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来自屠呦呦的教育力量
2016-08-04姜乃强
文/本刊记者 姜乃强
01 MingJia·名家
感受来自屠呦呦的教育力量
文/本刊记者 姜乃强
>>屠呦呦在实验中
曾经,她的头上没有太多的光环,不是院士、不是博士,甚至没有发表过很多论文,但她却一鸣惊人地夺得了诺贝尔大奖。今年“七一”之际,她作为全国8800多万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受到表彰。低调、平实、执着,这是同事们印象中的屠呦呦。走近屠呦呦,品味屠呦呦,领略她的拼搏人生,分享她的精神财富——
7月1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全国百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表彰,屠呦呦当之无愧地成为其中的一员。
6月的浙江宁波,屠呦呦铜像在其高中母校宁波效实中学揭幕。更多的青年学子表示:要以屠呦呦为榜样,不断学习进取,勇攀科学高峰。
初夏的广东惠州,作为“青蒿”渊源地的“青蒿园”,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财经媒体代表,人们希望追寻青蒿的足迹,探寻屠呦呦获得“诺奖”的秘密。
在北京,各大书店热销的《屠呦呦传》颇受青年学子青睐;屠呦呦工作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吸引了众多年轻人驻足;2016北京公务员考试更是将屠呦呦获得“诺奖”列入了考查内容。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虽已半年有余,但首位中国本土科学家获“诺奖”带给人们的感动仍在延续,并正在转化为巨大的教育力量鼓舞着人们。
春草鹿呦呦,关于屠呦呦的美丽故事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授予屠呦呦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奖的颁奖词,也是屠呦呦拼搏人生的缩写。
时间回到1977年,南方一个普通的公社卫生院,一场全力抢救病危儿童的战斗正在进行。患病儿童只有五岁,因患恶性疟疾住院治疗,医务人员已用氯喹为他治疗了一个疗程。氯喹是继奎宁之后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一种抗疟药,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公认的“王牌”抗疟药。
但是,自抗氯喹恶性疟疾出现后,氯喹的疗效大大降低。这一次,又是无效。病儿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生命危在旦夕。关键时刻,医务人员给病儿注射了一种我国自己试制的新型抗疟药。用药61小时后病儿清醒,疟原虫转阴,病儿得救了!这种高效、低毒的抗疟疾新药叫“青蒿素”。
疟疾是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全球每年都有数亿人感染疟疾并导致数百万人死亡。20世纪60年代,抗氯喹恶性疟疾在东南亚流行,美、英、法、德等国均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型化合物抗疟药,但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此时,原有的常用治疗疟疾药物氯喹或奎宁已经失效。
我国启动了举国体制的抗疟疾新药研发工程——523工程,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组成了抗疟疾新药研发大军,其目标就是找到新型有效的抗疟疾新药。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作为研究课题组组长,成为该项研究的关键人物。
从中医药的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屠呦呦带领课题组成员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对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她与其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
而仅青蒿素的提纯,他们就做了190多次实验。在1971年进行的第191次青蒿提取物抗疟疾实验中,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随后,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复方蒿甲醚……多个青蒿素类抗疟疾新药先后诞生。他们的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1979年,“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荣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来自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
显国家实力,来自屠呦呦获奖的感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来自日本、爱尔兰的两位科学家,因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共同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晚,85岁的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通过电视得知了自己获奖的消息。
屠呦呦凭借卓越的成就与巨大的贡献,摘得了世界科学界最高奖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一时间发来贺信,对屠呦呦获奖表示祝贺。面对获得诺贝尔大奖,屠呦呦平静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获得诺贝尔奖得益于集体合作研究的成果,功劳首先应该归功于国家,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一生致力于中医药科研工作,在抗疟疾药物研发中,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药方。她从中医典籍中汲取智慧获得灵感,首次采用乙醚低温提取方法,成功研制出青蒿素,令全球上亿人获益。
1990年,60岁的屠呦呦到了退休年龄,但她不愿意放弃热爱的中医药研究工作,仍坚持带学生、主持课题。在研究青蒿素的同时,她将研究方向拓展到冬虫夏草、苦杏仁、大蓟、小蓟和红药等多个中草药药物品种,并在近70岁高龄之时开始探索抗艾滋病中药药物研发的新课题。
因为青蒿素的发现,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登上了诺贝尔奖的世界舞台,举国为之振奋。屠呦呦成为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这一奖项也是中国医学界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获得诺奖,您有怎样的感受?面对记者的问题,屠呦呦表示:有些意外,却又不是很意外。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并非偶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在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期间,曾与屠呦呦共事8年。曹洪欣表示,获得诺贝尔奖是屠呦呦几十年心血投入和与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必然结果。从屠呦呦平时的言谈举止、言传身教,到获奖后的感言,都真正体现了一名科学工作者的大家风范。
>>屠呦呦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屠呦呦对科学的追求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 屠呦呦的老同事、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药理室主任廖福龙感慨:以屠呦呦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凭借对国家、对人民的满腔热爱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勇于发现、勇于创新、勇于探索,所取得的成果令人敬佩。
“围绕国家需求,克服重重困难,屠呦呦老师多年执着地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可喜可贺。这也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医药为人类做出的新贡献。”与记者谈起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如是说。
谈起屠呦呦老师四次落选院士,张伯礼表示此事令人遗憾。他说:我国现行的院士评审体制和机制值得反思。院士的构成应该是个“品”字,最上面的“口”字是事业,下面两个较小的“口”字是发表论文与得奖。论文和奖一定要托起事业,在干出事业时捎带发几篇论文获几项奖。不能唯论文论,要更多地看一个人的实际业绩。
举国上下沸腾之时,85岁的屠呦呦却显得很平静。家中,她和平时一样坐在沙发上。桌上,是她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为了发现青蒿素,屠呦呦与疟原虫“斗争”了一辈子。她大半生的时间与青蒿素为伴,至今依旧执迷不曾厌倦。
攀科学高峰,源于屠呦呦的教育力量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句来自《诗经》的名句正是屠呦呦名字的由来。青蒿,这种扎根于山野间的平凡野草,与屠呦呦有着不解之缘。屠呦呦低调朴实,朴素无华,暗香隽永,堪称医药行业乃至科学界的楷模。捧得诺贝尔大奖,她的拼搏与奋斗带给我们怎样的精神财富与教育力量?
“执着、坚忍”,是同事们对屠呦呦品格的赞誉。多年来,专心于科研工作,屠呦呦并没有发表很多的论文。她的探索与实践说明,高水平人才团队与体制机制建设,是获得创新性成果的关键。而以需求为导向,发挥领军人才作用,构建团队合作与协同创新机制,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副院长(右)、廖福龙研究员(左)与屠呦呦研究员在美国纽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
“她从不谈及自己生活中的困难,而对青蒿素研究、学科建设以及中医科学院的发展却常常是坦诚建言,一针见血。” 曹洪欣表示,在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由于屠呦呦经常就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所以很敬佩她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常主动征求她对工作的意见,并时常有意外的收获。
曹洪欣表示,屠呦呦的成功启示人们,要注重领军人才与走向世界的高层次人才的队伍建设,在教育方面要注重面向基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新需求,要更加注重全科医师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需求。要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育更多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在分享屠呦呦喜获诺贝尔大奖的同时,应该更多地思考屠呦呦是怎样做到几十年如一日投身科研的。”曹洪欣认为,屠呦呦身上的三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爱国敬业、传承创新、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不懈奋斗、勇于钻研的“钉子”精神;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勇于跨越、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烛光精神。
近日,屠呦呦记挂的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临床试验的审批有了新进展,解决青蒿素耐药性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国中医科学院已联合清华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机构,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报送了青蒿素的深化研究重大研究立项建议书,以争取获得国家更大力度支持。
屠呦呦,85年的人生同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她降伏了这棵小草,令这棵小草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青蒿素发现至今已有40多个春秋,屠呦呦也已年过八旬。耄耋之年的她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了诸多荣誉。如今,她仍然活跃在科研岗位上。她说,还想为祖国的科学研究做出新的贡献。这就是屠呦呦,一个普通而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她不仅带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带给人们难得的教育力量。
(上图为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及晚宴上的屠呦呦)
屠呦呦,生于1930年,浙江宁波人,药学家。她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她1997年任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1980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因为发现了青蒿素这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屠呦呦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