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挺秀大雅 自然生动

2016-08-03李晖

收藏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郭熙笔法山水画

李晖

中国历史上的元代,虽然国运不足百年,但它在绘画上却是个成就斐然可观的王朝。其绘画在继承唐、五代、两宋传统基础上,又进一步有了创新和发展。题材上,有山水、竹石、梅兰,尤其山水为主要绘画内容;画格上,突出作品的文学性,强调绘画中的书法趣味与诗、画相结合,融于一体;画风上,重视“古意”和“士气”;理论上,既继承宋代苏轼、米芾、文同等文人画家的优秀传统,神似胜于形似,又发展了以简逸为上,把自然景物当作抒发画家主观思想情趣的重要手段,这与宋画对于自然景物的刻意求工求似的作法,形成了鲜明对照。

元代“文人画”的兴起与山水画的突出成就,主要来自于著名文人画家的手笔。唐棣,即是此类著名的画家之一。

唐棣(1296-1364年),字子华,号遁斋,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后迁徙吴兴(今浙江湖州),元代画家。人生中,历任青田(今浙江青田)乡检、嘉兴路(今浙江嘉兴)提控案牍兼昭磨、休宁(今安徽休宁)县尹、吴江州(今江苏吴江)知州等职,还曾待诏集贤院。唐棣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聪敏好学,文思敏慧,刻苦攻读,能诗文、擅书画,时有“神童”之誉。书画上,近得元大家赵孟頫指点,远学李成、郭熙。唐棣绘画多作山水,其山水画林木窠石、峰峦起伏,有高远、深远、平远山川之胜。画往往以工笔为主,而又有多种变化,运思布局细密精整,法度严谨,笔墨丰润,具备雄伟之气势。其画作有的取近景布局,有的则取全景构图,多有林木参天,窠石流泉,写尽山水之胜,人物刻画无论点景或是作为画眼,均刻画细致,一丝不苟,树石笔法道劲秀润,皴染细润,笔法坚定,山石质感极强,这些都是李成、郭熙画法的特点与精华所在。唐棣传世作品有《林荫聚饮图》、《雪港捕渔图》、《仿郭熙秋山行旅图》等。名著当世,诗文有《唐子华诗集》,惜已佚失。唐棣晚年返乡隐世读书作画,生活凄苦。

现与大家一起品赏现存世之唐棣珍品画作《携琴远眺图》(如图)。

此画为绢本设色,水墨山水画。画面纵157.6厘米,横111厘米,为四川博物院收藏。

整幅画面思路清晰,布局合理。远山隐约静卧,近处丘岭临水,岭上青松挺拔,杂草丛生。一身着长衣、不戴冠帽的长者,缓步于松荫之下,右腋下手携琴类乐器,神情悠然自得地凝视远方,似要去寻访老友抚琴畅谈。面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尽显出文人的孤傲、雅逸之气。令人深思,让人遐想,耐人寻味。描绘之中,展现出唐棣的笔法挺秀大雅,人物呈自然、生动的鲜明画风,不失为元代著名的山水、人物“文人画”。

画面左上角,有画家用行楷所书“至正九年秋八月上浣吴兴唐棣子华制”款署。“至正”,乃元顺帝年号,“至正九年”,即1349年;所谓“上浣”,指农历每月的初一至初十十日间的一天,同称“上氵幹”。唐、宋期间,官员实行旬休,即每十天中,官务九日,休息一日。因休息日多行浣涤(即洗涤),故称上旬的休息日为“上氵幹”或“上浣”。可知此“秋八月上浣”,乃中秋八月的上旬官休日。说明此幅《携琴远眺图》,为唐棣于“至正九年”八月的上旬官休日所作。农历八月,正是天高气爽、云淡静雅的大好时节,所以画图中充溢着秋色的神韵。也可想象出画中描绘的高士文人,正是画家自己的远眺形象。作此画的“至正九年(1349年)”,唐棣时五十四岁,也正是他绘画人生中炉火纯青时所作。

唐棣一生绘画,可他的文人山水画现存为数极少。据笔者调查,其中约两幅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幅藏于上海博物馆,另一幅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而这幅《携琴远眺图》,则是四川博物院所珍藏唐棣的唯一作品。

(责编:李禹默)

猜你喜欢

郭熙笔法山水画
《李思训碑》笔法临析(十)
我来打开山水画
宗炳与郭熙“卧游”思想的对比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大树爷爷
几多笔法写思情
笔法与临摹
俱天成,极奇妙!——闲聊画面石的独特笔法
画技高超,皇帝变迷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