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承载起梦和乡愁
2016-08-02孙洁
本刊记者|孙洁
让乡村承载起梦和乡愁
本刊记者|孙洁
春节农的前村分后”手,的故一帖事条文每“火天上爆都海网会女络发孩,生逃其,离实但江这就西样是这样一条从头至尾均为虚假的新闻,竟引起轩然大波。
显然,大家并不关注事件的真假。话题从爱情、家庭开始,最后上升到农村的问题。落后的农村现状才是引爆舆论的关键。
真实的农村究竟是什么样子?
“自2005年以来,我带领一批批研究生一直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进行生态农业实践,承包了约40亩低产田,办了一个生态农场。我们目睹了中国农村的很多变化。”中国科学院蒋高明教授说,这10年的生态农业实践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农村的污染问题不但没有改观,反而越来越严重,村子里化工厂、养殖场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气味,除此之外,害虫在农药的洗礼下越杀越多,地下水受到污染,买水喝的农民越来越多,河流变成臭水沟,农村垃圾严重增多,近年来,得癌症的人多了,勤劳致富的人少了。
蒋高明回忆说:“倒退三四十年,乡村是很少垃圾的。那个时候没有塑料袋,也没有农膜,主要是动物和人的排泄物。勤快的农民都要将这些排泄物收集起来,放在猪圈里作为肥料。当年有一种农活就叫拾粪,几乎每一个农户家里都有拾粪的工具,沂蒙山人管一种棉槐条编的农具叫粪箕子,就与这种农活有关。”
如今,人和动物的粪便明显比过去少见了,但严重增多的是各种垃圾。在蒋高明长达10年的调查中发现主要有5种垃圾包围着农村。
首先,农田的地膜残留物就是一种。每年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如西瓜、花生、土豆等都需要大量使用地膜。这些地膜非常薄,没有回收利用价值,收获庄稼后农民就将地膜捡起来放在地头,一些残留的农膜留在地里。有时候地头上杂草多了,农民在烧杂草的时候,一把火也将地膜焚烧了,释放出严重的致癌物。
其次是各种农药、化肥的包装物。它们几乎都是塑料类制品,有些为塑料袋,有些加工成塑料瓶。
第三是各种食品的包装物。饮料瓶、矿泉水瓶、牛奶瓶、方便面袋、薯条袋,几乎村民从商店里买来的所有食物都是用塑料包装的,即使香烟,外面也有一层膜。
第四是各种塑料袋。城里人的超市对塑料袋实施限塑令,但那些被限制的塑料袋全部进入乡村,现在农民赶集卖东西,根本没有带包带筐的习惯了,到处都提供一次性塑料袋。集市散场后,地面上的垃圾塑料袋遮盖地面,由于乡村没有专门的环卫人员,这些垃圾袋借助风或雨水的力量,就会进入河流或沟渠。
第五是村民的各种生活垃圾。旧衣服烂鞋袜,废旧的塑料桶,墩布头与塑料把,加上烂菜叶与废纸片,这些垃圾有些就被村民倾倒在沟渠内,刮风下雨后再冲到下游去。
不可否认,农村的凋敝是一种现实。不过,我国东中西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陆的农村各不相同,其中不乏先进的案例。
江南奇景水中乡,后巷前街舟楫忙。 眼下,走进这座乌篷咿呀的小镇,仍能感受到流淌着的互联网气息。几个月前,乌镇聚集了全球政要和互联网精英,宣言、演讲、论坛、科技、创新、创业……因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从1998年开始发展旅游业,现在的乌镇依然完好地保持着一百年前的样子。18年来乌镇经历了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和文化小镇三个发展阶段,从小镇成长为名镇。
不管是颓垣断壁、人烟凋零的农村还是古色古香、产业丰富的小镇,它们都是真实中国的一部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
“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力度,取得了积极进展。自2008年国家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农村环保政策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达到了135亿元,支持2.6万个建制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一大批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57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建设美丽农村,是我们的“中国梦”,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内容。在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看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
从2014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以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减贫工作,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农村问题向来都是大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十三年关注“三农”。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这“五大理念”将为今后五年乃至相当长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明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我们也共同期待,让农村成为农民生活的美好家园,成为农民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