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关系
2016-08-02张然
张 然
郑煤集团总医院内科 新密 452370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关系
张然
郑煤集团总医院内科新密452370
【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2—2015-03收治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脑卒中OCSP分型将其分为部分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完全前循环梗死与腔隙性梗死。同时按脑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轻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与闭塞组。统计所有患者入院2周及半年内血压均值,分别于入院时、入院2周及6个月后采取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及Bathel指数评分评估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关系。结果急性期收缩压在120~150 mmHg时,患者6个月后mRS评分与Ba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入院时、入院14 d、6个月后,≤145 mmHg组mRS评分分别为(3.06±1.33)分、(2.41±1.34)分、(1.41±0.98)分,>145 mmHg组评分分别为(3.08±1.26)分、(2.92±1.42)分、(2.67±1.28)分,2组6个月后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远期预后与急性期血压水平呈U型联系,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其前3 d收缩压均值低于145 mmHg患者,预后优于收缩压超过145 mmHg患者。
【关键词】脑梗死;血压;预后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是脑梗死患者重要危险因素。其有研究观点表示,对高血压患者给予有效的降压治疗,控制其血压水平,可降低脑卒中发生率[1]。但当前临床上部分研究者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之间的联系尚且存在一定的争议[2]。基于此,为明确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我院对1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符合中华神经学通过的脑梗死标准[3],经MRI或CT扫描证实为脑梗死。均于发病2 d内入院。
1.2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2—2015-03收治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男68例,女32例;年龄36~82岁,平均(63.3±10.5)岁;按OCSP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7例,部分前循环梗死49例,后循环梗死7例,腔隙性梗死37例;血管狭窄程度:无狭窄23例,轻中度41例,重度或闭塞者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电话随访,均完成为期6个月随访调查,无1例失访。无1例死亡,9例出现心脑血管疾病,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腔隙性梗死,1例心绞痛,余91例未见并发症。
1.3方法回顾性分析所有纳入研究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入院14 d内血压,以清晨08:00时测定为准。记录患者入院3 d、14 d内血压及动脉压均值。统计电话随访得到患者发病6个月内血压均值。
1.4评估方法分别于入院时与入院2周后,采取卒中量表[4](NIHSS)、改良Rankin量表[5](m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6](Bathel指数)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并以颅脑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患者血管狭窄程度,以DSA结果为准。并参照NASCET法作血管狭窄程度分级。配置2名神经内科医师与2名放射科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讨论与分析,按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分为3组,即无狭窄、轻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或闭塞组。以入院2周评分评估患者近期预后,以随访6个月评分为患者远期预后评估标准。
2结果
2.1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
2.1.1发病时血压特征:所有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73例,无高血压史27例;发病时血压升高(舒张压≥90 mmHg或舒张压≥140 mmHg)者77例,其中既往高血压史53例(68.83%)。
2.1.2血压变化特点:患者入院24 h内收缩压均值为(152±23)mmHg,2 d收缩压均值为(147±18)mmHg,2周后收缩压均值为(140±17)mmHg,发病2周,患者血压整体呈下降趋势,住院期间,65例患者在入院3 d内未给予降压干预,52例在入院2周内均未给予降压干预。
2.2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对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2.2.1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关系:本组部分前循环梗死49例,均完成6个月随访调查。按急性期收缩压均值将其分为3组,提示,在患者6个月预后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收缩压呈U型联系,当急性期收缩压在120~150 mmHg时,患者6个月后mRS评分与Ba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见表1。
表1 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关系±s,分)
2.2.2脑血管狭窄程度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关系:重度狭窄或闭塞组前3 d动脉压均值为(110±11)mmHg,与其他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脑血管狭窄程度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关系±s,mmHg)
2.2.3重度狭窄或闭塞组前3 d收缩压与近远期预后关系:以145 mmHg为界限,将重度狭窄或闭塞组分为≤145 mmHg组与>145 mmHg组,入院时、入院14 d、6个月后≤145 mmHg组mRS评分分别为(3.06±1.33)分、(2.41±1.34)分、(1.41±0.98)分,>145 mmHg组评分分别为(3.08±1.26)分、(2.92±1.42)分、(2.67±1.28)分,2组6个月后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梗死急性期预后好患者血压显著低于预后差的患者。
3讨论
近年来,较多临床研究指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存在一定规律,且与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联系[7]。有学者表示,脑梗死后大部分患者血压呈反应性升高表现,随后逐渐降低并稳定[8]。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未确立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作动态监测,并对不同类型的脑梗死患者作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在脑梗死急性期首日77例患者有血压升高表现,且急性期患者血压有其自主下调表现,以前3 d血压下降幅度更为明显[9]。本组研究中65例患者在住院3 d内均未给予降压药物干预,证实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下降与自主下降调节机制有密切联系,与早期研究报道一致[10]。
但本次研究尚未证实脑梗死急性期血压与患者预后之间的明确相关性。可能与脑梗死预后影响因素复杂相关,同时与样本研究量较少有关。本次研究将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与脑血管重度狭窄患者作独立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其远期预后与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呈U型联系,当患者急性期血压在120~150 mmHg,其预后水平优于其他血压水平。同时本组结果显示,合并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其急性期血压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血管狭窄患者。研究提出脑梗死血压水平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是患者颅脑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11-12]。此外,本组研究同时证实,收缩压均值低于145 mmHg的脑梗死患者,其6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收缩压均值超过145 mmHg患者,提示血压适当增高对改善患者预后水平有一定的价值。
本组分层研究得出,急性期患者最适宜血压水平稍低于目前临床研究得出的血压水平。可能与本组纳入研究患者数量少,狭窄血管分布复杂有关。同时本组尚未对冠心病、吸烟饮酒史、高脂血症、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因素作限定,因而影响因素可能较多,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4参考文献
[1]张倩,孙寅轶,史楠,等.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5):636-637.
[2]王大力,花楠,彭延波,等.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12(6):749-751.
[3]王大力,林楠,彭延波,等.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与3个月预后关系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0):1 018-1 020.
[4]李又佳,黄燕.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6):469-471.
[5]吕征.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2):187-188.
[6]黄河,刘泰,胡跃强,等.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0):1 212-1 213.
[7]马青峰,贾建平,武剑,等.急性期脑梗死发病90天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6):642-644.
[8]张聚斓,王怀敏,李贵才,等.急性脑梗死预后与高血压危险分层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1):50-51.
[9]蔡奕秋,周少珑,周辉,等.老年急性期脑梗死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2(8):2 056-2 057.
[10]刘诗英,张昆南,俞慧强,等.在不同气温条件下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急性期血压与近期预后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4 040-4 043.
[11]王长英,脱厚珍,屠小令,等.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对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卒中杂志,2011,6(2):124-128.
[12]韦旋.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干预及预后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17):3 152-3 154.
(收稿2015-06-08)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3-00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