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合作社更适合小而美
2016-08-03
■文/本刊记者 双 槐
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合作社更适合小而美
■文/本刊记者 双 槐
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
马瑞强是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毕业后回家创业,先后领办了一家种植合作社和一家农机合作社,主要种植甜玉米和青贮玉米。他也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内蒙古代表团最年轻的成员。今年“两会”间隙,本刊记者专访了马瑞强。
自己的合作社不再负责生产
“太累了!”谈到合作社运营,马瑞强感概道。一直到2015年,合作社的运营模式都是流转农户土地,由种植合作社提供农技服务,农机合作社负责从种到收的作业,成员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服务者,又是生产者。但是,这种模式出现了不少问题,总的效益也不好,农机服务有一些盈利,种地却赔了钱。“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等靠要’的思想太严重了,成员都指着合作社,干活没有积极性,这是制约发展的最大问题。另外,改变农民太难了,有时候说半天他也不明白,就是明白了他也不听,非得拧着。”马瑞强说。
2016年,马瑞强对合作社经营模式做了一些调整。他把土地分成500亩左右的块,进行公开分包,成员可以承包,非成员也可以承包,大家条件一样,由种植合作社提供农技服务,农机合作社提供农机服务。马瑞强介绍到,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把生产者和服务者两个角色掰开了,合作社不再负责生产,只提供服务,由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什么都做就什么也干不好。二是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成员承包土地,种多种少、种好种坏,自己承担风险,积极性就上去了。
合作社更适合小而美
几年的合作社运作,马瑞强有了深刻的体会。他认为,合作社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实操起来太困难了。一是带头人难找。没有好的带头人,合作社根本无法运作。带头人要是农民中的佼佼者,还得思想活跃,很难在农村找到这种人。二是发展有问题。随着合作社快速发展,对接、整合外部资源更为重要,合作社在这方面能力较差。三是管理有问题。“合作社不是现代公司,实行成员民主管理。如果每次开会,都要问这个成员是否同意,那个成员是否同意,合作社还能发展吗?”马瑞强形象地描述到。
对于合作社的发展,马瑞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首先,合作社是一种更适合农村的一些能人来引领的组织。合作社的思路与企业的思路还是不同的,实行现代企业管理还是有难度,农村能人土生土长,更了解、适合合作社的运作。其次,合作社应定位于中小规模。合作社本身的产权不清晰,发展不成熟,相应的配套系统还没得到完善,导致了一些职能无法承担,与企业相比处于劣势地位,比如难以承担项目、无法征地、融资困难。因此,合作社实现大规模发展不太现实,更适合小而美,就土地规模来说,经营两三千亩地比较合适。最后,合作社应精耕于服务。农业生产环节风险太大,从事二三产业需要更多的现代生产要素,相比之下,专业性的服务比如农机服务,是合作社擅长的领域。
发展“互联网+农业”须政府解决问题
今年“两会”,马瑞强提了两个提案,一个是“互联网+农业”,一个是“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
马瑞强介绍到,“互联网+农业”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农业电商、农技服务、农业金融、农资下乡等,目前还没有一种模式可以说是成功的。2015年,马瑞强做了一个农技服务APP,农民下载使用这个APP,有专家为他实时解答问题,跟微信的使用方式一样。“但是,推广APP的费用太高了,农村的距离太远,受众又分散。实际上,现在‘互联网+农业’最大的问题是落地困难,都不知道从哪儿落地,让农民来用你这个东西。”马瑞强分析了具体的原因:一是农村网络普及还不够,现在全国还有五六万个农村没有宽带。二是农民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不高。三是所有的“互联网+农业”最后一定要做到交易,不是帮农民卖产品,就是帮农民买产品,基于交易才有盈利。但是,农村的电商环境很差,“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
马瑞强提出,发展“互联网+农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问题,包括农村网络建设、物流体系建设等。“发展农村物流,更多的是公益性事业,快递企业是不太愿意去做的,政府投资、企业运营是比较好的一种模式。”马瑞强说。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渐进式的
今年,“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一个热词,马瑞强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现在一些农产品过剩严重,国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收购,这对农业提出了很大的要求。2015年玉米国家收购价格一斤掉了两毛钱,今年要求调减种植面积1000万亩,到2020年调减5000万亩。其他的作物品种日子也不好过,玉米调减这么大的面积,其他小品种作物面积就是增加几百万亩都受不了。这是一个难题,现在一些农民都不知道该种什么了。
马瑞强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推进,但农业上的改革都是渐进式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虽然政府对农业供给侧改革已提出了具体的方向,但有的问题还需理性看待:关于一二三产业融合,要考虑能融什么?除了城郊和个别地方,偏远的农村缺资金缺人才,基础设施差,几乎是没什么可融。关于提高品质,现在不是种不出来好东西,是种出来没法卖出去,这是最大的问题。优质优价体现更多的是品牌,但培育品牌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很长的时间。关于旅游休闲,大城市周边发展得较好,但在偏远的地方,想做也做不了。关于降成本,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主要方向,但目前土地流转价格很高,巴彦淖尔这样的地方流转一亩土地都达到三四百元,对种粮来说太高了。农民把土地当作“命根子”,要切断这个“命根子”,还得需政府提供配套的社会保障,而这需要时间。关于农村电商,其实目前还没有太多成功的例子,生鲜很难做电商,大宗农产品也做不了。所以,目前农村电商只是一个补充,还不是主流。
怎么办呢?马瑞强给出了一个策略,就是与龙头企业合作,成为企业的原料基地,保证大部分产品有销路。“比如,合作社种了1000亩土地,可以和企业签订800亩订单,生产大路产品,价格可能低一点,但销量有保障;剩下的200亩可以进行摸索,发展特色产品,培育自己的品牌和市场。这是一种现实、稳妥的做法。”马瑞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