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苏轼词中的审美形态

2016-08-01唐俊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3期
关键词:水东一梦乌台诗

唐俊

摘 要: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上,他集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成就于一生,词影响最大,现存词约350多首。同“黄庭坚”并称“苏黄”,同“辛弃疾”合称“苏辛”。苏轼的词以诗的凝练和散文的抒情技巧相结合,将词发挥得无比和谐优美。从美学审美形态来分析,其词“崇高”居多,“优美”次之和“滑稽”最少,创作出最多就是“意境”。

关键词:苏轼;词;意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1

一、“飞絮送行舟,水东流”——优美

优美是具有一些可以确切的描述的审美形式,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和圆形,是可以看见的;而姚鼐却说是:“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1]也是具有直接感受的美感形式。所以用“优美”来分析苏轼的词,最能体现其优美的也就是从词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具体如《昭君怨·送别》: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2]

这首词原本是苏轼送在金山别柳子玉所作。首先,从题目中可看出主题“送别”,词中最后一句也直接说“飞絮送舟行,水东流”,再加上,“新月”可断定时间为夜晚。其次,飞絮也就是柳树,舟必然是船,送行必定在码头。水东流,确定友人东行。描述的落花,飞絮,流水和新月,景物构成一幅优美的夜晚码头送别。

二、“一蓑烟雨任平生”——崇高

陈洵评价其词说:“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3]气格为何也,简言之就是豪放的气魄,当然这样的气魄较豪放,当遇“乌台诗案”后还有如此豪放气魄,唯有用审美形态中的“崇高”来解释。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依然能将内心中“崇高”的美平淡抒发出来,《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此词是在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所写,其中背景为“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这是苏轼个人在人生中遇见巨大转折后所写。

三、“君臣一梦,今古空名”——悲壮

苏轼的生平跌宕起伏,连连被贬,老年生活困苦,妻离子散,最后客死他乡,可算是悲,但并不是“悲剧”,而是“悲壮”。其政治理想未实现算悲剧,但文学史上的收获颇丰。有词《行香子·过七里濑》为证: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2]

该词为其晚年所作,其中“君臣一梦,今古空名”是直接说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是晚年最后的希冀。古希腊时期,命运悲剧就取得了最高成就,按照这样的说法,苏轼人生恰当如此。当然友情方面,其收获比人生遭遇要好得多,有词《虞美人》中可证,原文道: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2]

此词是苏轼同秦观高邮会后,饮酒所作,词中记录了同友人的友谊,但文人却是初人生以外的地方是喜剧的,高兴的。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说道人生三大境界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小结来看,苏轼的人生“君臣一梦,今古空名”除人生际遇来说是悲剧,但其它的已经达到王先生提出的第三种境界了。

四、“无意不入,题材博雅”——意境

苏轼的词中最能描绘的就是意境,无论是花草树木,山川河流,还是日月星辰,在其手中便是信手拈来,运用在词中更是绝佳妙处。其思想内容丰富,无论是何种物体到其手中就能勾画出意境。在词《又》中,正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所构想的意境,堂前种有桃李,无限绿色罗绕房屋,窗外有鸟儿鸣蹄,心中还想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词中桃李、青子、鸟鸣均是隐士生活的象征品,这也就是其中构建和谐美丽的意境。又如《鹧鸪天》道: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2]

此首词中,竹子、影子蝉、白鸟和红蕖构成了上阕词中幽美的景物图,而下阕村舍、古城、夕阳等构成了看夕阳的情形。朱立元说意境是:“虚实栩生、意与境潴、境生象外,追求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审美特纽...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对人生、宇宙形成深邃的领悟。”[3]当读到苏轼的词时,不仅就会想象出词中所描绘的情形,这样自然而然就能体现出其中的美。像他的词中,常有山川的意境出现,但往往体现出来的却是豪放的思想。

总之,苏轼的词,品类繁多,内容丰富。在滔滔历史长河中川流不息,在论述过程中也仅是侃侃而谈,其词的审美意识形态还有很多。从美学的角度可挖掘的视角还有很多,但如果要从评析其作品时就需要从其审美意识形态出发,究其根源,品其真知,这样才能体会其中的美。

参考文献:

[1]陈江风:《中国文化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53页。

[2]苏轼著;刘石导读:《苏轼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3]罗斯宁;彭玉平:《宋辽金元文学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猜你喜欢

水东一梦乌台诗
瑟河春晚
苏轼与“乌台诗案”
一梦凤凰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乌台诗案”的文书运行过程及相关文本属性考辨
《乌台诗案》版本流变再考*
主持人的话
他为侄子、侄女撑起一片天
王国生
学生画作