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切入”角度看新闻稿写作
2016-08-01老玉帅
老玉帅
[摘 要]记者在工作过程中“灵光一闪”出现的“好点子”,往往都来自于思维——即“心理切入”这一心理活动。故而,从主体方面了解“切入”,并向最深层加以追究的过程,往往会和记者的心理活动形成直接的联系,故而,有必要与其思维方式相互结合,从而开展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心理切入;新闻稿;写作方法
新闻稿写作活动中,切入的关键在于“点”——其内涵包括主客体两方面——就主体而言,即记者的“点子”,也就是主意。就客体而言,则是记者认识的对象,即“切入点”。其心理切入的方式颇多,本文将之总结为以下几种切入方法。
一、“逆向思维”切入
新闻中的“逆向思维”就是记者在热门新闻素材中寻求“冷门”, 将焦点转入反面,从固定看法里的“反差”着手深度开掘,最终将事物本质内涵加以展示。如在写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的新闻时,如正面抨击的话,必然难出新意。而“全国好新闻奖”得主《“对策”也可当镜子》一文则采取了逆向思维的形式,以挖掘政策的缺陷促使了对策的形成这一切入点来触及问题本质,敦促政策制定者注意研究对策,从而对政策不断完善。不仅启人深思,更加引人注目。
二、“深度思维”切入
所谓“深度思维”,实际上便是局部地、运动地剖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赋予新闻“震撼力”。如《昔日伐木建功今朝栽树“还债”》这一只有700字的消息,其并未仅限于表现全国林业劳模马永顺的植树造林活动,而是以“联系”思维审视马某以前所创的“全国手工伐木产量之最”这一纪录,找出其和栽树“还债”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指出“再分配有限资源同样要要讲公平”这一具备深度震撼力和伦理学价值的意义。
三、“超前思维”切入
在此方面,包括用发展的眼光去估价、分析、观察、认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增加“新闻分量”。如《中国日报》在上世纪末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的《中国拒绝金融风暴登陆》这一新闻,以超前意识和敏锐眼光将当时的金融动荡问题观照和分析于中国历史和目前所处的改革现状形势,指出中国完全有能力避开金融动荡。在第一时间成为了打消海外疑虑、增强投资者信心、宣传光明前景的“炸得响”的力作。
四、“迂回思维”切入
此种形式的新闻稿特点在于“侧面反映事实”。如《贵州商报》的《百姓算盘打得精省钱又省心——医院开处方,药店去买药》这一消息,全文无一字涉及医疗体制改革,而是直接切入生活实际,将“医药可分开”这一情景从侧面加以生动反映,对医疗改革加以“折射”,获得了正面切入难以企及的一种效果。
五、“发散思维”切入
即围绕一个中心或抓住一个问题“辐射”思路,形成多层次、多方面、多指向的思维,从而揭示“系列新闻”的事实本质意义和彼此间内部联系。如《经济日报》的“资本运营”系列报道,便是此方面的典例。其以《找到一把金钥匙》、《谁来使用这把金钥匙》、《用好这把金钥匙》、《认识上的新飞跃》等一系列关联报道,对事物本质及其彼此间相互转化关系做出了不同方面的触及和整体上的揭示,以新闻与受众二者的“心理之契合点”来体现出深刻、厚重的理性思考。
六、“共鸣点”切入
写新闻稿除了要对“一般认同”加以满足之外,还必须找出“共鸣点”,从而给读者一种共鸣共震感情与理性的“参与机会”。而其唯一生成共鸣点的途径则是新闻“深刻真实”的发掘。如《中国青年报》中《冰点》这一精品栏目,很多报道都来源于以“深刻真实”来寻求共鸣点。如《破碎的绿》中将绿化荒山的农民李绍申这一“失败的英雄”作为共鸣点,以深沉的忧患意识“找回” 弥足珍贵的感动;《好心为何没有好结果》中以拒绝街道提供帮助的特困生作为共鸣点,对自尊自卑和勤奋刻苦共存、不堪忍受“意志品质压力”和需要帮助共存的多项两难选择,都是如此。
七、“兴奋点”切入
情感因素受到兴奋点刺激作用是注意新闻的决定因素。并由此引起关注、激发兴趣,启发深思。兴奋点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成途径,其中最重要者莫过于“鲜明对比”。如《定安县岭口镇副镇长邓祯亮水灾三天躲在县城——“怕水”干部激起民愤》这一获中国新闻奖的消息便是其中佳作。其以抗洪救灾英雄人物无数,而邓祯亮却临阵脱逃的鲜明对比,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传播效果也随之凸显。
八、“新奇点”切入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的精神在新奇事物刺激下方可感到轻松愉悦,但是在写作中却不能一味猎奇,更需要以新奇之点背后是理性信息来体现出深刻思考。在此方面的典型作品为消息《法警背起生病被告》,以新奇事件彰显司法改革的进程与方向,体现出司法体制改革对人格的尊重,在宣传中国人权现状过程中有力地说明独到、准确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是新奇点选择的“真功夫”。
九、“最近点”切入
即以内容最贴近受众之点切入。就读者而言,其一方面有关于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则是与之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
总之,心理切入这一层面对新闻价值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左右。写新闻稿如何切入,大有讲究。
参考文献:
[1]王莉.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J].社会科学论坛.2012(02).
[2]邱鸿峰.从“英雄”到“歹徒”:新闻叙事中心漂移、神话价值与道德恐慌[J].国际新闻界.2010(12).
[3]陈鹏.媒介叙事研究的中国呈现[J].新闻世界.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