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罗齐“直觉说”与“情景交融”说之比较

2016-08-01张镇麒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3期
关键词:克罗齐情景交融

摘 要:本文试将克罗齐的“直觉说“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情景交融”说相比较。综述“直觉说”在文学审美与艺术创作中的主要主张,分析其与“情景交融”说之间的异同,借中国古典美学概念对“直觉说”进行更深入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克罗齐;直觉说;情景交融

作者简介:张镇麒(1994.10-),男,汉族,辽宁大连人,山东大学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前言:

意大利著名美学家贝内戴托·克罗齐,在现代美学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西方近代极具影响力的美学家与文学批评家。他的美学理论以“直觉说”为代表。

直觉即表现。是克罗齐美学的核心,简而言之就是“直觉=表现=创造=欣赏=美”。它将艺术同艺术家的情感表现联系起来,突出艺术的审美特性,认为直觉即表现,抒情的表现即艺术:“我们所有普通人皆能想象和直觉到那些田园、人物,那些像绘画一样的风景,像雕塑一样的身体,只不过画家和雕塑家知道怎样去画和雕刻这些意象,而我们只能在灵魂里不加表现的承载着它们。”这种观点颇近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情景交融”。

中国古典美学中景与情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意象与情感的关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分。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基本内构元素是情感及其载体意象。在诗句中,情感与意象互相影响,依托。作者以感官所感受到的物象为基础,将其融为诗中的意象加以感发,传达作者的主观感情。

古典诗歌通过意象构成内在含蓄,意味深长的境界,从而形成情景交融性审美效果,这与“直觉说”偏重主观直觉有相似之处,但“情景交融”说根植于中国古典美学,与“直觉说”相比又必然存在着差异。

一、二者都认为意象与情感相互交融

克罗齐说过:“直觉的知识就是表现的知识。它是离开理智作用而独立自主的。它不同于后于直觉而发生的区别真与不真,或形成时间、空间理念的实践经验。直觉或表现与感觉和经受的心理 形式也是不同的。这种形式,这种属性,就是表现。”这段话中他认为:艺术的创作,是意象的直觉,总是与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而论及“情景交融”说,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认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景相融而莫分也”。综上可见,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情景交融”说同“直觉说”一样,认为情与景是互相影响与依托的。试以王昌龄的《闺怨》为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写闺中少妇精心打扮,登楼遥望春色,忽见杨柳生绿,想起岁月蹉跎,征战沙场的丈夫九死一生,情景交融,心中禁不住涌起当年鼓励丈夫参军万里觅封侯的悔恨与独守空房的闺怨之情。

二、二者都认为艺术作品中情感为主要内容

“直觉说”认为情感是艺术作品的主要内容,是超越功利的情感抒发,并不涉及道德等理性行为。这种观点与“情景交融”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古典美学中,“情景交融”说多用于诗歌创作与审美。诗是为主体抒发而存在的艺术,情感是艺术作品的主要内容。中国古典抒情诗歌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结构,多以自然景物为象,抒发诗人胸臆中潜藏的情感。

试举杜甫《四松》为例。该诗是“情景交融”说应用的生动范例。诗前十六句,杜甫极力描写草堂四松生长的郁郁葱葱之象,将战乱之后重归草堂所见之景与物是人非之感相交融。诗末“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一句点题明旨:诗歌的创作基于内心情感,情感是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直觉说”认为在艺术之中只能通过主体以直觉的形式认识对象,而“情景交融”说认为主客体之间可以相互体现

“直觉说”认为“艺术即直觉”,艺术是心灵赋予形式的活动。主体只有以直觉的形式认识对象时,才完成了艺术作品的创造活动。

而“情景交融”说认为艺术是情与景的矛盾统一。情景交融的手法分为“借物遣怀”与“将人拟物”。“借物遣怀”就是以物拟人,通过将景物比拟为人来表现浓烈的情感。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以花、鸟拟人宣泄对于乱世的感伤与怨恨。“将人拟物”则相反,把人比拟为物,曲折含蓄地表现内心潜藏的情感。比如骆宾王狱中所作《咏蝉》诗,“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一句,以秋蝉自拟,虽有高洁之心,却因露水浓重打湿了翅膀而难以进飞,因秋风强劲而压住了它的鸣声,托物寄兴,宣泄自己深受迫害,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之情。

“直觉说”与“情景交融”说分属东西文化语境,两者之间的比较分析,有助于促进彼此理解。立足中国古典美学语境,借助“情景交融”说,可更为直观地理解“直觉说”的美学理论;反之,借助“直觉说”对植根于中国古典美学语境的“情景交融”说进行现代化的解构重塑,求同存异寻求共通的美学思想,有助于推动“情景交融”说向现代美学范畴发展。

参考文献:

[1]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王若虚.对床夜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海兵.杜甫诗全集详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6]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l.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克罗齐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更有效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浅谈图片新闻标题的意境营造
克罗齐和马克思历史观的比较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情景交融赏日出以《海上日出》为例谈细读文本
克罗齐美学的矛盾性
浅谈克罗齐表现说
克罗齐后期美学的若干变化
朗读:一种现实的“语文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