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创新扩散视角下的电子政务回应性实证研究
——基于全国923家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的在线测评数据

2016-08-02殷存毅叶志鹏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

殷存毅 叶志鹏 杨 勇(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政府创新扩散视角下的电子政务回应性实证研究
——基于全国923家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的在线测评数据

殷存毅叶志鹏杨勇
(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摘 要:提升电子政务回应性,是电子政务发展由以政府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的核心内容。然而,我国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探索这些区域差异背后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含义。本文借鉴政府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电子政务回应性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全国923家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回应性的在线测评数据,对该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我国县级政府电子政务普遍面临回应率低、回应速度慢以及回应质量差等问题,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2)电子政务回应性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最佳,西部地区的回应速度最慢,东北地区的回应质量最差。(3)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区域差异主要与制度因素有关,存在着“同侪效应”;但与公众需求和财政投入等经济因素关系不显著。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制度引导,加快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的创新扩散过程;另一方面,县级政府需要扭转以往电子政务发展的硬件投入视角,转向“以公众为中心”的需求视角。

关键词:电子政务;回应性;政府创新扩散;县级政府

一、引言

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ICTs)的迅猛发展,催生出了电子政务时代。2000年以来,大量文献探讨了电子政务发展在促进政府办公效率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府际合作的改善、政府问责的改进,以及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决策民主化进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Curtain et. al,2004;OECD,2005;Heeks,2006;Robertson&Vatrapu,2010;阎波、吴建南,2015)。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核心内容。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起步于1999年,得益于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试点改革和相关政策规划的积极引导,各级政府相继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①但与此同时,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却长期停滞不前。据《2014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545,几乎与2012年的0.536持平,位居全球第70位(UN,2014)。按照Layne&Lee(2001)提出的“电子政务发展四阶段论”,我国大多数政府门户网站仍处于“信息发布阶段”,少部分进入“在线服务阶段”,而真正实现“垂直整合阶段”和“水平整合阶段”则少之又少。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所面临的“强建设,低绩效”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传统的供给视角——强调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硬件投入。但实际上,电子政务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用户(公众)的满意度,也即需求视角(Andersen&Henriksen,2006)。在这一全新视角下,电子政务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政府回应性(Wicklund,2005;Gauld.et.al,2009)。电子政务回应性(Responsiveness of E-Government),是指利用电子服务来提升政府响应居民需求的能力(OECD,2005;Gauld. et.al,2009)。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大量探讨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这一研究热潮的兴起表明,加快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不仅是提升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关键内容,更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型、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动力。然而,目前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区域发展差异巨大(汪向东,2009;马亮,2013),尤其是直接响应民众公共服务需求的基层政府更是如此。本文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现状,图1便显示了我国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水平的省际差异情况。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为什么我国县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会呈现出如此显著的区域差异?哪些因素加强或阻碍了县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

图1 中国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水平的省际差异图

本文剩余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通过文献梳理,并借鉴政府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考察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对我国县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回应性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第四部分利用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对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检验。最后是本文结论与政策含义。

二、文献述评与理论框架

(一)文献述评

对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水平的有效评估,是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可以分别借鉴已有研究对政府回应性和电子政务的评估方法。其一,政府回应性的评估文献。一些研究利用针对公众的问卷调查来评价政府回应性的优劣(邓红军,2008;李和中、高娟,2011),以及针对官员的问卷调查来考察不同政策的政府回应性差异(孟天广等,2015)。但该方法的缺陷在于,不同的问卷题目设置和选项分类可能影响最终的评估结果,并且问卷抽样调查受制于调查成本等因素,还面临着严重的样本代表性问题。其二,政府门户网站绩效的评估文献。这类文献通过构建绩效指标体系,对政府门户网站的互动性、回应性以及公众使用意愿等内容进行测评(张敏娜,2006;卢泓宇,2010;Liu et.al.,2012;张岩等,2014)。然而,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在线打分,实际上都依赖于构建一套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将导致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及其权重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势必将显著影响评估结果。除此之外,已有研究的调查样本都十分有限,调查对象也以省级、地级市政府为主,缺乏对县级基层政府的大规模调查研究。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抛弃传统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估方法,转而运用一些田野实验(Field Experiment)的方法进行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的测评。目前,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研究取向。其一,网络问政,即公众通过网络等非正式渠道向政府表达诉求后的回应情况(Meng et.al.,2014)。例如,孟天广和李锋(2015)利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网络问政平台上的公民与政府行为记录,来评估政府回应性。其二,通过政府电子邮箱和政府门户网站的网页互动两大回应渠道进行回应性测评(Gauld.et.al,2009),目前这一评估方法主要集中于国外电子政务研究领域。这种方法的操作步骤是,向政府官方邮箱发送一个问题,并以回应时间和回应质量作为电子政务回应性的两大评价标准。这一操作做法受到了该领域奠基性文献(West,2004;Decman,2005;Kunstelj&Decman,2005)的广泛青睐,并引领了一波实证研究浪潮。例如,Gauld等人(2009)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比较分析,类似的方法还被用于评价丹麦(Andersen et.al,2011)、斯洛文尼亚(Decman,2005)以及德国(Mestanlaroglu&Huntegeburth,2015)等国家。

针对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已有研究却鲜有涉及。基于第一种评估方法,孟天广和李锋(2015)检验了时空因素、议题归属和诉求表达方式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但其缺陷在于:一方面,由于人民网平台拥有极高的透明度,“不受地方政府控制”(孟天广、李锋,2015,p20),因此几乎无法体现府际间的样本特征和行为差异。另一方面,这一研究路径尚未提出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用以评估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基于第二种评估方法的大量研究文献,也仅停留于电子政务回应性水平的测度层面。近来,Chen et.al. (2015)一文在考察威权体制的政府回应性来源时,对中国县级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实验性测评。但该文的重点在于探究不同社会诉求的政府回应性差异,而非对回应性水平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因此也就忽略了对电子政务回应性区域差异成因的考察。

总体而言,已有文献仍然存在着不少有待进一步推进的工作:(1)基于政府邮箱和网页互动的回应性评估方法,尚未被用于中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水平的测度研究中。(2)已有研究较多关注中央联邦政府和州/地方政府(对应于中国的中央部委和省级政府),但较少关注基层政府(马亮,2012)。实际上,县级基层政府是最贴近辖区居民需求的政府层级。尤其是随着民生福利和纯公共产品超越经济增长,成为公民提供政治信任的新源泉,即县级政府合法性的来源逐渐由经济发展向公共服务逐渐转变(孟天广、杨明,2012),其电子政务发展对居民需求的响应尤其值得关注。(3)已有研究仅关注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水平的测度,而未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系统性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便大大削弱了理论研究的政策含义。

为此,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进行改进。第一,利用电子邮箱和网页互动交流两个政府回应渠道,对中国县级政府电子政务的回应性水平进行测评。第二,我们将调查对象由中央、省级和地级市政府层面,转向县级政府层面,从而帮助我们透视中国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发展状况。第三,基于电子政务回应性水平的测度,并运用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理论框架

本文尝试借鉴政府创新扩散理论,构建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府创新扩散领域的研究便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这一理论可简要拆分成政府政策创新和政策扩散两个步骤。从概念界定来看,政府政策创新是指“一个地方政府首次采纳的政策或项目,无论这个政策或项目已出现多久,也无论其他政府是否已经采纳它”(Walker,1969)。而政策创新扩散是指“一项政策创新传播的过程就是扩散,它包括一种新思想随着时间在社会系统中的交流”(Rogers,2003)。换句话说,政府创新扩散是一个政府的选择影响到其他政府选择的相互作用的过程(Braun&Gilardi,2006)。因此容易理解的是,“政策扩散本身也是政策创新过程,政策创新和政策扩散其实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同一个政府过程的观察”(朱旭峰,2014)。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可以将政府电子政务的回应性建设视为一个政策创新扩散的过程。当第一批地方政府加强其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时,便启动了政策创新过程;而当其他地方政府随之加强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时,便启动了政策创新扩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疑会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而当扩散过程完成时,区域差异也随之消减。因此,我们需要重点探究政策创新扩散过程的驱动因素,这些因素也恰是导致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

对于正处于频繁政策变迁过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政策创新扩散理论在我国有着极强的适用性。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该理论分别对我国的政务中心制度、养老保险政策、城市行政审批制度以及“城市网格化管理”政策的创新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 (杨静文,2006;赵慧,2013;Zhu&Zhang,2015;朱旭峰、张友浪,2015;林雪霏,2015)。不仅如此,我国学者还对该理论框架进行了修正和发展。例如,朱旭峰(2014)基于我国实践尝试构建了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动力模型,并从背景、主体、客体和媒介等方面归类了相关影响因素。但这一归类方法涉及大量无法测度的变量,这便为实证研究带来了困难。与此同时,基于西方政策创新扩散经典理论中所强调的“学习、竞争、模仿、强制”四大机制(Shipan&Volden,2008),马亮(2012、2013、2014)创新性地将电子政务(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看作是政策创新扩散的过程,并将影响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的相关利益者(包括政府的竞争对手、政府的学习对象、公众及上级政府),以及地方政府自身的组织资源与能力因素,整合到一个系统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当中。

借鉴上述开拓性研究成果,本文也从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的相关利益方视角,构建地方政府政策创新扩散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主要由府际竞争、府际学习、上级压力、公众压力以及地方政府组织资源与能力等五方面构成。其中,由于府际竞争和府际学习都涉及相邻地区政府的发展水平,本文将其合并成横向府际竞争变量。横向府际竞争与上级政府的纵向行政压力构成了地方政府促进其电子政务回应性政策创新扩散的制度性因素。此外,公众压力(也即公众对电子政务回应性的需求)和政府组织资源与能力(以财政规模表示)则代表了影响电子政务回应性政策创新扩散的相关经济因素。

1.制度因素。首先,横向府际竞争和学习因素,无疑是促进政策创新扩散的关键性制度激励因素。一方面,当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被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后,必将引发横向的县际竞争(张五常,2009)和县级政府官员的“锦标赛竞争”(周黎安,2007),地方政府即有动力加强其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以期在“同侪竞争”(孟天广、苏政,2015)中胜出。另一方面,周边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水平越高,也越有利于政策创新学习效应的发挥。其次,从纵向行政压力来看,在我国单一制政治制度背景下,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行政考核要求直接塑造了下级政府的行为逻辑。因此,当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的监督越强,就越有可能激励下级政府加强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

研究假设1.1:横向府际竞争越激励,越有可能促进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

研究假设1.2:纵向行政压力越大,越有可能促进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

2.经济因素。首先,从公众需求和压力角度来看,在西方的语境下,“选票政府”必然要响应民众的需求和压力。然而,我国地方政府现阶段更多承担着地方经济发展职能而非公共服务职能。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政府缺乏直接响应公众需求和压力的考核动力。其次,从政府组织资源与能力视角来看,在主流的政策创新扩散理论中,财政组织资源与能力是促进政策扩散的重要基础。但具体到我国现阶段的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而言,这一影响机制并不一定成立。以政府财政能力为例,在目前电子政务发展的供给视角下,地方政府更多地将电子政务发展视为一个简单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投入问题,而忽视了公众的需求视角。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即政府财政投入规模与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之间的错位。

研究假设2.1: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并不响应公众需求和压力。

研究假设2.2:政府组织资源与能力并不显著促进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

总体而言,如图2所示。地方政府采取政策创新扩散策略,是一个受到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约束下的理性选择行为。然而,在传统的电子政务发展思维下(在图中表示为经济因素的调节变量),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面临着脱离政府财政投入和公众需求的困境,这是区别于西方理论的关键。这意味着,现阶段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的区域差异,主要由各地区的制度激励差异造成。本文第四部分,将对上述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图2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三、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区域差异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借鉴西方文献中常用的电子政府回应性评估方法,对我国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的回应性水平进行在线测评。调查的时间段为2015年1月30日(周五)晚至2月2日(周一)早,从而消除了因占用政府工作日时间所导致的测评时间误差。样本范围包括全国22个省份(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和自治县样本,以及全国的区级政府样本),由此剔除了体制差异及民族政策因素,最终确定了923家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其中包括233个县级市)作为在线测评对象。②

调查包含电子邮件和网页互动两种回应性渠道。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找到每一家政府门户网站“政民互动”栏目下的县长/市长信箱(或领导信箱),并分别填写一份包含若干选择题的留言,具体的内容是以课题组名义询问该地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提交留言之后,记下相应的查询码和密码,以便登陆查询回复情况。第二步,针对部分只有领导信箱电子邮件地址的样本,则向该邮件地址发送问题,并搜集其回复情况。

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相关指标的定义如下:(1)回应速度。划分为2天以内、一周以内,以及一个月以内三档,并分别设置虚拟变量。(2)回应质量。根据回答质量,划分为以下四类:A.既按要求回复(邮件回复),且完整回答。B.未按要求(网页回复),但完整回答。C.按要求回复(邮件回复),但未回答。D.既未按要求回复(网页回复),且未回答。此外,还可以按照完整回答与否,设置虚拟变量。③

(二)调查结果

电子政务的回应性评价可以拆分为两个层次:其一,回应的数量及回应率;其二,回应时间(速度)和回应质量。图3和表1显示了本次调查结果的基本情况。

首先,从电子政务的总体回应情况来看,在923个调查样本中,只有108个给予了回应,回应率只有11.7%,与西方发达国家2010年之前的调查数据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图3显示了回应率的区域差异。可以看出,江苏(15.38%)、浙江(24.53%)、福建(20%)、广东(12.5%)等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云南(26.32%)、贵州(16.67%)、四川(20.48%)、陕西(21.21%)等西部省份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中部省份只有湖南(17.07%)达到了平均值以上。因此可以初步判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电子政务回应性水平显著高于中部地区。这似乎意味着,电子政务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不大。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区域差异?这仍需进一步的因果效应检验。

图3 中国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数量与回应率情况

其次,从电子政务的回应速度及质量来看,可以看出,我国县级政府的回应速度极慢。例如,丹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回应时间中位数都在5个小时以内,这意味着在一个工作日内基本能够给予回应。但反观我国,在108个回应样本中,能够在2天内回应的样本比例也不到40%。如果放到总样本中来看,这一回应比例更是降低至4.55%,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响应速度完全不具可比性。最后,从回应质量来看,在108个回应样本中,做出完整回答的样本只有62个,比例只有53.63%,这意味着,接近一半的回复均为无效回应。如果放到总样本中进行比较,完整回答的比例只有6.72%。(见文后表1)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县级政府在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建设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回应率低、回应速度慢以及回应质量差等诸多问题,总体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中我国较为靠后的排名位置。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快提升我国基层政府电子政务的回应性水平,则有必要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帮助找出具备政策可行性的优化措施。

四、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样本选取与变量描述

由于调查总体回应率只有11.7%,且在未回应的88%的大样本中无法识别回应速度和回应质量等关键因变量。因此,在接下来的计量分析中,我们着重利用已回收的108家回应样本进行研究。表2汇报了计量分析主要变量的基本情况。

(1)因变量。因变量主要包括回应速度和回应质量两项。依据划分标准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为若干组因变量,后文的计量分析将交替使用上述所有因变量,以检验其稳健性。

(2)自变量。利用本文第二节中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影响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的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都纳入到自变量中。其中,本文用横向的府际竞争和纵向的行政压力来刻画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制度背景因素;用县级的经济规模、政府规模以及公众需求规模来刻画县级政府提升回应性速度及其质量的经济激励因素,也即包括了政府供给能力和公众需求水平。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我国现阶段县级政府电子政务的回应性建设主要与制度因素有关,而与经济因素关系不强。

(3)控制变量。本文还考虑了政府级别和区位因素两个控制变量。部分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4》和“中国区划地名网”(www. xzqh.org),其余数据均来源于本文的调查结果及其整理。(见文后表2)

(二)相关性分析

上述研究假设的提出暂不考虑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表3报告了主要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情况。结果表明,县域政府规模和经济规模、需求规模的相关系数分布为0.9432和0.6626,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据此,我们将经济规模和需求规模变量剔除。此外,政府规模和行政级别相关性也高达0.4982,实践观察也容易理解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联,我们将在后文的计量分析中考虑两者对电子政务回应能力的中介影响。(见文后表3)

(三)模型设定

除回应质量的第一种度量方式以外,其余因变量均属于二分哑变量,这样的结果在计量分析中称为“二元型响应”现象,因此不适用于OLS经典回归。这种“二元型响应”现象的研究可以选择(逻辑)曲线形式,即为Logit模型。Logit模型是将逻辑分布作为随机误差项概率分布的一种二元 (二分/二项)离散选择模型(Binary Logit),广泛运用在利益、效益、效用最大化原则条件下的选择行为分析中。本文的分析软件是Eviews7.0,针对二元因变量利用Logit回归模型;针对连续型变量则利用经典OLS回归模型。

(四)结果讨论

表4报告了以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回应速度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需要注意的是,以一个月为划分标准的回应速度,无法得到使得整体回归方程显著的拟合模型,因此舍去相应的伪回归结果。此外,表格中也只汇报能够使得整体方程显著的拟合结果。

模型(1)和(2)汇报了以2天(48小时)回应时间为界限的拟合结果。我们发现,横向府际竞争显著提升了电子政务的短期回应速度,也即那些回应率较高的省份确实有助于其辖区内的县级政府提升其短期回应速度。事实上,按照国际惯例,48小时以内的电子政务回应速度才被认为具有较高的政府回应性。这种“同侪效应”(孟天广、苏政,2015)意味着,随着某一省份电子政务回应性整体水平的提升,便会自动产生激励县级政府提升电子政务回应速度的制度激励环境,这非常类似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所强调的 “合法性机制”(周雪光,2003)。此外,还可以看到纵向行政压力和政府规模分别提升和降低了电子政务的短期回应速度,但均不显著。前者符合理论预期,但为什么财政支出规模的增加没能反而降低了回应速度?这有待进一步的理论考察,但确凿无疑的是,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没能相应地带动该县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两者显然是脱节的。最后,在区位因素的控制变量中,东部地区显著地提升了回应速度,而西部地区显著地降低了回应速度,这一结果基本符合我们的直观理解。

模型(4)和(5)则汇报了以一周的回应时间为界限的拟合结果。我们发现,横向府际竞争因素仍然显著地促进了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回应的中期回应速度,但其概率值有所降低,说明横向制度因素的激励作用在减弱。此外,东部和西部区位因素仍然显著地提升和降低了电子政务回应速度,但其概率值同样有所降低。有意思的是,与短期回应速度一致,其余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也都与中期回应速度无关。

总体而言,模型(1)至模型(4)的回归结果较为稳健,并发现了县级政府在提升其回应速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同侪效应”。这意味着,传统的官员“锦标赛”晋升理论(周黎安,2007)不仅适用于解释地方政府间在发展地区经济方面的竞争,也同样适用于解释地方政府间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的竞争。此外,回归结果也说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电子政务回应速度方面确实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汪向东(2009)和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14)的考察结果。(见文后表4)

表5报告了以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回应质量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其中,模型(5)和模型(6)运用OLS回归模型,对划分成四个等级的回应质量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模型(7)至模型(9)则运用Logit模型对按照“是否完整回答”划分为虚拟变量的回应质量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模型(5)和模型(6)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政府行政级别因素显著地影响了县级电子政务的回应质量,也即:县级市政府的回应质量显著地低于县级政府的回应质量。这一结果较为令人费解,一般而言,县级市政府的工业化水平和财政实力都要优于普通县级政府,那么自然也会促进其电子政务回应质量的提高。不过,在这两个回归方程中,县级政府规模和需求规模也都未能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上述困惑,即:电子政务回应质量与该县的财政规模和需求规模都无关。另一个延伸出的结论是,电子政务绩效和电子政务回应性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有些县级政府网站的绩效评价较高,但其回应性却较差,实际上这本身便背离了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初衷,县级政府门户网站恐怕沦为了“一副表面华丽,但无实质内容的空壳子”。此外,横向府际竞争和纵向行政压力的制度变量系数均与表4中关于回应速度的回归结果一致,这表明,上述的制度因素对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影响效应较为稳健,尽管两者均未显著。最后,区位因素的回归系数表明,东部地区的回应性质量仍然其他地区,但该影响并不显著。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县级政府回应质量显著地低于其他地区,这也是该回归模型的主要发现之一。

我们进一步对模型(7)至模型(9)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县级政府行政级别因素仍然显著地降低了电子政务回应中“完整回答”的概率。有趣的是,模型(8)还发现,县级政府规模,也即财政支出规模显著地降低了回应质量。但在模型(9)中,政府行政级别因素仍然显著,但概率值有所降低,然而政府规模因素由显著转变为不显著。这说明,政府规模充当了政府行政级别影响回应质量的中介变量,并且只表现出部分的中介效应。具体来说,一方面,县级市政府增加了政府规模并降低了回应质量;另一方面,县级市政府通过其他影响因素降低回应质量。实际上,这进一步佐证了前文中的论述,即:县级财政支出的增加,非但没能促进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和回应能力的提升,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县级市的回应质量不如普通县级政府的重要原因。最近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县级政府财政回应性,并不必然与财政规模直接相关(尹恒、杨龙见,2014)。此外,在区位控制变量方面,并未发现采用第二种度量方式的电子政务回应质量存在任何的地区差异。最后,制度因素似乎对“是否完整回答”的回应质量不起任何作用,这与前文的回归模型都有所不同。这意味着,制度因素对电子政府回应性的促进作用仅表现为回应时间而非回应质量,上述体制性激励因素的积极作用极其有限。(见文后表5)

五、本文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借鉴政府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923家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的在线测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水平普遍较差,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的问题包括:没有联系邮箱和互动网页、留言后没有回复、回复速度极慢,以及回复质量极差等问题,而上述问题恰是我国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2)与电子政务发展绩效类似,县级政府电子政务的回应性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就回应速度而言,西部地区显著低于其他地区,但就回应质量而言,东北地区显著低于其他地区。(3)通过考察回应速度的影响因素发现,存在着明显的横向县际竞争的“同侪效应”和纵向行政压力,但后者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尽管回归系数不显著,政府规模与回应速度存在着反向作用关系,这说明目前的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与政府财政投入无关,而与制度激励有关。(4)最后对回应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县级市政府的回应质量显著地低于县政府,这一结果十分稳健。与此同时,政府规模因素显著地降低了回应质量,这进一步说明行政和财政资源的投入均与电子政务的回应性建设无关。

本文研究具有以下几点政策含义:(1)地方政府为获取经济增速下滑后新的合法性来源,必须要加快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这要求县级政府必须转变传统的电子政务发展观念,由以政府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提升政府门户网站的回应性能力。(2)为有效发挥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的“同侪效应”,可取的途径便是要提升省域整体电子政务水平,从而营造出一种激励后发县级政府加快回应性建设的“合法性机制”。(3)增强地市级政府对县级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的统筹能力。尽管纵向行政压力的正面影响并未显著,但我们在数据搜集时确实发现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案例。例如,福建省三明市统一建立了“三明市12345政务服务平台”,各县级门户网站政务互动的信息都先反馈至这一平台的市级信访局,再由该平台统一协调,指定县级信访局协调各县级部门进行互动反馈。调查结果显示,这一做法有效提升了电子政务的回应性水平。

本文的研究不足如下:(1)为保持调查工作的统一性,本文均采用领导信箱作为调查对象。但实际上,一些政府网站除此之外还设置了其他一些互动交流栏目,例如办事咨询或各部门信箱等,以及近年来新兴的政务微博等(马亮,2013)。此外,一些政府网站也将信访功能整合到领导信箱中,这使得我们的问题提交被当做“非信访事件”而被退回,上述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回应率。(2)本文回归方程的整体拟合度普遍较低,尽管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这一结果情有可原,但仍无法避免会遗漏一些重要的解释变量。例如,政府回应性建设应当是一个双向反馈过程(曾敏,2011),因此那些影响公众使用政府门户网站的因素也极有可能反向影响政府电子政务的回应性(邓红军,2008)。当然,这也构成了后续研究的可行方向。

注释:

①据《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4)》显示:截止至2014年初,我国副省级以上、地市级、县级地方政府的网站覆盖率分别达到了100%、100%和80%。

②关于抽样范围,剔除港澳台地区容易理解;剔除直辖市,因其下辖区县一般属地厅级,与其他省份区县不具可比性;剔除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样本,是为了剔除民族政策差异的影响;剔除区级政府样本,则是因其受地级市影响较大,跨区人口流动较大,地级市政府回应性往往涵盖了下辖区级政府,况且区级政府不具独立的财政收支体系。关于抽样方法,除河南、贵州、陕西三省(随机确定)采用定距抽样外,其余省份均采取全范围抽样。总体而言,样本数量基本具备代表性。

③需要指出的是,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并未将“是否(完整)回应”作为电子政务回应性的因变量之一。一方面,是为了沿用已有文献的变量定义;另一方面,由于调查的回应率较低(11.7%),完整回答的比例更低(6.72%),这使得运用该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的误差较大。

参考文献:

[1]邓红军.用户使用视角的政府门户网站效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

[2]李和中,高娟.从区域治理的差异性看我国政府回应性的构建——基于我国东中西部的实证比较[J].新视野,2010,(1):40-43。

[3]卢泓宇.政府门户网站回应性测评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10。

[4]林雪霏.政府间组织学习与政策再生产:政策扩散的微观机制——以“城市网格化管理”政策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5,(01):11-23。

[5]马亮.政府创新扩散视角下的电子政务发展--基于中国省级政府的实证研究 [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7):117-124.

[6]马亮.政务微博的扩散:中国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3,(02):169-191.

[7]马亮.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国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电子政务,2013,(9):50-63。

[8]孟天广,杨明,转型期中国县级政府的客观治理绩效与政治信任——从“经济增长合法性”到“公共产品合法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4):122-135。

[9]孟天广,李锋.网络空间的政治互动、公民诉求与政府回应性——基于全国性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 [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7-29。

[10]孟天广,苏政.“同侪效应”与“邻居效应”:地级市非税收入规模膨胀的政治逻辑 [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2):165-176。

[11]孟天广,杨平,苏政.转型中国的公民意见与地方财政决策——基于对地方政府的调查实验 [J].公共管理学报,2015,(03):57-68。

[12]汪向东.我国电子政务的进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子政务,2009,(7):44-68。

[13]尹恒,杨龙见.地方财政对本地居民偏好的回应性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4,(5):96-115。

[14]杨静文.我国政务中心制度创新扩散实证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7,(6):41-44.

[15]阎波,吴建南.电子政务何以改进政府问责——ZZIC创新实践的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5,(02):1-12。

[16]曾敏.政府门户网站市长电子信箱回应性解读[D].中国人民大学,2011.

[17]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14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R].北京: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14.

[18]周黎安.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19]张敏娜.地方政府门户网站互动性测评研究——以广州市及九个辖区政府门户网站为例[D].暨南大学,2006。

[20]张岩,邵飞雪,常永华.我国西部市级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回应性的比较研究——以陕西省咸阳市、榆林市、汉中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4,(31):273-275。

[21]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M].中信出版社,2009。

[22]朱旭峰.地方政府创新经验推广的难点何在——公共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评述 [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17):63-77。

[23]朱旭峰,张友浪.创新与扩散:新型行政审批制度在中国城市的兴起[J].管理世界,2015,(10):91-105.

[24]赵慧.中国社会政策创新及扩散:以养老保险政策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6):44-48.

[25]Andersen,K.V.,&Henriksen,H.Z.,e-Government Maturity Models:Extension of the Layne and Lee model[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6,23(2),236-248.

[26]Andersen K N,Medaglia R,Vatrapu R,et al.The Forgotten Promise of e-Government Maturity:Assessing Responsiveness in the Digital Public Sector[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1,28(4):439-445.

[27]Braun,Dietmar,and Fabrizio Gilardi.2006."Taking 'Galton's Problem'Seriously Towards a Theory of Policy Diffusion."[J].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18(3):298-322.

[28]Chen,Jidong;Jennifer Pan;Yiqing Xu.Sources of Authoritarian Responsiveness:A Field Experiment in China[J].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7 AUG 2015,Pp.1-18.

[29]Curtain,G.,Sommer,M.,&Vis-Sommer,V.(Eds.).The World of E-Government[M].New York:Haworth Press,2004.

[30]Decman,M.Responsiveness of e-Government and the Case of Slovenia[C]..Proceedings of the 5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Government,2005,pp.127-136.

[31]Gauld R,Gray A,McComb S.How Responsive is e-Government?Evidence From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9,26(1):69-74.

[32]Heeks,R.Implementing and Managing E-Government:An International Text[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6.

[33]Kunstelj,M.,&Decman,M.Current State of e-Government in Slovenian Municipalities[J].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e-Government,2005,3(3),117-128.

[34]Layne,K.,&Lee,J.Developing Fully Functional e-Government:A Four-Stage Model[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1,18(2),122-136.

[35]Mestanlaro?lu B,Huntgeburth J.Assessing and Comparing E-Mail Responsiveness in the Bavarian Public Sector[C].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tschaftsinformatik,March 4-6 2015,Osnabrück,Germany.

[36]Meng,T.,Pan,J.and Yang,P.,Conditional Receptivity to Citizen Participation:Evidence From a Survey Experiment in China[J].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2014,1-35.

[37]OECD.e-Government for Better Government Paris [M].Paris:OECD,2005.

[38]Robertson,S.,&Vatrapu,R.Digital Government[J].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44,317-364.

[39]Rogers,Everett.2003.Diffusion of Innovations.New York:Free Press.

[40]Shipan,Charles R.,and Craig Volden.2008."The Mechanisms of Policy Diffusion."[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2(4):840-57.

[41]UN.United Nations e-Government Suvey 2014:e-Government For the Future We Want[R].New York:United Nations,2014.

[42]Wicklund,H.A Habermasian Analysis of the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Potential of ICT-Enabled Services in Swedish Municipalities[J].New Media and Society,2005,7(2),247?270.

[43]West,D.E-Govern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rvice Delivery and Citizen Attitudes[J].Public AdministrationReview,2004,64(1),15?27.

[44]Walker,Jack L.1969."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mongthe AmericanStates."[J].The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3(3):880-99.

表1 中国县级政府回应性的基本情况

表2 主要变量描述

经济规模 连续变量Eco 该县2013年GDP经济因素自变量《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4》政府规模 连续变量Gor 该县2013年财政支出规模需求规模 连续变量Dem 该县201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政府级别  虚拟变量Lev  县级市设定为1,其余为0  区划地名网控制变量虚拟变量De  东部省份为1,其他为0区位因素本文整理虚拟变量Dne 东北省份为1,其他为0虚拟变量Dw 西部省份为1,其他为0

表3 主要自变量的相关系数表

表4 电子政务回应速度的Logit回归分析结果

表5 电子政务回应质量的OLS和Logit回归分析结果

(责任编辑 方卿)

中图分类号:D0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76(2016)04-035-(11)

收稿日期:2016-3-1

作者简介:殷存毅 男(1955-)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叶志鹏 男(1990-)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勇 男(1984-)清华大学 博士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sponsiveness of e-Gover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Yin Cunyi/Ye Zhipeng/Yang Yong

Abstract:How to enhance the responsiveness of e-government becomes the core issue of the research on e-government in China. However,the responsiveness of e-government in China's county level shows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thu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behind this situation has meaningful theoret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Based on the government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velop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analysis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responsiveness of e-government,through an experiment survey on the 923 counts'government portals.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1)The responsiveness of e-government in the country level remands in a bad situation,which is far behind the developed counties.(2)There ar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iveness of e-government.(3)It is mainly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but not the economic factors which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responsiveness of e-government.This research helps us find that the institutions building is the effective way leads to a high level responsiveness of e-government.

Keywords:e-Government;Responsiveness;Government Innovation Diffusion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电子政务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省级电子政务云建设应用工作的通知 青政办〔2017〕24号
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的变革
经济信息体系结构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兵团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智慧城市时代的电子政务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电子政务系统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