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传》三桓势力与鲁昭公权力斗争中的昭公悲剧

2016-08-02李亚玲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左传悲剧成因

李亚玲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左传》三桓势力与鲁昭公权力斗争中的昭公悲剧

李亚玲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摘要:《左传》作为一部专门记载鲁国大事件的史书,亦是从鲁国视角出发看诸侯国之间的权力倾轧与争战威胁。然而在鲁国的历史中,世卿制的沿袭与三桓势力的出现,使得鲁国国君的国政大权逐渐被大臣所取代,大夫当权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对三桓势力与鲁昭公权力斗争事件的梳理,从而可以探索出昭公在德行、用人、礼义方面的不足与缺失,进一步探究昭公悲剧的成因。对鲁国大臣与诸侯王争权现象的研究,亦是对整个春秋后期政治权利下移的探索,对于鲁昭公悲剧的分析也可以进一步探究出鲁国衰落的主客观因素。

关键词:左传;三桓;鲁昭公;悲剧;成因

鲁昭公时期是鲁国五百多年历史中彻底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而其中三桓势力与鲁昭公所进行的权力斗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捋清历史脉络,还可以进一步分析鲁国彻底走向衰落的主客观原因,具有一定的时代和历史意义。故而,我们要分析鲁国历史,首先就要明确何谓三桓。

鲁庄公之弟季友在安定鲁国、立鲁闵公与鲁僖公为君之事上功劳卓著,予之封邑费,司马迁在《史记·鲁世家》中比之《左传》还加了“季友为相”四字,更是凸显了季氏的地位。而孟孙氏继庆父之后,采邑于成;叔孙氏继叔牙之后,食采邑于后阝。于是季、孟、叔三家,鼎足而立,并执鲁政,谓之“三桓”。而后来东门氏杀嫡立庶,专权十八年,其间三桓势力有所反弹,鲁宣公也曾与东门氏合力“欲去三桓,以张公室”[1]778。在求助于晋国的归途中,鲁宣公薨逝。季友之孙季文子遂逐东门氏,使之退出鲁国政坛。再一次奠定了三桓、尤其是季氏家族的地位,使其长时间内基本立于不败之地,开始了季氏独大的局面。

一、三桓势力与鲁昭公的权力斗争

(一)季氏扩充军备,试图夺取政权

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叔孙豹卒,而“季孙谋去中军”[1]1259。昭公五年春,最终“舍中军”。然而此时想要去掉中军的季武子,恰恰是当年要增加中军的人。季武子这样做目的何在?我们试做分析。在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季武子将作三军”[1]986,在他的独断坚持下,最终“作三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1]987。而按周礼“王六军,大国三军”①,鲁国自然应该有三军。但自文公以来,鲁国国力衰弱而只能听从霸主之令,军多则贡多,遂减掉中军,只剩上下二军,属于公室。季武子作中军,将公室军队一分为三,三家各有其一,实则是将公室的军事权力彻底剥夺,鲁国国君看似地位崇高,其实并无实权。对于三桓所操控的军队,“季氏尽征之”,杨伯峻解释说“无论采邑或近郊之民,出卒乘者,季氏免其田赋;不出卒乘者,加倍征其田赋”[2]1261。从这里可以看出,季武子免参加军队的百姓的赋税,其实是在为自己收买人心,让军队可以为己所用。百姓为了减免赋税,便不得不投身到季氏的军队中。竹添光鸿的《左氏会笺》中称“季氏欲专其人民,故假立中军,因以改作也”[2]1249。而叔孙氏和孟孙氏却会考虑到青壮与老弱,而不尽征之。

季武子在昭公五年做出的去中军的决定,却是另外一种削弱王室权力的方式。《春秋》之传曰:“舍中军,卑公室也。”[1]1261虽然是去中军,然而却是“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皆尽征之,而贡于公”[1]1261。全都改为征收军赋或田赋,然后将所得向诸侯君上供。诸侯君也只能靠权臣进贡维持尊荣,大大削弱了诸侯君的权力,于是季氏的军事权力再一次得到扩张。但他对中军的撤销,却是“毁中军于施氏,成诸臧氏”[1]1261。这无非是想向大家表露自己并非是一手遮天,一家独大。在“作三军”与“去三军”的问题上,季氏不仅对鲁国国君具有威慑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打压了三桓中的叔孙氏和孟孙氏,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在春秋时代,政权在逐渐下移,由周天子而诸侯,由诸侯而大夫,大夫执政的现象极其普遍,诸侯们大权旁落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世卿制的延续使得田地被不断地分封给大臣,而剩给自己的少之又少,土地的减少势必造成政权的衰落;而对于一般的外交会盟的事情,诸侯们养尊处优,大多都交由大夫去做,无形之中让大夫与其他诸侯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拥有强有力的“国际支持”。而像鲁国这样,由季氏把持着兵权,加上一部分政权,如果再有其他诸侯国的支持,自然在国内政治方面游刃有余。在昭公六年,《左传》记载季武子去到晋国,本是为了鲁国攻打莒国之事向晋国道歉。然而作为当时诸侯国盟主的晋侯却对季武子礼遇有加,有“加笾”:

武子退,使行人告曰“…今豆有加,下臣弗堪,无乃戾也。”韩宣子曰:“寡君以为欢也。”对曰:“寡君犹未敢,况下臣,君之隶也,敢闻加贶?”固请彻加而后卒事。晋人以为知礼,重其好货[1]1277。

从上述文字不难看出,季武子都认为自己不应无功受禄,而晋国卿大夫韩宣子却说是晋侯乐意如此,而且晋国上下都认为季武子“知礼”,最后还“重其好货”。但此前晋侯为了莒国的事情不欲让昭公回国,而此时却厚遇季武子,各诸侯国也明确知道鲁国三桓当道,季氏更是可以一手遮天,昭公地位之卑可见一斑。竹添光鸿在《左氏会笺》中称“韩宣子范献子极口延誉,加笾好货,厚礼而归,盖深与季孙相结”[2]1736。

(二)昭公不明形势,两次讨伐季氏

昭公十七年有日食,祝史和昭子都请求“用币”和“伐鼓”以从礼,但是季平子根本不去理会。昭子见其行断言:“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1]1385竹添光鸿认为,“日者,仁君之表,日食阴侵阳、臣侵君之象,救日食所以广敬君也,平子不肯救日食,是有无君之心也,不臣之端,必有形于事矣”[2]1901。季平子倚仗自己的政治权利与军事权力,无视君主,此时已显露出不臣的一面。

同第一次讨伐季氏一样,昭公再次对季氏发起的讨伐,也是在别人的怂恿下开始的。季平子先是得罪了庶叔父季公若,“故公若怨平子”[1]1461;然后又与后阝氏斗鸡,伤其鸡而侵其宫,“故后阝氏亦怨平子”[1]1462;后又怒而拘臧氏家臣,又在为襄公举行衤帝祭时,于礼公当三十六个人,然而季氏只留下两个人为衤帝祭跳万舞,其余三十四人皆被季氏集于自己的庭院,“大夫遂怨平子”[1]1462。沈钦韩认为“季氏有私祭召其众,与君同日祭,又矫用乐舞,以私废公,此大夫所以怨也”[1]1462。

鲁昭公就是这样内失民心、外无国助的情况下,历经波折仍未能回到鲁国,最终流亡在外七年而卒于晋国的乾侯。季氏与鲁昭公的斗争到此以昭公的薨逝告终。

二、鲁昭公的悲剧成因

在三桓势力尤其是季氏家族与鲁昭公的政权争夺过程中,昭公的结局可谓是悲惨的。一般的君主就算是流亡在外,也会通过本国大臣或是其他诸侯国的帮助最终回到本国,重新执掌政权。但昭公则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当初讨伐季氏不成反被三家联手逼迫之时,子家懿伯劝其放下身段,暂时妥协,但是昭公宁愿离开鲁国也不愿忍受季氏的僭越欺辱。恰如清代毛奇龄在其《春秋毛氏传》中云:

其他出奔的诸侯能够归国也大抵是本国另立新君,为之披荆斩棘,抵抗外敌,不忍其在外流亡。而鲁昭公被逼出奔,一无本国大夫迎纳之,二无国外诸侯助归国,而且最主要的就是原本是昭公自己逐季氏不成,反被驱逐所造成的恶果。而昭公本人又成事不足,未能很好地处理与国内大臣、国外诸侯国君之间的关系,也就无怪流亡在外七年而最终卒于外了。在此,我们试分析昭公这种悲剧形成的几个具体原因。

(一)德行有失

在昭公流亡的第五年,昭公派出自己的儿子公衍给齐侯献龙辅(一种玉),而公衍却把昭公赐给自己的羔裘也一同献给了齐侯。齐侯大喜,赐给阳谷之地。而昭公竟然不耻于寄人篱下,受其侮辱,反而“公私喜于阳谷,而思于鲁”[1]1500,昭公寄人篱下,却因得地而喜,其昏庸与无智竟至于此。又思及在鲁国发生的一切,他竟完全将之归罪于公子公为,这不禁让他想起陈年旧事:公衍先出生而为公为之母设计,成为弟弟,而后出生的公为却成为长子,立为太子。现在昭公想起公为和公衍二人的所作所为,公衍又深得昭公欢心,昭公认为“务人(公为)为此祸也。且后生而为兄,其诬也久矣”[1]1500。乃黜公为太子之位,而以公衍为太子。他不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归罪于他人。甚至还妄想让自己的儿子公衍为太子,继承自己的位子,不成想季氏最终拥立的却是昭公的弟弟公子宋(定公)。

(二)用人失度

鲁昭公若只是自身智力不足、能力有限也就罢了,然而他身边也是有贤臣良相真心辅佐他,他却不能委以重任,使得他无论在内政管理还是外交问题上都是捉襟见肘。我们在看《左传》的时候,尤其是看到昭公不经谋划便想轻易动摇权臣的地位,对于贤臣的劝谏无动于衷,对于出奔后的甘居人下与不耻受辱,我们着实为他着急,也不禁为之哀叹。鲁国不乏像子家懿伯和叔孙氏父子这样的贤臣良相,然而昭公并不能做到虚心受教、识人用贤。

在对待季氏和叔孙氏的问题上,昭公就犯了很大的错误。叔孙氏父子两代都曾被困于晋国,也都曾受到晋国贪婪无度的权臣的索要贿赂,但是二人皆义正辞严,忠心可鉴。父亲叔孙豹曾因季武子伐莒取郓之事,被盟主国晋国扣留晋国长达三个月之久,被贪腐大臣羊舌鲋索贿威胁,但叔孙豹认为若私欲成,则公义废,在坚持自己信念的同时,也在谴责季氏背弃盟约而伐莒;而叔孙豹之子叔孙亦是遭遇同样的事情,季武子之孙季平子以邾人过境不假道为由,取邾国军队而陷害叔孙,致使他滞留晋国大约一年,晋国贪婪之臣范献子亦索贿于叔孙,叔孙也以计谋拒之。而对于这样的耿直之臣,昭公却不予重用,共图国事,以共制季氏,以至于最终被迫出奔,实为可悲。

季平子和叔孙都曾被晋国所执,同样是三桓,然而昭公对待二人态度并不相同。昭公十三年季平子被执,而不到两个月昭公便为季平子的事至晋求情,却为晋国所辞,“辞公于河”[1]1361。而昭公二十三年初,叔孙亦被晋所执,昭公为叔孙求情的时间大约是当年的十月以后,然而“及河,有疾,而复”[1]1447。并没有真正去到晋国为叔孙求情,致使叔孙次年春天才回国,间隔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昭公亲季氏,无论是畏惧其权势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昭公这样的做法,其实都是自取灭亡,他并没有认清敌友,自己所重视的反而最后逼迫他出奔。而且晋国早已在季武子当政时与季氏沆瀣一气,于是对季氏和叔孙氏的态度也就有所不同,他们在晋国扣留时间的长短决定于二人在国内的权势和地位,以及对晋国的利益关系。

而昭公两次被教唆讨伐季氏,一次是南蒯,一次是季公若,他们二人都是为了一己私欲,弃昭公社稷于不顾,最终以失败告终。昭公迫于政权不在自己之手,也欲去三桓,然而他却没有选择得力的帮手,像南蒯这样有志向却无脑子的人是绝无可能让昭公成事的。季平子即位三年,南蒯事败带费邑叛逃,费地是季氏的腹心之地,腹心之地内溃,三四年之间仍然未归服于季氏。后季氏在冶区夫“若见费人,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为之令主,而共其乏困。费来如归,南氏亡矣,民将叛之,谁与居邑”[1]1343的谋划下,收服费地。季氏失费地的三四年间,若昭公与清忠之士、远图之人谋而伐季氏,那么季氏必败,然而季氏收服费地,一切都晚了。

对于子家懿伯,更是如此。昭公出奔前,子家懿伯劝昭公暂时转变对季氏的态度,但是昭公不听劝谏;后来跟随昭公来到齐国,更是忠心护主,至死陪在昭公身边。昭公不辨忠奸,却一味受佞臣挑唆,也无怪他的一生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三)不知礼仪而天弃之

鲁国是礼仪之乡,从周武王建立周朝,周公制定各种礼仪规章,由于周公有功于周王室,后代被封在曲阜,鲁国国君世代可以使用周天子的礼乐来祭祀周公。鲁国也是当时所有诸侯国中唯一保留了最完整的礼仪规章的诸侯国。就连晋国韩宣子在聘问鲁国的时候,“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1]1226“礼”作为中国的核心思想,是对社会上一切行为的规范,是合内在的礼与外在的仪为一体的无形之物。它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礼更是国家统治秩序与国家典制结合体。礼亦是符合于“德”的活动准则,对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也是对礼的要求。因而,礼是内涵化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要求,而仪是表面化的礼,而仪式、仪礼等便是礼的外化。因而在《礼记·礼运》中有“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事,协于分艺”[3]707。且《左传》中也明确说明“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1]1457。认为礼是天经地义之道。

按照这个逻辑,鲁国国君理应是礼仪文化的传承者,然而昭公并不是这样一个角色。反而是鲁国的大臣季武子等人被认为是有礼之人。就如韩宣子与季武子的《诗经》唱和,二人应答如流,以《角弓》《节》等诗歌象征晋鲁两国友好邦交。不可否认,权力的下移的确使得季氏等权臣更加大权在握,但他们在外交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这不仅显示出其良好的外交才能,更充分说明对周礼的良好传承。

作为鲁国国君的昭公在聘问晋国,“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1]1266。对于这些细节,晋侯向女叔齐询问昭公是否知礼的问题,而女叔齐却认为昭公所谓的“无失礼”,不过是对“仪”的盲从学习,并解释说:

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1]1266。

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国君为了扩大本国疆域,招徕百姓进入本国,最终成为春秋霸主,因而他们会极力显示自己对礼仪的熟知与传承,然而女叔齐却认为习礼不应该停留在琐屑的仪式上,明确表示礼的根本在恤民与忧国。

三、结语

虽然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鲁国历经二十四位君主、五百多年历史,在昭公一代鲁国国势开始迅猛地衰落。不可否认的是,三桓的的确确是鲁国走向衰落的罪人,是鲁国公室的掘墓人。在《左传》中有很多类似于三桓毁鲁国公室、昭公出奔等预言加以佐证。如《左传·文公十三年》经有“大室屋坏”。贾逵、杜预等认为“大室”是指“周公之庙当中的室”,传中又有“秋七月,大室之屋坏,书,不共也”。杜预注曰:“简慢宗庙,使至倾颓,故书以见臣子不共。”[1]598而在《东周列国志》中演化为:

鲁南门无故自崩,识者以为高而忽倾,异日必有凌替之祸,兆已见矣。史官有诗云:“手文征异已褒功,孟叔如何亦并封?乱世天心偏助逆,三家宗裔是桓公。”[4]134

季氏的先祖季友在出生时,占卜之人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1]263也早已为后来三桓与昭公的权力斗争埋下了伏笔。

对于昭公的悲剧,除了上述分析的德行、礼仪、用人不当等原因,其实晋国的史墨给出了最为可靠、也最为实际的说法:“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史墨在分析季氏勤勉、昭公惫懒的同时,还给出了一条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真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1]1519-1520社会在发展进步,因而没有亘古不变的盛衰兴亡,史墨在揭示天道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与孔子的言论不谋而合。《论语·季氏篇》中有云: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5]1141。

孔子根据史实所作出的论断,恰恰也包含了对鲁国三桓势力夺诸侯君政权的分析,进而得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也”的结论,并认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所以鲁国的衰落乃至最终灭亡,三桓的势力对其产生的恶劣影响可谓之大也,然而究其根本,鲁国衰亡的征兆仍然是天下无道与鲁国自身多年的积弊。恰如《礼记·礼运》所言“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3]682。周王室的衰落势必会造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僭越,而在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所出现的“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更为不正常的政治状态,以及这种不正常的政治状态映射下的君不君、臣不臣的政治现象,却是这些诸侯国最终走向灭亡的根源。

注释:

①吕友仁,李正辉.周礼·夏官·序官.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248.书中注释“大国”一词为“上公为大国”,那鲁国自然算在大国之列。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2008.

[3][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2.

[5]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李国平.《左传》郑庄公形象探微——从“礼的角度”[J].怀化学院学报,2015,34(4):87-90.

收稿日期:2016-02-24

作者简介:李亚玲,1990年生,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6-0066-05

Zhao Gong’s Tragedy at the Power Struggle of Three-Huan and Lu Zhaogong in Zuo-zhuan

LI Ya-ling

(GuangxiUniversityofNationalities,Nanning,Guangxi530006)

Abstract:As a Lu’s specialized history book,there are vassal states power struggle between war threa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u in Zuo-Zhuan.However,in the history of Lu,the peer of the Lineage and the emergence of Three-Huan made monarch’s national politics power of Lu be replaced with the ministers,it has become a universal phenomenon in society at that time.Combing the event of Three-Huan and Lu Zhaogong power struggle,which can explore Zhaogong the deficiency in morality,choosing the right person and the lack of propriety and righteousness,and further explore the causes of Zhaogong tragedy.The research about the struggle phenomenon of ministers of Lu and Vassal Kings,is also to explore the political rights down in the whole of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analyzing the tragedy of Lu Zhaogong also can further explore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of the decline of Lu.

Key words:Zuo-Zhuan;Three-Huan;Lu Zhaogong;tragedy;contributing factor

猜你喜欢

左传悲剧成因
伟大的悲剧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幼儿自信心的缺失成因及培养策略
近视的悲剧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