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
2016-08-05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450003
马 芳(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3)
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
马 芳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 对急诊科的输液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探讨并探索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120例来我院急诊科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输液护理,对观察组首先分析其身体状况并针对潜在风险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案,输液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中发生的不良状况。结果 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中,群体规模最大的是老年人和小孩,输液时间白天多余晚上,重病患者多余非重病患者,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处于焦虑与紧张状态中;对照组患者的不良现象的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年龄、输液时间、患者病情严重度和心理状态及医院护士的操作水平等因素,针对这些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有利于降低潜在风险带给患者的伤害和威胁,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急诊科;门诊输液;潜在风险;护理对策
医院的急诊科作为一个设备齐全,功能多样的专科类的综合性患者接待部门,往往会接待一些急需要抢救的患者,完成最为紧迫和关键的抢救工作,这一性质的存在使得急症科门诊输液患者会受到潜在的一些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进而给治疗效果带来一定的阻碍效果,因此,对于急诊门诊输液患者的潜在风险的研究及相应的护理策略的制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本文以120例来我院急诊科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探讨并探索相应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急诊科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2~71岁,其中老年人和小孩子主要以传染性疾病、外伤疾病、心血管类疾病和疼痛类疾病为主,夜间前往急诊部门救治的患者有10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就诊时间、主要病症等方面均没有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首先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对其发生的针头的脱落、针眼的出现淤青、身体肿胀、皮肤发热或者出现疹子、呕吐、出血等各种不良现象进行记录统计,并观察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是否发生药物感染和医院的交叉感染和用药出错等问题,对治疗中发生的不良现象进行分析,归纳输液中的各类潜在风险,并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输液护理,包括碘酒消毒,伤口包扎等,另外也和观察组患者一样,统计分析治疗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中发生涉及到的不良的潜在风险因素并比较实施以潜在风险针对性护理措施后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平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均以百分率表示,当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年龄比例:将患者的年龄区间以12、28、60岁进行分割后发现,年龄段处于12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患者在急诊科门诊治疗中占据较高的比例,占总人数的75%以上,这表明,进行急诊科门诊输液的患者中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要群体。
2.2 就诊时间:对两组患者的就诊的时间进行统计后发现,患者在晚上进行急诊的比率高于白天,白天治疗患者仅占15%。
2.3 疾病严重度:120例患者中,病情非常严重者92例,病情轻微或不会威胁到生命健康者28例,这表明,急诊输液患者中,重病患者占的比例远远高于非重症患者。
2.4 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观察和评测,发现大多数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都非常差,对照组中有42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狂躁、焦虑、紧张,观察组中有40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狂躁、焦虑、紧张。
2.5 不良事件发生比例:对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因部分潜在危险因素导致发生不良现象的人数进行统计和归纳,见表1。由表可知,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潜在风险因素归纳表
3 讨 论
通过研究可知,急诊输液的潜在风险因素主要有病患年龄、就诊时间、病情严重度、心理状态、是否发生感染、是否有药物过敏反应、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及是否规范用药等,这与倪惠琴[2]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针对以上各类风险因素,依次分门别类的加以解决,且经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的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的效果极佳。针对患者的年龄问题,从本文研究中可发现,面临较大风险的患者是老年人和孩子,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应该先进行血压、过敏性检查,并在操作时谨慎小心;针对就诊时间,因患者多在夜间接受输液,因此护士在操作的过程中应非常认真,以免因身体困乏而用错药或操作出错,医院还需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充足,避免医护人员长时间奔波劳累;针对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尤其是重症患者和中症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师的建议和指导,对患者的病情予以实时的监测;对于心理状态不良者,要对患者本人与家属加强心理干预,不时地向他们讲解一些医药知识,以免他们做无谓的担心;另外,要严格规范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行为,并注重病房环境的维持,降低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总之,在输液过程中针对这些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有利于降低潜在风险带给患者的伤害和威胁,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晓娟.急诊观察室输液患者如厕风险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2,13(2):201-202.
[2] 倪惠琴.门急诊输液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1(15):104-10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