资将为公司节省120亿卢布(约合4.29亿美元)的开支。[9]2013年,在国际节能论坛上能源部提出建立高科技节能系统,提高经济主管部门能效考核责任,明确地方能源项目必须在自筹一半以上项目资金的前提下才能申请国家财政支持。

2. 提高能源效率的主要方向

首先,降低能源损耗。由于俄罗斯能源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导致能源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损耗十分严重。俄罗斯联邦审计署调查显示,2011年,俄联邦审计署调查显示,固定资产设备老化已经使石油行业的无形损耗已经超过50%。而由于能源领域生产设备老化造成俄罗斯产能利用率仅为78%,固定资产损耗超过80%。俄罗斯从每吨石油中仅能提取16%的汽油,30%的重油,其采油成本是海湾国家的3~4倍,北欧国家的2倍。[10]所以,俄罗斯必须重视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鼓励能源企业对技术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推广节能技术及设备的应用,提高国民节能意识,从根本上降低俄罗斯能源损耗过大的问题。

其次,降低能源资源产品出口量。虽然俄罗斯石油产品出口量较大,但是以附加值较低的初级资源出口为主,其原油加工量仅占世界原油加工量的4.39%,原油加工能力都远低于开采量,导致俄罗斯70%左右的石化产品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针对俄罗斯经济增长过渡依赖能源资源出口的现状,2013年,普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要求在2014年3月底前,由俄联邦政府与战略署制定出扶持非原料产品出口的路线图,并且破除不利于非原料产品出口的一系列行政障碍。[11]因此,提高能源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量是后危机时期俄罗斯实现能源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主攻方向。

再次,积极推广天然气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由于美国向欧洲出口煤炭的增加[12],其替代性导致俄罗斯出口欧洲的天然气数量不断下降,在交通领域以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交通工具替代已有的交通工具,是消耗俄罗斯过剩天然气能源的重要途径。为此,俄联邦通过了《关于国内半数公用交通工具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决定》(2013年)。俄罗斯天然气储量居世界首位,但是燃气交通工具数量却位居全球20位。截止2013年,俄罗斯拥有1700万辆汽车,其中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只有10.3万辆,占比不足1%;国内拥有加油站2.2万座,但加气站仅有252座。[13]并且俄罗斯生产天然气的成本约为2美元/加仑,远低于汽油成本,所以,在俄罗斯采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是必然趋势。为此,俄联邦将采取降低(或取消)燃气汽车生产企业的交通税以及相关配件的进口关税、对购买者给予补贴等扶持措施。

3.提高能源效率的战略和立法

后危机时期,为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俄罗斯制定了一系列能源战略及能源立法。2008年,梅德韦杰夫总统签署《关于俄罗斯能源与生态效率的若干办法》,要求单位GDP的能耗到2020年时比2007年减少40%。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能源领域的冲击,俄联邦通过了《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2009年),提出分三个阶段发展能源产业。其中,第一阶段(2013~2015年),努力增加能源出口,为后危机时期俄罗斯创新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二阶段(2015~2022年),鼓励能源企业创新发展,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耗,预计2022年前将能源消耗降低到3亿吨石油当量,加快实施远东及东西伯利亚等地大型能源项目;第三阶段(2022~2030年),完成能源的高效利用,重点发展核能及可再生能源等非常规性能源,计划在2030年前将利用非常规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由2008的32%提高到38%。[14]2009年底,俄联邦又通过了《节能法》(规定试点地区和城市)和《俄罗斯联邦提高能源效率规划》的政府令。并且在2010年梅德韦杰夫总统下令评估试点地和区城市在节能及提高能效方面的效果。2013年,俄联邦先通过《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对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等能源行业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又通过了《2013~2020年能源效率和能源发展规划》,规定俄罗斯单位GDP能耗到2020年将比2007年降低13.5%,能源深加工度平均提高到85%以上,并且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减少到3.9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15]

二、创新政策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后危机时期俄联邦为鼓励高技术产业发展,在税收、关税、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高技术产业部门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高技术产业发展。下面从创新投入能力与创新产出能力两个视角,分析俄罗斯创新政策政策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 创新投入能力分析

1. 从经费投入来看

从R&D强度[16]来看,后危机时期俄罗斯的R&D强度均在1%以上,(见图1),表明俄罗斯进入研发活动的中级阶段,但最高值也仅为1.25%(2009年),说明其研发能力仅处于中级阶段的初期。

后危机时期俄罗斯的R&D强度由2008年的1.04%上升到2013年的1.14%,总体呈上升趋势。

这是因为不管是梅德韦杰夫总统倡导的现代化战略,还是普京总统倡导的新经济战略,都是以发展创新经济为前提并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其中,2009年R&D强度最高,与俄联邦实施的《2009年反危机计划》及梅德韦杰夫总统倡导的创新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从科研经费投入来看,后危机时期俄罗斯科研预算支出的绝对额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由2008年的1621.2亿卢布 增加到2013年的4253.0亿卢布,年均增长17.4%。其中,用于应用研究的支出额也呈稳定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923.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130.7亿元。而基础研究的支出额不仅低于应有研究,而且波动不定,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科研预算支出占联邦预算支出的比重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2.14%上升到2013年的3.19%。而联邦科研预算支出占GDP的比重亦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为0.39%上升到2013年的0.64%(见图1)。

分析表明,后危机时期俄罗斯政府更加认识到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拉动作用,并且联邦科研预算支出额不断增加 ,表明俄罗斯政府认识到国家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表1 后危机时期俄罗斯联邦科研经费投入情况(亿卢布)

资料来源:《2014年俄罗斯统计年鉴》.http://www.gks.ru

二、从人员投入看

与前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科研人员数量就始终呈下降趋势,后危机时期依然如此,无论是科技活动总人数,还是科研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数量均呈现下降态势,只是下降幅度逐渐减弱(如表2)。其中,2011年与上一年相比,虽然科技活动总人数变化不大,但是科研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数量分别出现了1.6%和3.9%的小幅增长,扭转了转轨以来的下降趋势。从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数量占科技活动总人数的比重来看,这一指标是呈上升趋势的,由2008年的55.6%上升到2013年的59.2%。

分析表明,俄罗斯科技人才流失问题仍然存在,但趋于减弱态势,俄联邦开始重视培养和吸纳国内外人才。如实施《2009~2013年创新俄罗斯科技及教育人才联邦专项计划》,这是俄联邦政府在后危机时期实施的力度最大的人才发展计划。2011年,俄联邦对《俄罗斯联邦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士移民登记法》进行重新修订,以利于吸引国外高端人才。2012年,俄联邦又先后实施提高科研人员工资待遇、改善住房条件等一系列福利政策,对提高俄罗斯科技人才质量,稳定科技人才队伍起了促进作用。

表2 后危机时期俄罗斯研发人员数量(人)

资料来源:《2014年俄罗斯统计年鉴》.http://www.gks.ru

三、从软件设备投入看

从俄罗斯科研经费支出比例看(见表3),后危机时期研发设备支出所占比重最大,均超过50%,尤其是2011年高达60.9%,这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后,俄联邦提出创新经济发展战略,亟需对大量超期服役的设备进行更换。而科研支出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重的一年(2009年)却达到了27.3%的最高值,其后出现了回落,2011年为14.9%。用于购置新技术的支出比重由2008年的2.4%下降到2011年0.7%,呈现下降趋势。用于专利发明及工业设计的支出比重由0.9%下降到0.2%,用于购买软件的支出比比重由1.8%下降到0.9%,用于科研人才培养的支出比重由1.5%下降到0.4%。分析表明,俄罗斯的科研经费主要用于更新研发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对于创新产品投入则较少,且创新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就是模仿创新为主,而原始创新较弱。

表3 后危机时期俄罗斯科研经费主要支出比例 (%)

资料来源:《2013年俄罗斯统计年鉴》.http://www.gks.ru

(二) 创新产出能力分析

1. 从科技产出看

从1998年开始,俄罗斯专利总数量和居民申请专利数量两项指标才扭转了转轨以来的快速下降趋势,但截至2013年底,这两项指标仍未恢复到1992年的水平,相比前者仍下降12.5%,后者仍下降27.1%。

具体来看,后危机时期俄罗斯专利总数量最低值是2009年的38564件,其后出现增长趋势,2013年达到44914件,总体上呈增长趋势(见图2),但是幅度并不大,与2008年相比,这一指标增长了7.3%,与六年来俄联邦科研经费投入增长了1.5倍严重不相适应。其中,俄罗斯居民专利申请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27712件增长到2013年的28765件,增长了3.8%。非居民权利申请数量从2009年开始呈现稳定增长趋势,2013年达到16149件,六年累计增长14.2%,明显高于俄罗斯居民专利申请数量。

分析表明,后危机时期俄罗斯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幅与俄联邦对科研经费投入的增长极不相称,国家不断增加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但却没有带动专利申请数量的快速增加。为改善这种不利局面,2011年俄联邦专利局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承担知识产权保护及提供相关服务的创新与技术服务中心。从2012年开始,创新及技术服务中心帮助俄罗斯中小型创新企业寻找和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并对其进行培训,同时对申报专利的高技术产品提供全程法律服务。

2. 从产品产出看

后危机时期,随着俄联邦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创新产品产值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由2009年的9345.9亿卢布,增加到2013年的35078.7亿卢布,五年累计增长了2.8倍,年均增长30.3%。并且创新产品比重也呈现明显上升之势,由2009年的4.5%上升到2013年的9.2%(见表4)。分析表明,后危机时期俄联邦在创新型经济战略导向下的创新政策对创新产品的开发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表4 后危机时期俄罗斯创新产品产值及比重 (%)

资料来源:"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положение России 2014" (ежемесячный доклад). http://www.gks.ru

三、后危机时期俄罗斯创新政策的效果评价

创新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俄罗斯的创新能力,但仍没有恢复到前苏联的水平,并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后危机时期,无论是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的经济现代化战略,还是第三次执政的普京总统提出的“再工业化”的新经济构想,尽管提法不同,但本质上均强调以创新型经济取代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高科技引领俄罗斯未来的经济发展。

从创新投入能力来看,俄联邦不仅认识到创新对本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拉动作用,而且认识到联邦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尽管科技人才流失问题依然存在,但是这一趋势在后危机时期已经出现减弱势头,联邦政府已经重视培养和吸纳国内外人才。从创新产出能力来看,俄联邦科研经费主要用于科研设备支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对创新产品投入较少,致使俄罗斯自主创新较弱。并且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与联邦科研经费投入的增长极不适应,科研经费的快速增加并没有带动专利申请数量的快速增长。

后危机时期俄联邦在创新经济战略导向下的产业政策对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国际油价高企的背景下,转变能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也是阻力重重。截至目前,无论是经济现代化方案,还是新经济构想,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可见,只有考虑到俄罗斯国内现实,而不是照搬发达国家的已有经验的创新政策,才能有效地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后危机时期俄罗斯要彻底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首要任务是鼓励产业与科技部门更好合作,最大限度提高科研成果的利用率,缩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时间。所以,未来俄联邦创新政策应从宏观层面、产业发展层面和微观层面为科技创新创造条件。

注释:

[1] 周静言:《俄罗斯创新能力与政策保障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1期。[2] 程 伟、殷 红:《俄罗斯产业结构演变研究》,《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年第1期。

[3] http://www. most.gov.cn/gnwkjdt/201111/t20111114_90830.htm

[4] http://www. hlj.gov.cn/zerx/system/2014/01/15/010623914.shtml

[5]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2009) .http://www.iea.org.转引自贾林娟:《低碳经济背景下俄罗斯能源效率问题探析》,《西伯利亚研究》2013年第8期。

[6] 2011年日本野村控股公司评全球低效国,俄罗斯位居第一中国第四.http://www.news.eastday.com/w/ 20110128/ula5697995.html.

[7] 三高企业指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

[8] 资料来源:http://www. hlj.gov.cn/zerx/system/2011/11/13/010253932.shtml

[9] http:// oil.in-en.com/html/oil-09590959471037381.html

[10] 张红侠:《能源仍是俄罗斯经济“脊梁”》.http://news.cnpc.com.cn/system/001381254.shtml13,2012-06-19

[11] 目前俄罗斯获得非原料产品出口的许可证需要20多天的时间,而在美国仅需要6天,加拿大和韩国需要8天,普京总统要求新的出口扶持“路线图”中考虑这些行政障碍。

[12] 由于美国页岩气的发展,国内天然气取代了煤炭,使得富裕的煤炭资源出口到欧洲市场。

[13] 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俄罗斯:提高能效成关键》.http://www.escn.com.cn/news/show-90937.html.2013-12- 06

[14] 俄罗斯2030年前能源战略纲领.http://www.minprom.gov.ru,2009-11-13

[15] 人民网.http:// world.people.com.cn/n/2013/0405/c1002-21030884.html

[16] R&D强度即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通常认为,国家R&D强度不足1%,说明该国是缺乏创新能力的,仅处于研发活动的初级阶段;介于1%到2%之间,说明该国处于研发活动的中级阶段;超过2%,则说明该国创新能力较强。

参考文献:

[1] А. Радыгин, Р. Энтов. "Провалы государства": теория и политика[J]. Вопросы экономики, 2012(12):4-30

[2] В. М. Гильмундинов. Промышленная политика России: состояние и проблемы[J].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 и социология, 2011(1): 104-117

[3] Мониторинг об итогах социально- эка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Ф в 2010 году[EB/OL]. http://www. economy.gov. ru/minec /activity/sections/macro /monitoring/doc20110202_013.

[4] Мониторинг об итогах социально- эка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Ф в 2011 году[EB/OL]. http: / /www. economy.gov. ru/minec /activity /sections /macro /monitoring /doc20120202_05.

[5] 程伟.世界金融危机中俄罗斯的经济表现及其反危机政策评析[J].国际经济与政治,2010(9):131

[6] 曲文轶.普京新政与俄罗斯经济政策走向[J].国际经济评论,2012(3):31-45

[7] 田春生.关于俄罗斯经济政策与发展路径的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2(3):80

[8] 戚文海.俄罗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路线图:演进轨迹、绩效评价及未来走向[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3(3):47-64

[9] 戚文海.俄罗斯关键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战略评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4):8-13

[10] 郭连成.后金融危机时期俄罗斯重振经济的政策措施[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6):33-42

[11] 郭晓琼.俄罗斯创新型经济发展及政策评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2):49-52

[12] 周静言.俄罗斯创新能力与创新政策保障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4(1):56-60

[13] 周静言.俄罗斯产业政策演进与调整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8-43

[14] 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国情咨文》[Z]. 2011-11-30.

[15] 弗莱基米尔·普京:《国情咨文》[Z].2012-12-12.

[责任编辑:余言]

收稿日期:2015-12-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产业互动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合作模式研究》(10YJCGJW019);辽宁省社科联项目《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对中俄经贸的影响》(2015lslktzijjx-31)。

作者简介:周静言, 女, 辽宁锦州人,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讲师, 经济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321(2016)03-00-0

猜你喜欢

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俄罗斯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
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区域专业化及空间变化过程分析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