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伪装,反观现实
2016-08-02武俊宏
武俊宏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谍战剧的创作可谓蒸蒸日上。2015年播出的《伪装者》自开播以来就广受好评,收视率22天蝉联榜首,网络播放量日均过亿,剧情和剧中人物迅速成为观众讨论的热门话题和网友刷屏的对象,是当之无愧的年度现象级谍战大剧。本文通过分析《伪装者》人物形象、叙事策略、主题情感等方面的艺术特色,反观谍战剧在发展过程中的突破口。
【关键词】谍战剧;《伪装者》;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50-02
电视剧《伪装者》是由山东影视传媒集团、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由李雪执导,胡歌、靳东、刘敏涛、王凯领衔主演,以抗日战争中汪伪政权成立时期为背景,通过上海明氏三姐弟的视角,讲述了抗战时期上海滩隐秘战线上国、共、日三方进行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殊死较量。而其独到的视角,多维度的谍战格局,也使其赢得业界和受众的认可。
一、塑造多元形象,触动真情实感
首先,作为电视剧的灵魂,优秀的人物形象不仅有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且还会使剧情更有魅力。电视剧《伪装者》中的人物形象多元且搏人眼球,在人物选择上导演分别选用颜值较高三人组:大哥明楼,管家明诚,三弟明台分别由靳东,王凯,胡歌饰演,使谍战剧主角年龄成功的实现由“年长者”向“年轻化”过渡,这在某种程度上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粉丝群体。同时,这些人物的服装造型也颇费功夫,如明楼的风衣,已经成为标配,还显示出明楼的大哥风范。而剧中的汽车、老宅、街道也都体现出“老上海”的味道。
其次,人物身份的多重伪装也是该剧的一大亮点。人物身份或深或浅,明家的每个人都有两重以上的身份设定。大哥明楼原型为中共史上罕见的“五种身份”的特工袁殊,在剧中他具有三重身份,不仅是汪伪政府要员,还是军统特工“毒蛇”,更是中共地下党的一员。他身居要职,在日本间谍的眼线下潜伏工作,甚至还要与汪伪“76号”间谍机构的蛇蝎美人汪曼春谈情说爱。不仅如此,明楼还兼顾军统和地下党的情报工作。他的每一次计划,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牵一发动全身,所以他一直在情义与国家大爱中纠缠。大姐明镜和弟弟明台也分别由两重身份,他们各自在不同的身份中不断变化,来完成各自身上肩负的任务与使命。这种多维度,多角色的谍战格局使电视剧由浅到深,层层递进。
再次,《伪装者》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独具特色。电视剧一方面继承了小说、戏剧、电影关于人物功能的理念以及人物形象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电视剧的人物拥有其创作生态环境所决定的特点。①《伪装者》中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各司其职,在不同的阵营中彼此叠加,相互作用。剧中主角明台这一角色的塑造侧重于扁平化,他天资聪颖,性格直率,尤其突出的是他身上正直的品格。桀骜不逊的他在去港大求学的路上被军统特工要员王天风相中,成为特工“毒蝎”,而在之后的情节中,每次行动虽然都成功了,但因为他善良的作风,导致了其作事风格总与上级命令要求不一置,这也是他最终加入中共地下党的原因所在。相比明台,明楼人物性格呈现圆形化特点,圆形化的人物总是被赋予一种神秘与迷人的气质,吸引受众去接近人物内心,满足受众强烈的欲望和好奇心。明楼一出场就给人以贵公子之感,但随着剧情的发展,特别是当他的层层身份逐渐展现出时,他的内心得到多元化展现,特别是在面对国与家的难以抉择这种复杂的矛盾时,这一角色变得更加立体化。
除此之外,剧中的几位配角也都个性饱满,丝毫不逊于主角。军统特工于曼丽身世极具传奇和神秘色彩;而反派女一号汪曼春心狠手辣,一方面虐遍明家姐弟,另一方面又深爱明楼;贼头贼脑的梁仲春却有着一个中国人的心;孤独冷漠的桂姨也都为本剧提供了不少看点。在整部戏中,人物没有绝对的正与恶,反而更多是一种强者对强者的人物对抗,受众看起来也就感觉很精彩。
二、凝练巧妙叙事,引发受众共鸣
《伪装者》巧妙地将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进行跨时空连接。一方面,谍战剧所展现的事情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与现在的时空相比有一定的距离感,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距离感,吸引受众想去了解那段过去发生的故事;另一方面,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把自己带入到那段已经过去的历史之中,并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将现代的主观意识形态带入到剧中所展现的那个时代中去。
叙事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②多角度叙事往往比单一叙事更富有表现力。以往很多谍战剧都是单一线性叙事,而在《伪装者》采用多层叙事,其中的故事的发展是通过粉碎计划、狩猎计划、死间计划、丧钟计划等多重计划来展开的,中间还夹杂着许多小计划,这些计划之间也是彼此关联。例如,由王天风策划的死间计划贯穿全片,在明台加入军统后正式启动;而狩猎计划是因为明诚捡起明台行动过程中遗留下的手表这一幕被南田科长看到才实施的。每个计划的主要针对者也不同,粉碎计划是明台回到上海后的首件奇功,狩猎计划的虽然是由明台进行的,但是明楼却站在全知的视点,这种多角度的安排能使受众全面了解剧情,并增强观看欲望。
相较于其他剧种,谍战剧的悬念和冲突也是其叙事中的主要手段。恰当的悬念能够带动受众的紧张情绪。《伪装者》大到情节设计,小到细节处理都给人以悬念重重之感。比如在明楼以“毒蛇”的名义命令明台刺杀明楼时,虽然其真实目的是为了铲除南田科长,但是明台却以为要杀害哥哥而内心矛盾,此时受众虽然明白并不是杀害明楼,但对该计划也并不清楚,因此对于明台的举动充满紧张感。情节的不断推进实则也使冲突不断发展,而种种冲突背后蕴含的则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性格,经历与处事原则。剧中最精彩的冲突桥段之一当属明台,明诚,明楼三人在客厅互相拿枪指着对方了,三个人你争我抢的台词对白,拿枪指着彼此的动作则将明家三兄弟之间相爱相杀的矛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为加强冲突,导演还特别选择特写镜头,将冲突扩大化,而正是这场戏使兄弟之前的矛盾关系得到缓和。
三、展现家国情怀,符合主流观念
如今,谍战剧通过一些革命象征符码和文化意象体系去建构受众所需要的幻象世界,其中融合了家国叙事、革命伦理与精神信仰的多重变奏。它以一种大众狂欢的姿态建构革命历史与民族想象的美好图景,对当代社会秩序与结构进行重新反思,在历史的追忆和现实的对比中带给受众革命胜利后的幸福和满足。③而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一定聚焦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极具表现“个人——家庭——社会”全景式、立体化的关系图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伪装者》则完成了一次从“以国为家”向“家”“国”结合的冒险,构建了一种浓重而又成熟的家国情怀。剧中在明台被王天风掳走当特务时,明楼说:“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可以去死,我的兄弟不能?”明楼对明台 “先有国后有家” 的教育等许多细节都将家国联系在一起。在面对家国问题时,自我内心的一种拷问以及在国难面前愿意奔赴前线,却不愿意亲人赴死的矛盾情怀多次展现。的确,在面对国家大义时,割舍下手足之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最后矛盾在明楼坚定的信仰,明台由一个爱国者转变为抗日者的情境中得到解答。这种将家国放在一起思考的设置在近几年的谍战剧中无疑是一种创新。
作为融合偶像剧、家庭伦理剧、历史剧、悬疑剧等多种类型剧种的谍战剧,其中必不可少的当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而主流文化是指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体系,反映着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代表着其文化发展的方向。④《伪装者》则较为成功地弘扬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一点体现在剧中大篇幅对亲情的展现上,明楼对大姐的尊敬与关心、对明台的严格与爱护;明镜对明楼的信任、对明台的宠溺;明台对姐姐兄长的依赖等等这一系列温和内敛、富有磁性的爱。这样的安排符合我们当下所倡导的家庭之间长幼有序,和谐相处的观念。同时,这种浓浓的兄弟情就是剧中紧张氛围的避风港湾,四姐弟的家国情怀也是建立在家庭之上对国家的爱。
相比亲情,剧中对爱情的刻画虽然比重较少,但却很有新意。当下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在表现爱情时为了更有戏剧冲突而设置第三者,婚外情等等,并将爱情与金钱、权力扯上关系,使美好的爱情变得过于复杂。而在《伪装者》中,明台和陈锦云的爱情为谍影重重,悬念多变的谍战戏中增加了一道充满诗意的风景。剧中两个人因身份的差异以及性格,职业的反差而以伪装的身份面对彼此,与真实的自我存在很大差距,但在一次次任务中巧合相遇后,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剧中也只有这段爱情是不伪装的。这样的爱情表现更加纯粹,更加真实,受众也会不由自主地被这样的爱情吸引,体会美好的爱情,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另外,王天风和明台的师生情谊也是耐人寻味的。从两人第一次在飞机相识,到明台在军统部队训练,再到死间计划明台亲手杀死王天风,师生两人的深厚情谊也得到了体现。如明台离开部队时,两人告别时王天风送明台手表的细节,将师生两人难舍之情和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明台在王天风亲自安排下亲手杀死王天风的那个片段以及后来明台明白该计划的全过程后的表现,则进一步加深了战争中的师生情谊的弥足珍贵。
由此可见,《伪装者》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传递作品主流价值观时采用时尚新颖的包装模式来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还在于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将爱情、亲情、师生情的情感纠葛和戏剧冲突融合,更在于其从真实的历史中寻找人内心真正的情感,把人回归到真实的层面上以情动人,而这些也是今后谍战剧创作中应该去努力学习并需要突破之处。
注释:
①倪学礼.电视剧剧作人物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96.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8.
③李城,欧阳宏生.21世纪中国谍战剧的文化生成[J].现代传播,2013(1).
④张军,李国辉.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