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角新技术引领的翻转课堂实践
——以“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为例

2016-08-05马飞燕符永权

地理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内化学情自学

马飞燕 符永权

(海南省海南中学, 海南 海口 571158)

新视角新技术引领的翻转课堂实践
——以“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为例

马飞燕 符永权

(海南省海南中学, 海南 海口 571158)

以技术进步与教育的现实困境为切入点,以人教版必修1“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节为例,探索借新技术以新视角设计课前自学任务,以及组织案例贯穿、运用原理,推动课堂实施的过程。从学生适应和教师统筹角度反思翻转课堂实施的难题,结合核心素养澄清翻转课堂的出现,回归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问题的理性。

翻转课堂;河流地貌;课堂实践;地理教学

翻转课堂于2011年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愈发成为当前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简单来说,是学习流程的翻转和学习决定权的翻转。流程由原先的“依教而学”变成“先学后教”,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课堂基于学生课前获取的信息,在教师提前了解学情的情况下,通过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形式,给予辅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

一、推进翻转课堂之必然

1.技术进步催变化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个人移动终端的便携化、智能化、多元化的发展,“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与改造,无一不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潜移默化却深刻的影响。这个时代的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不再仅仅来源于教师在讲台上那40分钟的侃侃而谈,局限于有限的纸质媒介。这个时代的学习,可以无处不在。学生自己就可能是某一领域的小专家,在课堂上,他们同样可以扮演教师的角色,同样可以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2.现实困境促发展

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单向灌输还是主流,上课基本等同于让学生听课。然而,根据美国学者艾德格·戴尔(Edgar Dale)提出的“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以及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做过的类似研究[1],这种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的我们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

图1所示的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学习金字塔”,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是通过小组讨论、做中学或实际演练的方式,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授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甚至达到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这些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图1 学习金字塔

由此看来,目前我们的大多数课堂可以说是耗时低效,往往脱离具体学情,简单粗暴一刀切。而伴随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翻转课堂,通过对学习流程以及学习主体的翻转,则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二、探索翻转课堂之实践

翻转课堂的实施,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步骤。首先,教师向学生提供视频或者文本学习资料,让学生借助网络,在课堂之外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随后,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测,掌握学情;最后,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分享交流,学生运用前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课堂中新的学习任务进行研讨,以达到知识内化、深化提升的目的。

以自然地理的教学为例,自然地理重视基本规律和原理,其重点是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一个“理”字,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因此,知其“然”的部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前自学达成积累,而知其“所以然”的部分,学生的发展水平势必存在差异,课堂便是引导学生内化的最好时机。下面以人教版必修1“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节为例进行实践探索。

1.课前任务设计,落实自学

课前自学部分要为课堂服务,需有的放矢,因此设计课前自学任务单(见图2)。

图2 课前自学任务单

首先,选取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提供的一个7分45秒的视频作为学生课前自学材料。该视频基于教材基本内容,针对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育,配合动画讲解,教学信息清晰明确、时长适中,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学生可随时进行暂停、回放等,自我控制,有利于自主学习。

第一项,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基本知识框架,在课前做好知其“然”的知识储备。

第二项,要求完成相应练习,即对自主学习的自我检测与巩固。同时也是为教师事先掌握学情,为以学定教奠定基础。该部分练习基于视频中提供的信息,主要针对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设置10道选择题。本项环节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愉悦度和成就感,二来学生的答题情况可直接通过云平台(如中教通、超星慕课等)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掌握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

第三项,提出问题。这个环节是影响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在云平台上提出问题,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体现“教授给别人”的过程。从前文所述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来看,这样的学习效率是很高的,极为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开始初步自我内化的过程。而教师可通过学生的提问,进一步掌握学情,还可整合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引导课堂讨论的实施。

2.课堂案例贯穿,运用原理

课堂活动第一部分,为学生思维导图的汇报。通过分享绘制思维导图的思路和过程,学生共同回忆巩固,还可以相互发现问题,课堂直接生成并及时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展示自主学习检测情况汇总,关注错误率最高的题目。

第三部分,组织讨论,集中解决学生疑难问题,促进知识内化,这是课堂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课堂设计可通过关注规律和原理的运用来进一步内化知识。因此,本课例采用的教学设计可称为“案例贯穿,运用原理式”。

以黄河为例,学生先自行说出提到黄河时,自己脑海中闪现的关键词有哪些。如丰富的水能、塞上江南的传奇、壶口瀑布、一桶水半桶沙等,教师从中提取与河流地貌相关的内容组织讨论。

如,从水能引入分析黄河上游峻崖深谷的成因,切实推动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河流侵蚀地貌形成原理来解释现象。

如,结合壶口瀑布未来可能的移动方向组织讨论,一是有意识地促进生生间互动,尝试运用知识;二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课前提问中出现的高频问题“溯源侵蚀是如何发生的”。

如,还可结合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景观图以及“塞上江南”的称号,讨论“河流为什么呈现如此弯曲的形态”,以及“河流地貌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再利用相关视频材料,如“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崛起的东营”等,由学生去进一步感受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形成与发育的异同,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能进一步从堆积地貌发散出对“河水含沙”的辩证思考。当然,如果课堂时间不允许,这个问题可以留给学生课外自主探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知识的内化在通过典型案例联系生活,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小组内的合作探索,小组间的分享交流以及尝试解释、解决问题中水到渠成。

三、落实翻转课堂之反思

翻转课堂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实施过程中,势必存在诸多难题,需要新技术的支撑,需要新视角的理解与包容。

1.学生自主学习适应难

广大学生群体习以为常的课堂,是以老师主讲的课堂。所谓正常上课的标准是,老师讲的就重要,不讲的就不重要,自学的部分,当然不太重要。然而经历过一次次失败的翻转课堂尝试后,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学习惯的养成是如此重要。人都是有惰性的,自己去看,自己去学,自己去梳理,总是更辛苦些。因此,翻转课堂就是在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观念——饭就在那儿,自己拿着碗筷去吃吧。

2.教师引导教学要求高

翻转课堂的实施对学生来说尚未完全适应,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应该提供怎样的学习资料;如何设计好课前检测,既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课前作业完成情况,又能对学情有较为客观的总体把握;如何设计好课堂研讨问题,既能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适当延伸,又让学生能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释、交流合作,包括如何能有效整合学生课前的提问切进课堂。翻转课堂使教师从主导变为引导,这对职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如何当好课堂主持人,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力,需以丰富的学识和深刻的思想为支撑,在放开课堂时有临阵不乱应对自如的能力。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其中涉及到三个维度[2],分别为:能自律自主行动,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互动地使用工具沟通。而事实上,这几个维度的核心素养的养成,也正是翻转课堂模式的优势所在。因此,翻转课堂的出现显然不是为了彻底推翻传统课堂,或许其意义在于打破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的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回归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问题的理性。

[1] 李广水.学习金字塔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5(7):54-59.

[2] 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

猜你喜欢

内化学情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