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拉唑致214例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

2016-08-04朱平根雷招宝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6年4期
关键词:质子泵奥美拉唑过敏性

朱平根雷招宝

(1樟树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西 樟树 331200;2丰城市人民医院科教科,丰城 331100)

奥美拉唑致214例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

朱平根1雷招宝2

(1樟树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西 樟树 331200;2丰城市人民医院科教科,丰城 331100)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方法:检索1991年1月1日 -2014年12月31日大医医学搜索、万方医学网和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有关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214例,其中男性发生不良反应例数较多(155例,72.43%);20~ 60(不含60)岁年龄段占比较高(165例,77.10%);口服给药者(160例,74.77%)发生不良反应高于注射给药者(54例,25.23%);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较为广泛,临床表现呈复杂化、多样化;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全身反应、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表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和剥脱性皮炎。经停药(或对症处理),214例患者均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奥美拉唑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以过敏反应比较多见,各科临床医生应给予更多关注。

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合理用药

奥美拉唑(omeprazole)是第一个问世的质子泵抑制剂(promp pump inhibitor,PPI),是脂溶性弱碱性药物,特异性作用于胃壁细胞质子泵所在部位而使胃液中酸含量大幅减少,对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1]。我国于1991年开始用于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和卓-艾综合征,也可用于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静脉注射可用于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的治疗,其疗效得到临床各科医生的认同。但是,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ADR)的报道也不断增多。本文通过国内文献分析,介绍奥美拉唑致ADR的特点,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检索大医医学搜索、万方医学网和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等国内医药数据库,检索时间段:1991 年1月1日 -2014年12月31日。

1.2检索策略与分析方法

检索词:以“奥美拉唑”或“洛赛克”搭配“致”或“引起”或“不良反应”进行检索。纳入标准:患者性别、年龄、奥美拉唑给药途径与剂量、发生ADR时间明确、ADR发生、发展及转归记录较全的病例报告。剔除标准:综述性论文,重复的病例报告,记录缺项较多的病例报告。

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发生时间、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合并用药情况、治疗与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致ADR的特点与致病机制。

2结果

共检索到奥美拉唑致ADR相关病例报告214例,其中男性155例,女性59例;口服给药发生者160例,注射给药发生者54例;给药2~14 d发生者占比最高(60.75%),ADR以全身反应、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多见。

2.1性别与年龄分布

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2.2给药途径及ADR发生时间分布

奥美拉唑以口服给药途径发生的ADR最为多见(74.77%);给药30 min以内的ADR主要是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均是发生在给药后的60 min以内,而且口服给药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占比较高;给药后2~ 14 d发生的ADR占比较高,注射给药的ADR一般发生在给药后的7 d以内,详见表2。

表2  给药途径与ADR发生时间分布

2.3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较多,故其临床表现也呈复杂化与多样化,奥美拉唑致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见表3。

2.4合并用药情况

214例中,有6例所发生的ADR明显与联合用药有关,分别是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可能与两药联合使用致胃酸强力受抑,故停药后引起反跳性的胃酸分泌增加,使胃黏膜再次受到伤害所致),致口腔溃疡1例(原因不明);与伏立康唑联用致视物模糊1例,致肌病、肝功能恶化1例(可能与奥美拉唑抑制肝脏药物代谢酶,使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升高有关),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致重度结肠炎1例(原因不明),与仙灵骨葆联用致肝损害1例(可能与仙灵骨葆中的淫羊藿和补骨脂以及奥美拉唑本身具有肝毒性有关)。

2.5治疗与转归

214例在ADR发生后立即停药,轻微的ADR在停药后未进行对症治疗即自行消失,严重的ADR如过敏性休克立即就地进行救治,对症处理。经过医生及护士的及时处理,214例发生ADR的患者均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发生。

表3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

3讨论

3.1 ADR特点分析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奥美拉唑致ADR具有如下特点:①男性患者发生ADR高于女性患者。男性占比高达72.43%,这可能与男性在社会及家庭生活中所承担的压力较大,因而酸相关性疾病发生率较高,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机会较高有关。②20~60(不含60)岁年龄段占比高达77.10%。该年龄段是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中坚力量,此年龄段人群所承受的工作与生活压力最大,酸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更高,故使用奥美拉唑几率较高。③口服给药者(74.77%)发生ADR高于注射给药者(25.23%),这可能与口服制剂使用方便、费用低、患者治疗依从性高,因而在临床上使用较多有关。④ADR累及器官或系统较为广泛,故临床表现呈复杂化、多样化。但主要的ADR为全身反应、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奥美拉唑引起的这些反应可能与其特有的化学结构(苯荓咪唑环含有甲氧基)[2]、特殊的代谢途径(肝脏代谢)、特殊的药理性质(酸反跳)以及能通过血脑屏障等有关。⑤严重的ADR为过敏性休克和剥脱性皮炎,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值得注意的是,口服给药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并不少见[2],必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警惕。⑥ADR发生的时间特点:过敏性休克均发生在给药后的60 min以内,皮肤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给药60 min后,血液系统(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消化系统(如消化道出血、肝损害等)和神经系统(精神异常等)的ADR大多发生在给药2 d以上。

3.2致ADR的机制分析

由于奥美拉唑致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故涉及到的致病机制也极为复杂,有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尚需进行研究。

奥美拉唑主要ADR的致病机制推测如下:①过敏性休克是由奥美拉唑本身所致,是由IgE介导的I型过敏反应[2]。②血液系统ADR可能与奥美拉唑主要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肝硬化患者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药物与蛋白亲和力改变,因而半衰期明显延长有关[3]。③奥美拉唑停药后发生的消化道出血可能与其停药后引起反跳性的胃酸分泌增加,使胃黏膜再次受到伤害所致。致肝损害可能与奥美拉唑主要在肝脏代谢有关[3],也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4],还可能与合并使用的肝毒性药物有关[5-6]。④致严重腹泻和重度结肠炎可能与免疫功能调节异常有关[7]。由于国内消化科临床医生普遍缺乏PPI可致药源性显微镜结肠炎的意识,致使不少本属于药物引致的结肠炎被误诊为严重腹泻。⑤奥美拉唑所致的精神异常等神经系统反应可能与其可通过血脑屏障有关[8]。⑥奥美拉唑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如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或误诊,很容易演变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其致病机制可能与本身代谢(毒性)无关,也可能属于一种免疫介导的过敏反应[9]。⑦奥美拉唑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可能与其降低胃液酸度(升高pH值),从而影响铁的吸收有关[10]。

3.3合理使用奥美拉唑的建议

根据对奥美拉唑致ADR的特点与致病机制的讨论,提出几点合理使用奥美拉唑的建议,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①慎重选择用药人群: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和食物过敏史以及家族过敏史,有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的患者慎用,肝病患者减量使用,活动性及非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宜使用。②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用量与用法使用奥美拉唑。目前,国内外普遍存在PPI滥用的问题,依靠技术干预和行政干预的方法可望解决部分问题[11-13]。③建议在治疗消化道出血疗程结束时不宜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防止因突然停药引起胃酸反跳性增加致消化道再出血。④为避免急性间质性肾炎发生,临床医生在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草药和违禁药品),同时避免与肾毒性高危药物(如氨基苷类抗生素、造影剂等)合用,用药过程中加强监测,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测,对出现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症状与体征、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及时进行干预,早诊断,早治疗。⑤为避免发生缺铁性贫血,对于长期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可加服铁剂,并不宜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14]。⑥为避免肝毒性反应,对于老年患者、肝功能不良患者不宜长期、大剂量应用。不宜与肝毒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仙灵骨葆或肝脏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如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克拉霉素等合用。⑦为避免发生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对肝硬化患者适当减量使用,并定期监测血常规。⑧为避免发生低钠血症、低镁血症、高磷血症等而引起神经系统反应和心血管系统反应,建议在奥美拉唑治疗前进行血电解质检查,治疗过程中也应定期监测血清电解质。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69.

[2] 邓华,雷招宝.奥美拉唑致过敏性休克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28):43-45.

[3] 周洪,吴学文.静脉滴注奥美拉唑致肝硬化患者白细胞数减少临床观察[J].人民军医,2010,53(2):125.

[4] 聂道鸿.奥美拉唑致多系统不良反应1例报告[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188.

[5] 赵晓卫,徐灿丽.仙灵骨葆胶囊与奥美拉唑联用致肝损害及乙型肝炎再活动[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4(1):60-61.

[6] 曲彩红,黎小妍.伏立康唑与奥美拉唑可能的不良相互作用致肌病及肝功能恶化[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6):374-377.

[7] 文剑波,雷招宝.药源性显微镜结肠炎及其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4(5):290-293.

[8] 贾勤惠,宁红霞,李芳.奥美拉唑致精神异常[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6):427.

[9] 柳青,雷招宝.质子泵抑制剂与急性间质性肾炎[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4):325-328.

[10] Sarzynski E,Puttarajappa C,Xie Y,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roton Pump Inhibitor Use and Anemia: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Dig Dis Sci,2011,56(8):2349-2353.

[11] 陈子安,葛红星,雷招宝.我院门诊处方质子泵抑制剂合理用药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24):85-87.

[12] 陈子安,葛红星,雷招宝.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1):106-109.

[13] 葛红星,陈子安,雷招宝.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干预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23(10):615-618.

[14]Celecoxib may reduce risk of abdominal symptoms and anemia compared with diclofenac plus omeprazole[J].Clin Advisor Nurse Practitioners,2010,13(11):135.

Analysis of 214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Omeprazole

Zhu Pinggen1,Lei Zhaobao2
(1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gshu City,Jiangxi Zhangshu 331200,China;2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The People's Hospital of Fengcheng City,Fengcheng 331100)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omeprazole and providea reference for rational use of the drug in clinic.Methods:The data on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omeprazole reported from January 1st,1991 to December 31st,2014 in Dayi Medical Search,Wanfang Med Online and CNKI,were collect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A total of 214 case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omeprazole were collected,of which 72.43%(155 cases)occurred in male patients,77.10%(165 cases)in the patients at ages of 20 to 60(not including 60)years,74.77%(160 cases)were caused by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nd 25.23% (54 cases)caused by oral medicine.The adverse reactions involved various organs and systemic,of which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complex and varied.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systemic reactions as well as the manifestations of circulatory,digestive and neurologic systems.The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cluded anaphylactic shock and exfoliative dermatitis.After withdrawal of the drug or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all the 214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to normal,and no death occurred.Conclusion: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omeprazole is complicated and varied,most of which were allergic reactions.The manifestation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by clinicians.

Omeprazole;Proton Pump Inhibitor;Adverse Reactions;Literature Analysis;Rational Drug Use

10.3969/j.issn.1672-5433.2016.04.011

朱平根,男,主管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雷招宝,男,主任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通讯作者E-mail:fcslzb@163.com

2015-09-23)

猜你喜欢

质子泵奥美拉唑过敏性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不可小觑过敏性哮喘
说说过敏性紫癜
谨防过敏性休克
某医院临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质控效果评价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