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台文艺演出的创意与实施

2016-08-04郝晓云

记者摇篮 2016年6期
关键词:盘锦情景剧播音员

郝晓云

【摘 要】一台演出从主题确立到创意策划,从组织实施到在舞台上呈现需要一个过程,本文以盘锦广播电视台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文艺演出《峥嵘岁月》为蓝本,详细阐述了这台晚会的创作思路和创作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方台 文艺演出 创意 实施

作为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生产单位,广播电视台每年都要组织若干台演出,这些演出有些是纪念性的,如国庆节、建党、建市多少周年;有些是行业类演出,如纪念建军节、记者节、护士节等;有些是常规类演出,如春晚、儿童节、中秋节等;还有些是主题类演出,如:今年我台创作的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文艺演出。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上下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七月中旬盘锦广播电视台决定由我所在的播音员主持人培训科牵头,组织策划一台以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接到任务后,我首先确定这场演出的演员主体为盘锦广播电视台全体播音员主持人,另外还邀请了市老年大学合唱团及其它社会培训机构参与演出,演员阵容达到一百一十多人。演出以纪念抗战胜利及缅怀抗日英烈为主题,运用诗朗诵、独唱、合唱、舞蹈、情景剧、器乐演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哀悼在抗日战争中死难的同胞,缅怀在抗战中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鲜血和生命的革命先辈。

演出主题确定后我马上在全体播音员、主持人中征集演出的策划案和节目。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征集,通过认真筛选确定整场晚会围绕《不屈山河》、《抗日先锋》、《铁血担当》、《圣地之光》四个篇章展开。围绕这四个篇章选择了《松花江上》、《抗日战歌》、《我爱这土地》《不能忘》等十二个节目。由于演出时间紧的关系我们没有新创作节目,选取的这些节目很多都是观众耳熟能详、久演不衰的传统节目。

在节目创作过程中如何让老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首先在节目表现形式上力求丰富多彩,诗与歌组合、童声合唱与情景剧的搭配,朗诵用情景剧的方式表现等等不一而足。丰富多彩的节目表现形式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观众在一个多小时的欣赏过程中没有一点审美疲劳,始终处于收视兴奋状态,现场演出效果极好。

其次在节目的表现形式上也力求出新。我知道抗联英雄赵尚志烈士的亲外甥女李丹妮女士是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的退休教师,如果她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一下对烈士的思念,一定会为这台演出增色不少。通过与李丹妮老师的沟通,我们决定让李老师用独白的方式表达对舅舅赵尚志烈士的怀念。演出过程中李丹妮老师情真意切的表达使许多观众热泪盈眶,实践证明这个节目成为整个演出的一大亮点,为整场晚会增色不少。

平时我也留意观摩兄弟台和上级台的演出,在观摩的过程当中也获得了许多创作灵感,在节目创作初期我就决定这台演出不设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而是用小专题配音的形式将所有节目串联起来。配音是节目的铺垫和背景介绍,节目是配音的呼应和延伸。在配音上建议播音员用厚重、沉稳、大气、昂扬的播音基调来表现。播音员出色的配音再加上精良的大屏背景制作及音效,很好地把观众带回到那段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

为了增强晚会的地域特色,我们选择了盘锦本土作者创作的歌颂盘锦人民抗战的歌曲《抗日战歌》。这个节目接地气,欣赏之后观众更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另外在前期创作时为歌曲演唱形式加入流行元素,做到老歌新唱。由于本场晚会的演员都不是专业歌唱演员,为了保证演出效果,我们采用了“贴声”的方式。演员们在演出前在音乐总监的指导下,在录音棚事先录好节目,音乐总监在创作时加上了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让老歌听起来不但不老而且很有新意。这场演出的成功,音乐总监和执行导演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整场演出在演员的调配上我也很动了一番脑筋,全台五十多名播音员、主持人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不但播音、主持专业业务素质好,而且多才多艺,但剩下的绝大多数同志缺乏舞台表演经验。因此在演员的安排上我本着全员参与、能者多劳、以强带弱的原则。朗诵水平高的同志安排单独朗诵或几人合颂,能歌善舞会表演的做情景剧的主演,缺乏演出经验的同志先当一回配角,感受一下舞台氛围为下回演出积累经验。这次演出在演员调配上基本做到了人尽其才,同志们也都高风亮节没有为角色的分配发牢骚、闹情绪,而且表现得都非常专业。有的同志就几句台词但每次排练都非常认真,表现出了让人敬佩的职业精神。

一台演出从主题确立到创意策划,从组织实施到最后在舞台上呈现出来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往往千头万绪,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最后才能生产出受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这次活动我在台领导的支持下从其他部门抽调了几名同志分别负责演出的撰稿、服装、统筹和舞台监督等工作,大家尽心尽力、各司其职,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场朗诵会在我台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经过协调多方力量,克服了场地、灯光、音响等诸多困难。演出方案也经过反复推敲论证以期做到精益求精,前后修改了十余稿。在节目的观赏性和感染力上下功夫。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紧张筹备和辛勤排练,终于在九月二日晚八点为盘锦电视观众奉献出一台高质量的演出。

演出现场歌曲《松花江上》把观众带回了那段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岁月,演员们用真挚的情感,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和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略我国的愤怒;《保卫黄河》、《抗日战歌》等歌曲气壮山河、催人奋进,体现出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民族精神;配乐诗朗诵《不能忘》诠释了人民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一声声穿透人心的呐喊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最后演出在全体演职人员和全场观众《歌唱祖国》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这台演出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首先演出参与者在微信群中频繁互动,不断回味演出前后的点点滴滴,每个参与者都感觉从这次活动中受益颇多。其次这次演出社会效益明显,这台演出成为我市纪念抗战胜利诸多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我分别应市委宣传部和市委信息科的要求两次上报活动情况。最重要的是这台演出得到了广大观众如潮的好评,许多过誉的语言使我们

受宠若惊,在欣喜之余也备受鼓舞。

闲下来的时候我也常常回味这台演出的创作过程,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更上层楼。

(作者单位:盘锦广播电视台)endprint

猜你喜欢

盘锦情景剧播音员
难忘的科学情景剧表演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情景剧)一江之水
盘锦人工岛建设条件分析
盘锦地下流体观测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辽宁盘锦大米升级推出“玉粳香”生态大米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