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研究

2016-08-05朱小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青少年

朱小芳,佐 斌

(1.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研究

朱小芳1,佐斌2

(1.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2.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摘要]文章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焦点组访谈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的内容信息,四个年龄段共180名被试经讨论得出629个表征中国传统文化词语,分析编码得出19个主要项目;第二阶段利用第一阶段的质化研究结果,编制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问卷,从而获得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是一个多维模型,“文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思想文化”构成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青少年;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

一、前言

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文化认同始终是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同一民族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精神结构、价值系统、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人们正是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中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1-2]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多种文化融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不同的边缘民族在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透过记忆的重组与建构,走的是最后同化为中国人的历史道路。

青少年的爱国思想和价值取向教育更需要丰厚的传统教育根基,必须对年轻一代拥有的文化认知结构做出清理,然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缺乏实证性研究,且在心理学方面的理论阐述也没有充分展开与细致论证。研究转型期社会背景下群体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建构,只有将其放在历史的、文化的和宏观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进行最好的理解。[3-5]因此,可以借用社会表征丰富的理论成就来切入研究我国现实背景下的爱国主题。[6-9]社会表征理论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理论。莫斯科维奇定义社会表征是基于行动和交流的一种目的,社会大众对社会性客体的一种集体阐述的结果,是社会群体成员对某一主题的共享的知识体。[10-11]具体而言,可将社会表征理解为表征主体、表征客体以及社会实际场景三者相互支持的系统。[12]本文对社会表征的三元素界定:主体为青少年,客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认知构建,社会场景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的心理和生活环境。另外,社会表征是含有一套双重特性结构的系统,它由中心因素与外围因素两部分构成,两者在功能上特定而且互补。[13]本文研究目的就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研究,站在青少年的集体意识视角上,澄清他们内心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认知建构,进而对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关系建立可能的预测关系。

二、材料与方法

(一)焦点组访谈的质化研究

采用焦点小组座谈的方法进行质化研究,据此初步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的内容。

1.预访谈

从武汉市随机抽取学生约20名,进行个体访谈和群体访谈。依据访谈结果编制和修订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2.正式访谈

访谈时间均为45分钟左右。分三个步骤:第一步,介绍要求和注意事项,及填报基本信息;第二步,切入正题,提出讨论问题,允许被试对象阐述不同观点,必要时还要适当干预,以促使每个参与人积极参加讨论;第三步,结束和总结讨论。

正式访谈被试对象由青少年组成,选取湖北地区4个年龄段的班级,每个年龄段分为8个组,每组约6人左右。共计180人。研究的主要统计工具为spss11.5和lisrel8.3。

(二)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结构分析

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定量数据,采用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来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结构,探讨社会表征各要素在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中心因素与外围因素。

编制青少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根据焦点组访谈的结果,编制青少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让被试对结果中的名词性词语在6点标尺上做符合程度判断。预测被试样本是武汉市城区四所学校的中学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0份,回收率96.6%,有效问卷共274份,有效率为91.3%。其中男132人,女141人,平均年龄12.10岁。正式被试是从湖北境内的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和2所高校随机选取了825名学生,被试与焦点组访谈小组获得的被试是同质的。实收问卷815份,问卷回收率为98.78%;有效问卷742份,有效率为89.9%。有效问卷中男364人,女372人,平均年龄15.99岁,年龄范围10~26岁,标准差11.49。

三、结果

(一)焦点组访谈结果处理

1.数据整理与编码

初步整理数据,研究者将被试列举的词语逐一录入。重申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特征,经研究将23个明显不符合传统文化的词删除;另外将表述模糊的内容恰当改正,共计获得有效词语频次总和为1 277个。随之合并不同的年级组提及的所有提名词语。对一些反复出现或意义相近的词语合并或是替代,最后提炼表意清晰、无重复的有效词语629个。

随之,分别对已录入的全部数据进行独立分类编码,将相似的词语组成一个类别群并加以命名,分类编码依据提名内容的具体所指。最初两名研究者的编码一致率为86%。另由5名心理学专业人士分别对两组分类编码依据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结合大家的建议,两名研究者重新调整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编码归类。这个过程共进行两次。最终的分类编码一致率提高到97%。另外把编码中分歧较大的频次,共计45个词语,归入到“其他”类,将编码无法命名的提名也归入“其他”类,这些提名信息不参与统计分析。归纳得出中国传统文化19个主要项目。

2.提名内容分析

这19个项目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高中生提名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最多,共计405频次,依次类推提名较多的是大学生和小学生,初中生提名内容最少,为273频次内容。提名频次最多的三类中国传统文化项目依次是“历史人物”“文学著作”“典故史事”,提名的频率依次高达15.89%、11.28%和8.43%。之后对所有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提名的频次和所出现的组次分别占总数的百分比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分项目与总提名相关分别为0.906、0.952、0.921和0.969,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

表1 青少年提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总频次分布和焦点小组组次分布

由于各个焦点小组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仅仅统计提名频次可能会带来组间偏差,因此计算了每一年龄段提名内容的组次与总组次的比例。从结果可以看出,有提名频次在20次以上的15类中国传统文化认知项目,所以研究假设,频次较高的提名也会普遍出现在较多的焦点访谈小组中。最后结果支持了假设,表明根据频次进行相关差异研究的统计分析是可行的。

对青少年提名的19个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分布做多独立样本K—W检验,结果显示出χ2(3)=5.044,p>0.05。这表明四个年龄组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类型在整体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只是在某些项目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高中学生组提名的“文学著作”频次显著多于其他几个年级组,“历史制度”也是最高,但是其“思想智慧”却最低;小学生的“风光特色”认知提名最高;另外其他项目上的频次分布没有太大的差异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所属及其结构关系

1.项目分析

分别计算预测量表中每个题目分数与总量表平均分之间的相关。经分析后,预测问卷的19个项目的t值均在0.000上显著,这说明这19个项目都有较好的鉴别度。此外,计算问卷19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结果除了第19个项目相关为0.39,其他18个项目与总分的题总相关均在0.0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项目具有很好的区分度。项目与维度总分相关体现了各个项目的贡献以及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程度,总体上看,各个项目与维度总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

2.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青少年在19个项目类别的评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了Bvrtleet球形检验和KMO测度检验,结果显示取样适当性KMO的指标0.891,Bvrtleet球形检验统计量为1359390,相伴概率p=0.000<0.001,说明数据适合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方法进行分析后,抽取公共因素,求得初始负荷180矩阵,再用最大方差旋转法求出最终的因素负荷矩阵。对于多个因子上负荷都大于0.4的项目进行剔除,多次重新探索后保留其中14个项目,之后再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研究得出三个有意义的因素,各个纬度清晰明确,累计贡献率为总变异量的50.890%,这3个因子从其意义来看,基本与理论构想吻合。各因子项目的命名如下:(1)因素1的项目为古代科学、人文景观、民族语文、图腾象征、古典艺术和历史制度共6个项目,研究将它命名为“文史文化”。(2)因素2的项目涉及到民族衣饰、风俗习惯、特色食品、传统佳节、典型物品共5个项目,将它命名为“民族文化”。(3)因素3的项目是文学著作、道德风尚和思想智慧共3个项目,将其命名为“思想文化”。

表2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一阶因素分析表

删去双重负荷都在0.40以上并且负荷接近的项目,如第1、3、7、14、19“历史人物、典故史事、风光特色、历史年份、传统手艺”项目。同时在中文系业内人士的指导下修改部分题目的措辞,对举例进行恰当的修改,避免太生僻或是太熟悉例子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项目数为14个的正式《青少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调查问卷》。正式测试后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量表的信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现量表总体的α系数为0.8727,另三个维度α系数分别为:0.7226、0.7574、0.7176。以上3个分量表的α系数都在0.7以上,代表整体和几个分量表的信度比较好。

3.验证性因素分析

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修订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问卷的结构维度进行验证,同时用Spssll.5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部分描述性统计。

Lisrel提供了一种将数据分析和研究理论进行完整综合的系统,选取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值作为标准,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χ2/df小于3<3.76<5,可以认为整体模型拟合的不错。除此之外,结合其他拟合指数判定模型也是拟合的。几种主要的拟合指数RMSEA、NNFI、GFI、CFI均达到可接受的界值,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结构模型有着较好的拟合度。

4.人口学变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图1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结构方程模型

模型χ2dfχ2/dfRMSEASRMRCFIIFIGFINNFIM279.157413.760.0600.0450.950.920.920.90

具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总体偏向。由于是六点计分,最低分就为14分。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总分与得分中点49进行单样本t检验。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平均分为69.30分,标准差为9.630。得分显著高于中分,接近于“比较符合”评价标准,表明青少年的认识评价呈积极趋势。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各维度发展趋势,分析各维度的年龄发展趋势时,以年龄组(10~12岁、13~15岁、16~19岁、20~26岁)为自变量,以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为因变量,进行单变量的方差分析,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有显著的年龄差异,F(3,741)=7.77,(p<0.001)。事后多重比较发现,16~19岁与20~26岁年龄组青少年的社会表征要高于其他两组,然而这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10~12岁与13~15岁年龄组间也无显著差异。

表4 各年龄段的社会表征总分与得分中点49的比较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在四个年龄组的平均分为:10~12岁为68.22;13~15岁为66.82;16~19岁为70.77;20~26岁为70.88,标准差在8.22~11.55之间。

人口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有一定的影响,男生认知水平要高于女生。另外,城市、父亲大学学历、母亲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和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青少年认知评价最高。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要素相比,“思想文化”在一些人口学变量上的作用值得探究。比如,(1)其与年龄趋势成反比;(2)城市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最低;(3)父母学历越高,其孩子的“思想文化”的认知评价越低;(4)“思想文化”与家庭年收入也成反比。

5.人口学变量对中国传统文化表征的逐步回归

以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为因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得到最优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进入方程的变量能够预测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水平,并且作用也不一样。另得知总体与各维度方差的解释量仅为8.2%。

表5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总分对人口学变量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6.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中心因素与外围因素

如前所述,青少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体系涉及到多个方面,而核心体系及边缘结构也是按照不同的特性维度构成。研究采用系统聚类法划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层次,按组间连接法计算类间距离,距离计算选择欧氏平方距离。

从聚类树状图来看,在距离为5的地方下切,可以得到的分类结果:第一项目,7、13、6、9;第二项目,12、8、5、2、3、1;第三项目,11、14;第四项目10;第五项目是4。按照得分将这五个项目组分别命名为:最高得分项目组、较高得分项目组、中等得分项目组、较低得分项目组、最低得分项目组。随之根据高分项目通过率公式,计算最高得分组的4个项目的通过率,分别为0.902、0.882、0.860、0.867。计算结果都在0.86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符合高分项目组的甄选标准。

由于第一项目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因此,可以推断这些项目是青少年心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因素。中心因素项目名称分别为:传统佳节、图腾象征、特色食品和风俗习惯。其他项目则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围因素,它们包括:文学著作、道德风尚、思想智慧、历史制度、典型物品、古典艺术、古代科学、民族语文、民族衣饰和人文景观等。

四、讨论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非常必要,但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比较匮乏,已有的研究也没有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进行切入。[14]第一阶段的研究结果归纳了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内容,获得青少年提名的19个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代表项目,其内容较完整地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提名类别与总项目的高度相关说明,19项类别内容能准确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历史人物”“文学著作”和“典故史事”的提名频次较高,表明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来自于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思想智慧”的提名相对较少,而且提名内容也单调重复。多为耳熟能详的“孝道”“仁爱”等词语。精华内容的忽视折射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蜕变,也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思想造成极大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智慧”部分博大精深,如此低数量、窄内涵的涉及提示未来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把握,虽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来讲,其中的任何一项信息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忽视了对核心内容的重视,那么这一文化整体的特性将有可能发生变异。

研究第二阶段,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所属及其结构关系,并为青少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的途径。将预测后保留的14项提名项目进行了最佳拟合,结果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是多维结构。最后得出三个核心代表词,它们是:文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思想文化。长期以来,不管学者们提出何种见解,都不可以忽视“文化”概念本身的三个主要特性:历史性、群体性、影响性。[15]不难看出,研究所得出的三个维度恰好对应着文化的三个特性,文史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历史性”特点;民族文化反映了文化的“群体性”特征;而思想文化印证了文化的“影响性”特点。这三个词语也清晰地表述了“文化”概念具有的三个主要特性,说明此构想效度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在这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维度是“文史文化”,其次是“民族文化”与“思想文化”。“文史文化”排名最前也有其原因,因为古代科学、人文景观、民族语文、图腾象征、历史制度和古典艺术这些纳入“文史文化”的项目,它们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此外,毋庸置疑“民族文化”也受生生不息密切相关的生活细节的影响,因此才被更多的人们所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生活在其中的青少年们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四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的平均分保持在“有点符合”和“比较符合”之间,被试对14类中国传统文化项目都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在整体状况中,其中大学生的认识评价得分最高。这个结果显示,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发展现象类似民族认同的发展过程。人们的民族认同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一个徘徊期,民族认同的高峰期是在青少年后期。[16]针对第二年龄段(13~15岁)被试的认知评价水平最低的表现,研究者大胆提出一个假设。13~15岁年龄段大多为初中学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的认知水平会受到其生理及情绪的影响。查阅文献资料得知,同样在毛丹对中国及国民的社会表征的研究论文中,也提出类似的说法,在青春反叛期阶段的青少年会否定自己已有的观念信息。[17]另有其他研究表明,9~10岁儿童对中国人的评价最为积极,7~10岁儿童对“自己是中国人”的喜欢程度最高,随后,儿童的评价和喜好下降。[18]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认知再次证实社会表征的发展趋势,说明社会表征并非一旦生成,便是永续性的。依照莫斯科维奇的观点,社会表征作为一种由彼此关联着的概念与意象所构成的可塑性网络结构,可在一定时空内发生动态变化。[19]

本文综合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作用,分别探究了年龄、性别、所在地、父母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等指标的影响,经多元回归分析,人口学变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影响不大,对总分与各个维度的人口学变量作用探究发现,几个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里,年龄变量的作用稍微突出。这一结果也证实了认知发展理论的假设,即年龄的发展会对青少年的认知产生影响。如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文化”在一些人口学变量的反应令人费解。研究有理由假设,青少年的“思想文化”会和年龄、父母的教育水平、所在地及家庭收入水平呈正相关。然而结果却显示出,“思想文化”在这些优势变量水平的均分只保持在15分左右,而其他组均分大多在25分左右,结果显著低于其他组的认同水平。如前所述,很多理论都提出过“思想文化”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它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密切联系(后续研究已论证)。对于此现象,本文目前为止无法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难道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条件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升,反而对道德风尚的遵从、文学著作的热爱以及思想智慧的认同却越低吗?这个结果不禁让人警觉深思。

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中心因素与外围因素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本次研究尝试将项目总分聚类进行等级划分,再根据高分项目通过率的计算,甄选出高分组标准的词语项目。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的项目可以看作是青少年心目中的典型代表。研究中所得中心因素是:图腾象征、特色食品、传统佳节和风俗习惯等项目;相应的外围因素就为:文学著作、思想智慧、历史制度、典型物品、古代科学、道德风尚、民族语文、古典艺术、民族衣饰和人文景观等项目。可见被试在第一反应将高相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唤起,也就是说,青少年认为图腾象征、特色食品、传统佳节和风俗习惯项目,更好地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而其他项目的代表性就没有那么高。其实这种方法的尝试并不违背对中心因素与外围因素的限定,社会表征的中心因素不仅要求在量上明显更肯定表征,而且要求在质的分析上该项目明确能代表社会客体。[13]本文不仅获得了质的定性研究,而且也通过了数量上的甄选通过,从而最终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中心因素与外围因素。

五、结语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内容丰富,涉及层面广泛,可以将之归纳为19个项目词语;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为“文史文化”“民族文化”及“思想文化”三维度模型;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具有积极的认知。总体来看,人口学变量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的预测作用不明显;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社会表征可以区分出中心因素与外围因素,中心因素是图腾象征、特色食品、传统佳节和风俗习惯等项目。本土化的社会表征理论研究拓展不仅能完善已有的相关研究,而且也为社会转型期间的青少年爱国情感的培养、民族精神宏扬与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1]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2]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5.

[3]社会表征研究论文辑录[EB/OL]http://www.psr.jku.at/.

[4]Backstrom,A.,Pirttila-Backman,A.M.,Tuorila,H.. Dimensions of Novelty:a A Social Representation Approach to New Foods[J].Appetite,2003,(3).

[5]Deveen,G.,Lloyd,B. (Eds).. Social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6]Duveen,G.,Rosa,A.D.. Social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Genesis of Social Knowledge[J].Ongoing Production on Social Representations,1992,(2-3).

[7]Elejabarrieta,F.. Social Positioning:A Way to Link 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J].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1994,(2).

[8]Moscovici,S..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A].In G. Duveen (Ed.),Social Representations:Explorations in Social Psychology[C].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1.

[9]Moscovici,S.. Attitude and Opinions[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

[10]Moscovici,S.. Notes Toward a Description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88,(18).

[11]Moscovici,S..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A].In R. M. Farr,S. Moscovici(Eds.),Social Representations [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12]Bauer,M.W.,Gaskell,G.. Towards a Paradigm for Research on Social Representations[J].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1999,(2).

[13]Abric,J.C.. Central System,Peripheral System:Their Functions and Roles in the Dynamics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J].Papers on Social Representations,1993,(2).

[14]梅仲荪,段蕙芬.爱国情感教育心理学初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5]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16]Phinney,J.S.. 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Diverse Groups[J].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92,(2).

[17]毛丹.青少年对中国人和美国国民及国家的社会表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5.

[18]佐斌,陈晶,周少慧.城市儿童对中国人的印象及信息来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3).

[19]Moscovici,S.. Foreword[A].In C. Herzlich (Ed.),Health and Illness: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alysis[C].London/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3.

责任编辑:思动

[收稿日期]2014-11-03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CET-06-0675。

[作者简介]朱小芳(1978-),女,湖北监利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

[文章编号]1004—5856(2016)07—0096—08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7.023

Adolescents’ 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ZHU Xiang-fang1,ZUO Bin2

(1. Hu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2.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This research covers two stages. At the first stage,focus group interview is carried out in four age groups with 180 testers and 629 words that are the 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re worked out. At the second stage,with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previous stage,a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to get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adolescents’ social re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cluding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culture”,“ethnic culture” and “philosophical culture”.

Key words:adolescents;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ocial representation

佐斌(1966-),男,湖北仙桃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初探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