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8-06烟台市北海医院山东烟台265701
常 青(烟台市北海医院,山东 烟台 265701)
心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常 青
(烟台市北海医院,山东 烟台 265701)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数字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加强心理干预,分析干预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SCL-90评分上升程度及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肺心病患者心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或消除患者负性情绪,而且还能提升其生活的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心理干预;肺心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肺心病在肺组织疾病中较为常见,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多发,其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且并发症较多。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给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心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做如下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数字随机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在45~77岁,平均年龄为(58± 5.14)岁;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43~75岁,平均年龄为(57±4.62)岁;研究组则加强心理干预。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以对比研究。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相关肺心病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且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患者及其家属的签字同意;本次所选患者均排除合并脑血管意外者,排除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原发性心肌病者,排除合并精神障碍及睡眠障碍患者。
1.3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如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并拟定详细的心理干预方案: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为其提供一个良好、温馨且舒适的住院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同时,详细翻阅患者的临床资料,询问患者家属家庭经济条件以及兴趣爱好,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进而拟定一份详细、合理的心理干预方案。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心理干预前,医护人员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告知患者发病因素、治疗原则等,提高患者及家属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③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患者的负性情绪主要有焦虑、恐惧、悲观等,针对不同的负性情绪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干预,如:对于悲观者,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解治疗的重要性,并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给予患者关怀,鼓励患者重新树立起治疗及护理的信心;对于恐惧者,护理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并鼓励患者将内心的恐惧抒发出来。对于有抑郁情绪者,护理人员应关怀、鼓励患者,但不能太过顺从或迁就,尽可能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提升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对于存在孤独感的患者,需活跃病房内的生活,如看电视、收听广播、绘画等,给予患者心理慰藉,增强其安全感。④社会及家庭支持:护理人员还应积极与患者家属、朋友等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家属及朋友,社会及家庭支持对于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性。
1.4 效果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CL-90)评定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的质量;其中,焦虑、抑郁的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而SCL-90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同时,采用本院自拟问卷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情况,实行百分制:≥85分为比较满意,60分<满意<80分,<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比较满意+满意)/组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s),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为(n/%),用χ2检验;P<0.05时,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及SCL-90评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及SCL-90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SCL-90评分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且研究组下降、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及SCL-90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及SCL-90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n) SAS SDS SCL-90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31 45.29±5.14 36.92±3.14 51.24±2.68 38.67±4.57 58.68±5.36 78.51±5.13对照组 31 45.14±5.07 39.26±3.56 50.27±3.19 16.58±3.92 59.97±5.93 70.26±3.54
2.2 两组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干预后,研究组比较满意18例、满意12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比较满意13例、满意11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为77.42%;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
3 讨 论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肺部、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致使肺循环阻力上升,进而引发右心室心肌的扩大或肥厚。该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多因呼吸道的感染所致,且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肺心病的病情迁延不愈、极易反复发作,且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严重时还会发展成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加之,患者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对疾病的认识不到位,使得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给其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2]。除此之外,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缺乏社会及家庭支持且长期处在高应激状态下的肺心病患者,其心理损害的程度高达43.3%;若不加以干预,极易危及到患者生活的质量[3]。因此,在临床治疗肺心病的基础上,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使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缓解或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尤为关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心理干预的研究组,其SAS、SDS评分下降程度、SCL-90评分上升程度及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与吕胜琴,左晓蓉[4]等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表明,肺心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汪春雨,汪志美,王秋临,等.心理干预对肺癌晚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3):3750-3751.
[2]乔红梅.肺心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2):35-36.
[3]金顺子,吴松花.探讨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10(6):104-105.
[4]吕胜琴,左晓蓉.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干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9):1101-1102.
R541.5
B
1671-8194(2016)18-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