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红人中的亚文化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

2016-08-02白蓉粟斌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网络红人亚文化金钱

白蓉 粟斌

摘 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红人的日益活跃,他们的成名过程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对中学生产生的影响也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网络达人的走红方式与思想观念明显异于常人,具有明显的集体与团体特征,属于亚文化范畴。这类文化现象对认知发展尚未成熟的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网络红人里存在的亚文化因素对中学生产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以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网络红人 亚文化 中学生 发展

亚文化,在学界又被称为集体文化或者副文化。它指的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由此可以看出,亚文化是独属于某个集体的思想和文化现象,区别于大众。网络红人是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涌现出来的一批人,大多数因想法和行为跟普通人有所不同而走红于互联网。网络红人大多以搞笑和娱乐大众为目的,成名的方式也多颠覆传统、张扬个性、极具个人特点,这些都具有典型的亚文化特征。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的网民里,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也是网络红人的主要追捧者。中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处于一种既懂事又不完全清楚的状态中,即各种认知过程都在发展但又都发展得不完善。其年龄也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处于简单的、无意的阶段,其思想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他们极容易受到网络红人的言行影响,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网络红人身上所具有的亚文化因素与中学生关系密切,并且对其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网络红人中的亚文化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

1.急功近利

网络红人的成名往往不需要很长的时间,有些甚至在一夜之间暴红,而选秀节目是他们走红的主要方式。正因为如此,近年来的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快乐男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这类节目之所以如此受众人的追捧,就是因为大家都渴望快速成名。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一夜成名的功利主义思想,与我们所倡导的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成功观念背道而驰,带有明显的亚文化特点。

这种急功近利的亚文化思想对中学生思想的腐蚀作用是非常大的,让中学生在学习中易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学习不脚踏实地,希望通过走捷径的方式获取成功。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特定的发展顺序,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思想会让中学生树立不正确的学习目的,并且让他们认为既然其他事情都可以走捷径,那么学习为什么不可以呢?如果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也能让自己取得好成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长此以往,这种亚文化因素会对中学生的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2.哗众取宠

哗众取宠是指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以取得群众的支持。某些网络红人为了博取众人的眼球,会选择用一些夸张的、标新立异的行为以达到走红的目的。这种思想与行为也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与主流文化提倡的做事应该实事求是有一定出入。

2009年10月,一名叫罗玉凤的女性在上海地铁陆家嘴站散发相当雷人的征婚传单,开出七条令人啼笑皆非的征婚条件。该事件被人记录并上传互联网,引起激烈讨论。她就是网络红人凤姐,一个各方面都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重庆人,却以非常人之举博取众人眼球一炮而红。凤姐2010年11月受到美国中文电视邀请赴美面试,在电台面试失败后提出加入中国民主党美东党部,借机申请政治避难而在其签证到期前递交美国绿卡申请。2010年底又在其微博透露绿卡申请受挫而去外地餐馆打工。2011年12月,因散布危险言论而在美国遭人控告,或被美国遣返。在这期间,她还扬言要竞选美国总统,做出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

凤姐的这些做法引起大家的热议,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学生。凤姐长得不好看,甚至有些雷人,却开出了一大堆条件极高的征婚条件。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哗众取宠的亚文化现象,表现为对自我的认识不够明确。而这种思想会让中学生认为:只要做一些匪夷所思、不合常理的事情,就会有很多人注意我,就能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错误引导中学生用不恰当的方式炫耀自己,以吸引人眼球;对自己的认知不准确,企图通过其他不正确的方式引起大家的关注,这种观念对中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好高骛远

目标是个人成功的基础,激励着大家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奋斗,树立一个正确合适的目标是成功的前提。当今社会,很多人自卑不敢有目标,但也有一些人的目标过于宏大,不太符合自身的实际水平。一部分网络红人因为好高骛远,说出的大话啼笑皆非而被大家熟知。这类不同于常人的言论实质上是亚文化思想的体现,影响中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树立不切实际并且不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2014年4月,微博上一个名为“王守英是仙女”的账号迅速走红。王守英是一名来自山东的农村姑娘,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设计师,并且让自己设计的作品走上国际的舞台。她的微博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作品,但她设计所用的原材料都是一些废弃的东西。例如烂菜叶、一次性杯子、塑料布等等,她用这些东西设计出来的东西在大家眼里其实根本不能算作品。王守英追求自己梦想的行为本身并没有错,她把自己设计的作品放到众人面前也是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不是嘲笑。但她的做法之所以不被大多数人认可,就是因为她过于好高骛远,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实力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才会有这样一系列让人唏嘘的举动。

中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目标的难度应该适中并且符合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的目标才会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而网络红人中好高骛远的亚文化因素则会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产生不利的引导。

4.拜金主义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古语充分表明了金钱的巨大作用。正因如此,金钱是这个社会大部分人每天早出晚归的目的。但也有人说“金钱是万恶的根源”,这是因为有些人在追逐中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一味地追求金钱而用错了方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这是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对待金钱的正确方式。但现在网络上有很多人毫不避讳自己对金钱的喜爱,表现出对金钱的盲目追求和崇拜。代表这种群体观点的亚文化同样对中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让中学生对金钱盲目追求和崇拜,以金钱和权力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马诺,身兼演员、平面模特、节目主持人数种职业,这个88年生的女孩因在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的大胆言论和毫不掩饰的物质欲备受争议。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且无业的男嘉宾问马诺:“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么?”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还是坐在宝马里边哭吧。”这段对话一炮而红,人们之后一直叫她“宝马女”。“拜金”“相亲擂台常驻霸主”“宝马女”是马诺得到的回击,甚至有人专程奔赴节目现场只为了好好“教训”她一番。中学生若长期接触这种只为金钱而活的拜金主义亚文化现象,可能也会树立一种盲目崇尚金钱的错误价值观。

二、应对措施

亚文化本身只能代表某个特定集体的价值取向,而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他们的思想对大众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好的一面。针对这些网络达人们身上的亚文化因素,我们应该多策并举,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扬其积极的育人作用,找到避免选秀节目消极影响的有效对策,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就整个社会而言,要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接受的教育必然应该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对于那些传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负面思想的网络红人,应该提出警告并严厉打击。学校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的地方。学校建立“绿色网络”等机构,能够对中学生的认知起正面的引导作用。家庭则是孩子心灵的港湾,青少年的认知与家庭和父母有密切的联系。家长应该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而不是忙于自己的工作忽视孩子。很多学生的认知问题都源于跟父母的交流不够,子女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护,当然就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网络上。这样一来,网络亚文化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就会更大。

这其中,学校教育始终是对中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学校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纯洁教育环境是降低负面思想对学生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老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必须要从一言一行上严格要求自己,为中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的教育环境。在课堂中,老师应该秉承正确的教育理念,对积极正面的网络达人进行宣扬。特别要注意对那些可能对中学生认知产生不良影响的思想进行遏制或者正确引导,阻止其在学生认知范围内的影响继续扩大。同时,学校还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社团活动,让中学生就最近的网络红人进行讨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观点当然不尽相同,这样做能够让学生中的主流意见把一些思想偏激的学生带回正道,有利于发扬积极的方面,否定消极的思想。当然,在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老师的正确引导。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解决网络达人对青少年认知不良影响问题的方法等待我们去摸索。

综上所述,要解决网络红人的这些不良亚文化因素对中学生影响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是扩大社会主流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力,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是明确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的责任,形成规范化的网络环境,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靖鸣,王瑞.网络红人现象的生成与反思——以近期网络红人罗玉凤和小月月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1(3).

[2] 阮晶晶.浅议“网络红人”现象[J].青年记者,2011(5).

[3] 胡疆锋.恶搞与青年亚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8(06)

[4] 武慧婷.谨防“网络红人”现象背后的低俗化倾向——以“凤姐”、“犀利哥”为例[J].学理论,2011(7).

[5] 吕东刚.“凤姐现象”之教育学反思——兼论网络低俗文化对当前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2010(12).

[6] 杨聪.浅析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5).

[7] 班建武.流行文化或亚文化——当代青少年文化属性辨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5).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网络红人亚文化金钱
二则(金钱下的木偶)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语丝画痕
二则
把脉“腐败亚文化”
那些蹿红的电子邮件
亚文化,在商业围城中起舞
网络红人“糖妹”
金钱的人生之旅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种体现主文化的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