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闻语料库的“make使役结构”汉译研究

2016-08-05吴丽娟王聿良巩雪先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英汉翻译语料库

吴丽娟,王聿良,巩雪先

(淮海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基于新闻语料库的“make使役结构”汉译研究

吴丽娟,王聿良,巩雪先

(淮海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连云港222005)

[摘要]文章基于自建英汉新闻平行语料库,研究“make使役结构”汉译方法,进而探讨产生不同译法的根源。分析认为,“make使役结构”的译法体现了汉语的表达习惯:汉语表达使役意义以句法为主、词汇为辅,“使/让”结构宾语多为人、惯用成语等。

[关键词]英汉翻译;make使役结构;语料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大型语料库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建立,语料库也在与语言相关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993年Mona Baker教授提出“利用语料库,可以对大量客观存在的翻译语料进行描写和分析,揭示翻译文本作为沟通媒介的本质”,[1](P243)从此语料库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变化。借助语料库的技术优势,研究者可以对大量客观真实的语料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以此发现因以往条件所限而未能发现或注意的语言事实和特征,总结并论证翻译活动的规律及本质。[2]

本文通过自建英汉新闻平行语料库(简称ECPNC),结合兰卡斯特汉语原创语料库新闻报道子语料库,研究make使役结构汉译情况,分析归纳出该结构的不同译法,并对产生不同译法的根源进行探讨。

ECPNC总规模为500篇中英对照文本,中文总计397 448字,每篇约800字,英文总计224 177词,每篇约450词。语料来自于21世纪英语报网站2014-2015年科技类、时政类、校园类、经济类、职场类、体育类、娱乐类等不同领域的双语新闻。利用EmEditor软件对搜集到的原始语料去噪、分句,然后利用ParaConc软件将分句后的语料进行了对齐加工。

一、make使役结构及其翻译

1.make使役结构

英语中make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动词之一,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make 主要用在三种结构中:作及物动词后接宾语,作系动词后接表语,以及作及物动词后接宾语和宾语补足语。第三种即为make使役结构用法,“用来表示对致使对象所处的状态或产生的结果作出描述”。[3]在make使役结构中,宾语通常为名词、代词或it形式宾语,宾语补足语常为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当宾语过长时,也可将宾语补足语提前。例如:

例1Obama has made famous the American designer Jason Wu,along with Michael Kors and Ralph Lauren.(而奥巴马夫人则让美国设计师Jason Wu、Michael Kors以及Ralph Lauren名声大噪。)

2.make使役结构在词典上的翻译

在翻译实践中,学生最常用的工具就是各种双语词典,通过词典确定词的意义,选择词的译法。考察第七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4](P1221)《柯林斯高级英语用法词典》[5](P495)等英汉翻译工具书,笔者发现对于make使役结构,词典不仅提供的译法单一,仅译为“使/让”等使役结构,而且提供的例句也较少且缺乏变化。例如:

例2The news made him very happy.(这则消息使他非常高兴。)

例3You’ve got to make him listen.(你要让他听着。)

二、英汉新闻平行语料库中make使役结构译法考察

本文在ECPNC中利用ParaConc软件搜索所有make(make,made,making,makes)例句,共计664句。挑选出所需的make使役结构例句,并进一步剔除其中无对应翻译及语料重复等例句,最后共计得到238句。为方便研究,本文将筛选出的语料根据宾语补足语的词性划分为3类,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和名词。(见表1)

表1 英汉新闻平行语料库中make使役结构根据宾补词性分类统计

对所有含有make使役结构的语料进行整理分析,本文将其译法归为两大类,分别为译为汉语使役结构和不译为汉语使役结构。第一类占63.44%,其中有的宾语发生变化,有的宾语不发生变化。第二类占36.56%,其中有的以make使役结构为单位进行翻译,主语不发生变化,有的以整个句子为单位,主语发生变化。(见表2)

表2 英汉新闻平行语料库中make使役结构译法分类

1.译为“使/让”等使役结构

在ECPNC中,与英汉词典译法相同,make使役结构译为“使/让”等使役结构共151句,所用动词包括“使/让/使得/令/将/致使”等。其中,大部分译文宾语与英语原文保持一致,但也有部分译文宾语改变。

(1)宾语不变

译作使役结构,且宾语保持不变的共有135句。采用此方法时译文语序、词性等基本与原文一致,例如:

例4Whether it’s a favor asked by a friend,or a request from a colleague, many people will say “yes” because they hate to let others down and saying “no” makes them feel uncomfortable.(不论是朋友的求助还是同事的请求,很多人都会说“好”,因为他们不想令对方失望,而且说“不”也会让他们自己感到别扭。)

但是采用使役结构且宾语不变的情况下,译者有时会增添动词或改变宾语补足语词类,通常是由形容词或名词变为动词。如:

例5“Having such easy access to so many people makes communication really superficial”,said Chen.(“如此轻而易举地接触到这么多的人,使得沟通交流变得流于表面”,陈灿锐说道。)

例6Most brides dream of throwing a white wedding which will make other women green with envy.(大多数新娘梦想着身穿洁白美丽的婚纱,让其他女人羡慕嫉妒恨。)

例7Volunteer work made me a better person.(志愿工作让我进步。)

译者在保留原文使役结构的基础上,把原文中“superficial”“green with envy”“a better person”等进行了增添动词或宾补词类转换的处理。

(2)宾语改变

宾语变化主要是指,在译文中,make的宾语出现由物变为人的变化。在ECPNC中,出现宾语变化的共有16条例句,其中宾语由物变为人占12句。例如:

例8“I listen while I'm pottering around the house doing something else. It makes completing a boring task a lot more enjoyable… And it's an easy way of keeping in touch with what's going on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she said.(她每周使用iTunes收听播客两到三次,她说,“我在家里晃荡时就会听(播客),它让我做枯燥工作时更享受……它还可以让我轻松了解国际时事。”)

例9Mr Gatiss, 47, told Australian gay magazine DNA: “Oh my God.I get sent things that would make your hair turn white.It’s not just Sherlock and Watson holding hands on a park bench,I can tell you that.”(47岁的马克·加蒂斯在接受澳大利亚同志杂志DNA采访时说,“天哪,我收到的东西一定能让你大吃一惊,我只能说,那远远不止夏洛克和华生在公园长椅上拉拉手那么简单。”)

在例8中,英文原文宾语是一件事“completing a boring task”,而译者在翻译时将make的宾语处理为人——“我”,将原文中的宾语转变为状语的形式在译文中出现。例9中,译文以意译为主,将“头发”突然变“白”的深层含义“大吃一惊”点出。因此,该类翻译通过改变表达方式,使“使/让”等的宾语由物变成人,使译文更流畅易懂。

这天晚上,桃花又来敲门,高木不开,叫她走吧。桃花边敲边哭泣道:“高木,我是梨花,你开门嘛。”高木问:“你到底是人还是鬼?”桃花继续哭泣道:“高木,求求你,开开门,我是梨花。”高木听她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梨花,心就软了。他开门出去,问她到底想干什么?桃花瘫坐在地上,呜呜直哭,伤心得像个孩子似的。高木叫她起来,桃花已软在地上;高木抱她进屋,把她放到竹椅上,但桃花反抱着他不肯下来;高木没有办法,抱进房里,放到床上,桃花这才松开手。

2.不译为“使/让”等使役结构

在ECPNC中,共有87条例句打破原文make使役结构,在译文中或以该结构为单位,或以句为单位进行翻译。

(1)主语不变

不译作“使/让”等使役结构且译文中make主语不变的例句共有37句。译者主要通过将make使役结构凝练译为成语,或利用汉语中表示使役意义的动词,或省译/增译部分内容,或变换语序词性翻译。例如:

例10“So I thought, why don't I write something that can be finished in, like, 30 minutes and make people happy and learn at the same time?”(“于是,我就想,我为什么不写点儿好比半个小时内就能看完、寓教于乐的东西呢?”)

例11The couple,who had been married for 30 years,made their divorce public on Russian state television after attending a ballet performance.(这对夫妻已经结婚三十年了,此次在观看一场芭蕾舞演出后,对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公开了他们离婚的消息。)

例12Apart from their reliability, Chen says fixed gear bikes make cycling cool.(他发现,在北京,死飞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例13In US pop culture writer Alyssa Rosenberg’ s words,the show “has raised the bar for cinematography on television: the way it uses light and color makes me look at everything else differently”.(美国流行文化作家阿丽萨·罗森博格评价道:“《绝命毒师》成为电视摄影技术的新标杆,剧中灯光和色彩的运用改变了我对其他事物(剧)的看法。”)

(2)主语改变

不使用“使/让”等使役结构翻译且译文中改变make主语时,译者以整句为单位,根据语境灵活翻译。该种译法在ECPNC中共50句。其中,将原文中make的宾语在译文中提前为句子主语的译法较多,例如:

例14“…I don't wear any improper clothes,and it's fairly rude and makes me angry”,said a Shanghai resident surnamed Wang.(“……我穿着得体,他们却如此无礼,我很是生气。”来自上海的王女士说。)

同时也有部分例句出现译为成语、增译/省译、变换语序词性等现象。例如:

例15It’s the presumption that makes it hard,at times,for any woman in any field.(因为这样的假设,每个领域的女性都举步维艰。)

例16Oh well,if you don't want to make things too complicated,simply set an attainable goal for yourself.(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过于麻烦,也可以从实现眼前的目标开始。)

例17What makes this part tricky is that some of the paragraphs may contain similar statements,which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making the right choice.(这一部分的难度在于有些段落可能包含相似的语句,令学生难以做出正确判断。)

三、make使役结构上述译法成因

综上分析,译者在翻译make使役结构时,许多例句采用汉语的使役结构,但其中有的宾补物称变人称、宾语补足语词性转变,同时也有不少需要通过调整语序词性、宾语提前作主语、使用汉语成语等方法调整译文表达,使其更符合汉语表达特征,成为地道的汉语表达。由此可见,对于make使役结构的翻译,语料库提供的译法远比词典所示的更加丰富。对于ECPNC中出现的make使役结构的几种翻译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顺应汉语表达使役意义之特征:句法为主、词汇为辅

使役概念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之中,使役句法和使役词汇是表达使役意义最常见的手段,但不同的语言可能会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英语的使役词缀丰富,主要通过词汇的手段表达使役意义。而汉语中绝大部分使役意义要靠句法来表达,词汇辅之。[6]“特定的结构总是对应于特定的语义”,[7]汉语常以典型的“使、让”等词构成句法使役结构;而使役词化主要通过复合的方式实现,即一个表示施事动作的词,加上一个表示受事状态的形容词,构成复合使役动词。[8]在ECPNC中翻译make使役结构时,使用“使/让”等使役结构高达63.44%,顺应了汉语表达使役意义句法为主的特征。而列举的“降低”“拉近”“逗笑”等使役动词的运用,也正是验证了汉语中辅以使役动词来表达使役意义的现象。

2.符合汉语“使/让”后多接人之特征

在ECPNC中发现,有16条例句出现宾语变化,其中12句是由物变为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顺应汉语表达的特点。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笔者考察了兰卡斯特汉语原创语料库(以下简称LCMCv2)新闻报道子语料库与本语料库ECPNC中“使/让”使役结构、make使役结构后接宾语的情况。(见图1)

图1 汉语原创、英语原文、汉语译文“使/让/make”使役结构中宾语人/物数据统计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使/让”在汉语原创文本中宾语接人和物的比例相差较大,“使/让+人”的比例约占2/3,远大于“使/让+物”的比例。在英语语料中,make使役结构宾语为人和物的比例相近。由此可见,英语中make使役结构在物和人作宾语上比例相当,但在汉语中,人作“使/让”使役结构的宾语更常见。汉语译文语料宾语人和物的数量差异相对较小是受英语原文影响所致,但同时也体现了汉语表达特征,“使/让”结构人作宾语的比例高于物作宾语的比例。因此ECPNC“使/让+人”中12条例句由英文原文中物称宾语变化而来,是译者为顺应汉语表达特征所做的调整。

3.切合汉语惯用成语表达之特征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它有意义整体性、结构凝固性、风格典雅性三个基本特征。”[9](P226)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精粹,汉语成语以短小精悍著称,结构稳定,绝大部分以四字格形式出现。采用“四字格”符合汉语几千年来洗练、确切、明晰的表达习惯,同时读来铿锵有力、节奏分明。在ECPNC中,“寓教于乐”“发人深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万象更新”等成语的运用,使译文语言简洁明了,读来朗朗上口,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四、结语

本文通过语料库的方法对英语中make使役结构的汉译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翻译英语中make使役结构时,译者除了大量使用汉语使役结构(“使/让”等),适当结合宾语人物转换、宾补词类转译等来翻译,还会灵活通过使用成语、调整语序、使用汉语使役动词等方式打破使役结构,以make使役结构或其所在句为单位翻译。make使役结构的各种译法,与汉语表达特征相关,汉语中表达使役意义时句法为主、词汇为辅,使役结构宾语中人较物为多,成语使用频率较高。希望该研究结果能够对翻译实践及翻译教学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Baker,M.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A].In M. Baker,G. Francis and E. Tognini-Bonelli (eds.),Text and Technology: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3.

[2]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内涵与意义[J].外国语,2012,(9).

[3]尹岗寿.关于现代汉语使役句的语义分析[J].文学教育,2012,(12).

[4]Hornby,A.S.王玉章,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Sinclair,J.杨世强,等.柯林斯高级英语用法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袁媛.英汉使役动词词化对比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27).

[7]龙成彦.论英语中的结构歧义现象[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10).

[8]蔡芸.使役化构词规则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现代外语,2000,(2).

[9]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思动

[收稿日期]2015-10-08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省级重点项目(自筹),项目编号:201511641034Z。

[作者简介]吴丽娟(1994-),女,江苏兴化人,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王聿良(1963-),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与文化、商务翻译研究; 巩雪先(1972-),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研究。

[文章编号]1004—5856(2016)07—0069—05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7.016

A Corpus-based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ausative Construction of “Make”

WU Li-juan,WANG Yu-liang,GONG Xue-xian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anyungang 222005,China)

Abstract:The paper,based on a self-built English-Chinese Parallel News Corpus,explore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ausative construction of make in genuine materials.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the various translations are due to translators’ attempt to conform to the Chinese idiomatic usage:the analytic causative is more frequently used than lexical causative;the object of the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of shi and rang is normally people;four-character idioms are preferred.

Key words:EC translation;the causative construction of “make”;corpus

猜你喜欢

英汉翻译语料库
头韵的英汉翻译在《学术英语》的实践和研究
《英汉翻译》课程育人探索与实践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英汉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高校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探究
The Impact of Media on Society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