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地孕酮辅助恶性肿瘤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8-04郑文滔谢美强

关键词:甲地孕酮恶性肿瘤放化疗

温 本 郑文滔 谢美强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037)



甲地孕酮辅助恶性肿瘤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温本郑文滔谢美强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524037)

摘要:目的分析甲地孕酮结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给予单纯的放化疗治疗;B组以A组为基础给予甲地孕酮治疗;对比AB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的疼痛减轻、食欲改善、白细胞计数、体质量变化以及Karnofsky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地孕酮用在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消化道反应、对骨髓进行保护,同时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地孕酮; 恶性肿瘤; 放化疗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通常选择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案,但是治疗时产生的不良反应(体质降低、恶心、呕吐及食欲减少等)不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且还对医患关系构成严重的影响。放化疗综合治疗后,患者消化吸收及代谢出现障碍,放化疗耐受性低,情况过于严重时还可形成消极情绪。所以,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及缓解放化疗形成的恶心、厌食及呕吐等不良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来确保治疗得以顺利结束[1]。我院近来3年采取甲地孕酮配合放化疗方案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与实施单纯放化疗治疗组进行对比研究,效果显著,现对其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且全部患者的全血细胞计数基本正常、KPS评分高于60分,其中胰腺癌进行CT诊断,余下患者均进行组织学或病理学诊断。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4.25±1.35)岁。Ⅱ期3例,Ⅲ期27例,Ⅳ期20例;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类:胃癌3例,卵巢癌2例,肺癌17例,胰腺癌2例,头颈部癌8例,宫颈癌6例,食管癌4例,直肠癌7例,淋巴瘤1例;其中B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7~80岁,平均年龄(54.65±1.43)岁。Ⅱ期5例,Ⅲ期26例,Ⅳ期19例;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类:胃癌4例,卵巢癌3例,肺癌15例,胰腺癌3例,头颈部癌9例,宫颈癌6例,食管癌3例,直肠癌6例,淋巴瘤1例;AB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A组给予单纯的放化疗治疗,根据病理类型及部位进行全身化疗,化疗方案中,所应用到的化疗药物为:长春瑞滨、健泽、卡铂、依托泊苷、5-氟尿嘧啶、顺铂、表阿霉素、奥沙利铂、长春新碱、紫杉醇、培美曲塞等,化疗时间最短需要1个周期,平均为3.5个周期。放疗应用三维适型或普通照射,1周10 Gy/5次,总剂量达50~70 Gy,总共化疗5~7周。B组以A组为基础增加采取甲地孕酮进行治疗,总剂量为160 mg,选择口服方式,1次/d,连续服用3~8周,平均用药5周。AB两组患者的放化疗情况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16.0开展相关统计数据,其中计数资料运用变量方差χ2来验证,以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B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表1 AB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由表1可知,AB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不管是疼痛缓解、体重及食欲增加,还是白细胞计数正常、胃肠道反应缓解以及KPS评分等指标,A组效果显著差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A组患者中,4例患者产生四肢末端水肿症状,停药后消退,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达8%;B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以放化疗为主,但是通常会产生不少不良反应症状,比如骨髓抑制、恶心、食欲降低、呕吐以及消化道反应等,放化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耐受性明显被降低,进而导致不少患者在接受放化疗一段时间后,因为身体耐受性低后者无法接受放化疗,最终耽误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2]。对此,减少放化疗不良反应,提升患者耐受性,对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有重要临床意义。

甲地孕酮为当前临床治疗晚期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内分泌治疗药物。国外不少临床研究报道,甲地孕酮可对患者食欲形成刺激,使其体质量上升,并且还可有效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厌食与恶液质状况进行治疗[3]。我国有专家曾报道,甲地孕酮辅助治疗中晚期肿瘤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食欲及疼痛状况,且使其体质量上升,提高患者的放化疗耐受性。

本研究中将同期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也就是单纯放化疗与甲地孕酮联合放化疗各50例,开展临床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孕酮联合放化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单纯放化疗组,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文献报道大致相同,由此说明甲地孕酮应用在中晚期肿瘤患者放化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由于放化疗而出现的恶心、呕吐、厌食等不良反应,患者食欲得到有效改善,体质量上升,KPS评分升高,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另外,本研究的结果还说明,由于B组治疗时增加合适剂量的甲地孕酮,使患者的耐受性上升,不少临床研究报道指出,甲地孕酮可使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上升,大多数患者接受放化疗时,身体会出现负氮平衡状况,但当摄入蛋白质热量后,患者机体便可维持正氮平衡。此外,甲地孕酮可有效缓解由于放化疗而形成的骨髓抑制,令患者外周血细胞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我国过去有专家在临床报道中指出,甲地孕酮可使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对患者的骨髓造血进行保护,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放化疗时消化道反应,这是因为在患者放化疗时应用甲地孕酮,可对患者的下调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形成影响[4]。甲地孕酮联合放化疗应用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增加患者的食欲,使其体质量上升,疼痛程度被缓解,体力状态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骨髓及胃肠道进行保护,使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性明显上升。

由上可知,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甲地孕酮联合放化疗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值得各大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亭芳.甲地孕酮下调IL-6提高晚期肿瘤患者放化疗的耐受性[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5(26):1452-1453.

[2]高巍然.甲地孕酮对晚期姑息放化疗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3(30):256-257.

[3]Yeh SS,Wu SY,Lee TPet al.Improvement in quality-of-life meas-ures and stimulation of weight gain after treatment with megestrol ace-tate oral suspension in geriatric cachexia: results of 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J Am Geriatr Soc,2000,38 (25):1483-1484.

[4]金香顺,赵彤,田中成.甲地孕酮配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肿瘤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24(18):1564-1565.

*作者简介:温本(1967—),男,广东廉江人,副主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肿瘤放化疗工作。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115(2016)06-0687-02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6.040

(收稿日期2016-3-7)

猜你喜欢

甲地孕酮恶性肿瘤放化疗
甲地孕酮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二甲双胍联合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合并胰岛素抵抗的疗效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甲地孕酮联合TCF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口服甲地孕酮分散片及他莫昔芬片治疗晚期卵巢癌复发转移患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