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8-02郭爱华
郭爱华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最新你的数据统计表示,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增速达到60-70万,大量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显。因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种环境下,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服务,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就业指导;问题;对策
由于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例如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国家改变原有的就业政策,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进入了新阶段。针对这样的新形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良好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不断的加强,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寻找有力的解决策略,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
1 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
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1]。
1.1 外在因素
1.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和教育因素两个方面。家庭教育是学会兴趣爱好形成的主要因素。教育因素主要是指学校的学科教育对就业的影响因素。很多学校不考虑就业前景开设的专业导致毕业生毕业后不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更有些冷们专业需求量少,但是学校对招生情况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导致供过于求。
2.职业的发展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增加了很多类别的职业,对同一职业也有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这些都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3.经济因素
毕业生更多的选择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就业的机会也会增多,但是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是也会造成人才拥挤,不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价值。
1.2 内在因素
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内在因素是指毕业生的自身因素,包括毕业生就业心理职业理想、择业观念和择业技巧能力等。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或多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就业的成功率。影响就业尤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就业的素质能力,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的整体水平相对有所下降,这就要求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应该不断的提高。
2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就业指导的内容单一,更新较慢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主要是教授就业的基本知识和常识,不但内容相对单一,大多都是就业形势的介绍、国家的政策法规的介绍、就业信息以及求职技巧的培训等,而且培训也过于简单。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更新也比较缓慢,这样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开展。
2.2 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性和职业性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很多都是学校和学院的老师分管,这些老师缺乏基本的关于就业指导的系统知识,专业性不够强,而且也很难投入大量的精力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上。老师们也只是收集和发布各类的招聘信息,做一些派遣的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来。
2.3 就业指导方式单一
目前,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相对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也是通过就业指导讲座、就业信息等方式进行。这些无法针对学会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是严重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不能够很好的利用现在教育技术进行很好的就业服务指导,方式过于简单,相对滞后。
2.4 就业指导理念不够清晰
目前,很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过于单一,就业态度相对消极,就业理想化太过严重,期望过高等问题。这些不仅是学生生活阅历缺乏,也是就业指导缺乏造成的。很多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志愿选择事业单位或者是国企等稳定的工作岗位上,忽略了自身的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就业观念的过于单一继而加剧了就业形势。还有很多毕业生受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缺乏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勇气,缺乏主动性,导致错失了很多机会。再有就是毕业生不能够正确的定位,就业观念与现实差距太大,从而束缚了找工作的视野,增加了就业难度。当前毕业生缺乏责任心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在就业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5 就业指导缺乏时效性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只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就业指导的各种讲座课程也只安排在最后一年完成,这样的安排导致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严重滞后。这使得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其作用[2]。
3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策略
3.1 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责
首先,学校应该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多教授实用性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社会,从而能够更科学的进行就业的选择。其次,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多举办一些实用性的就业指导教学和讲座等,让学会了解更多的就业指导。多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技术,开展研究型探讨性教学。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建立专业性的就业指导工作,能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很好的服务平台。另外,学校应该利用各种资源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更过的就业信息。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能够更好的培养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只有明确了工作职责,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就业指导的功能,更好的服务于毕业生,服务社会。
3.2 转变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注重毕业生的正确职业观。当前毕业生的择业观普遍追求稳定和安逸,优先选择事业单位或行政单位,具有创业理念的毕业生很少。但是,社会的安置能力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紧随时代的步伐,改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积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这就要求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具有前瞻性,将创业的思想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学校可以开设财务、法律、管理等大学生创业必备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知识和创业实践能力,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3.3 增加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时效性
为了能够让毕业生快速有效的就业,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该贯穿整个教育阶段,从早抓起。从学生步入校门,学校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方向。这样学生可以尽早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能够有目的的、有条理性的明确学习目标。并且应该注重学生的择业心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积极的择业观。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就业服务,更重要的是做到人尽其用的目的。
3.4 加强外部合作
学校应该加强外部合作,与人才服务部门建立联系,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做到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与市场的需求相配合。学校应该主动与企业进行联系,与企业密切沟通,了解其需要的人才方向,进行有目的的推荐,既保证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还能及时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并且要及时做好反馈工作,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并且能够提供意见,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3]。
4 结语
目前,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毕业生个人价值的实现问题,更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高度的重视。大学毕业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学校应该增强就业指导服务,引导毕业生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单晨茜.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2]李艺军.高校就業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9):78-79.
[3]邓淑容.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