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光辉:创新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加快合作社三产融合
2016-08-03侯军明
■文/本刊实习记者 侯军明
全国人大代表陈光辉:创新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加快合作社三产融合
■文/本刊实习记者 侯军明
全国人大代表陈光辉
全国人大代表陈光辉是从事茶叶种植、加工、检验和销售30多年的专业工作者,探索、实践、研究出复合式循环农业模式这条新路子。为了让更多农民享受到这种新模式带来的好处,他在2009年发起成立了新林草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供应农民种苗600多万株,发展立体种植基地10021亩,带动农户5000多户,2011年建立了多维生态茶园示范基地1万亩,使每亩茶园农林产品收入达万元以上。今年“两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陈光辉。
谈发展:创新是合作社发展内生动力
《中国农民合作社》:关于复合式循环农业模式,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它的内容及成效。
陈光辉:复合式循环农业模式就是打破传统农业的单一,借助自然生物组合的力量,通过生物组合智造技术破解复杂的生态系统难题和农民社会群体问题,利用生物免费为农民打工,让农民省钱省肥省力省工省农药。这种模式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减少非自然物质介入,例如,稻田里养青蛙吃虫,把虫变成青蛙肉,减少农药使用;茶园里利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林下经济作物来抑制杂草生长,不使用除草剂;果园里利用鸡、鹅来吃草、除草,把草变成鸡肉鹅肉,养殖场把动物的粪便转化成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把废弃物变成肥料、饲料、能源……通过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将生物链、产业链循环到底,不污染环境。
利用动植物杀虫、驱虫、养虫,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了病虫害,解决农药使用和残留问题;利用林上、林中、林下多植物种植保护生态和水土,产生的废弃物用于发展养殖业,养殖产出的废物变成有机肥,解决化肥过度使用引起土壤污染、退化问题。通过这种立体复合式循环生态系统的建立,节省了投入生产的费用,得到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微生物多渠道产生的收入,还改善了农地环境,提高了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形成了一种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发展模式。
从目前实践来看,这种立体复合式循环农业模式为从事养殖业的农民以及稻农、果农、菇农等带来了良好示范,让山区茶园实现了水、肥、光、热、电、土、气、植物、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立体茶园多种花叶果实亩收入达到5000元—10000元,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乡亲们脸上也多了久违的灿烂笑容。这两年我接待了其他合作社农民来参观,他们听完介绍后直竖大拇指,说也很想干。这种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60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在国内复制推广。
谈资金:建议加大国家层面的金融体系支持力度
《中国农民合作社》: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是否遇到过资金困难?您对解决合作社融资困难有什么建议?
陈光辉:我自己的公司和合作社为了探索复合式循环农业模式,十几年来投入了8000多万元资金,期间出现了好几次资金链断裂危机,可谓栉风沐雨,最后是通过公司股权抵押贷款、亲朋好友借款、政府帮扶等多方努力才渡过难关。
目前的金融政策与新型经营主体生产实际不配套,农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合作社成员本来就不富裕,农村生物资产、耕地、小产权房屋、农林产品等还不能到银行进行抵押贷款,导致当前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合作社不能融资就很难做大做强。
建议国家加大合作社的科学研究投入,重点支持不同地区、不同模式的农业发展探索试验,同时加大合作社的信贷投入,以更加改革开放的政策、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的一整套政策来扶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农产品不能融资抵押有其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价格不稳定等现实因素,但是可以进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像房地产一样的金融借贷体系、保险保障体系、评估体系、信用体系来解决融资难问题,最好能有这方面的法律、政策、制度出台,使其与扶持合作社的政策串联成环,不脱节,环环相扣,可操作。
谈人才:农业效益好了,人自然就回来了
《中国农民合作社》:合作社对于人才建设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陈光辉:对于合作社,人才短缺是另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合作社尤其是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能吃苦的人才,新林草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的是“产学研+公司+合作社+成员+基地”的模式,公司的人员可以作为技术员和指导员与合作社进行对接,参与生态茶园示范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危机,不过农业从业人员依然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我认为只有农业种植养殖效益提上来了,跟在外打工纯收入相等或者差不多的时候,才能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回归农业,做回新农民。
陈光辉在田间指导生产
谈未来: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中国农民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合作社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陈光辉:合作社应创新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创建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改革实验区,通过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然后在全国各地复制推广。
希望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通过多种途径给予实验区项目支持,帮助解决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问题,关键是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支持新型农业模式实验区建设。要想改变落后的农业模式,必须重新设计亩收入达到5000元—10000元的新型复合式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创建实验区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利于土地高效、规模化流转,大幅提高农民土地收入。
二是支持一二三产业高效融合的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实验区建设。国家能从实验区建设中发现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切实的方针、政策,便于经验总结、复制推广。
三是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正如刚才所说,目前金融政策与新型农业模式创新不配套、与一二三产业融合不配套。除了解决农业融资难问题,还要解决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用地和实现产业融合高税负的问题。
四是尽快建立新型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综合标准化体系。中国农业不能没有标准,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能没有标准,到银行融资不能没有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必须通过农业标准化体系规定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最大使用量和废弃物最大排放量。
五是解决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农民“主人翁”缺位问题。通过新型模式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尽快培养懂技术、懂科学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